守岁诗歌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岁诗歌鉴赏
一、内容解析
1. 比喻新奇的前几句
- 诗的开头把即将过去的一年比作一条钻进山洞的蛇。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这就像在说,你想知道这快要结束的一年啊,它就像一条滑溜溜地朝着山谷里钻的蛇呢。
你看它那长长的鳞片(这里用来形容一年的时光)都已经有一半没进去了,它要走的想法谁能拦住啊。
这比喻特别有趣,一般人形容时间流逝可能就说像流水之类的,苏轼把时间比作蛇,感觉这时间就像一个有生命、有自己想法的东西,偷偷摸摸地就溜走了。
- 然后“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他还说就算想要抓住蛇的尾巴把它留下来,就算很努力也是没用的。
这就像是我们想抓住快要过去的一年,但是根本抓不住,时间不会因为我们想挽留就停留。
2. 描写守岁场景的中间部分
-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这一句特别有画面感。
小孩子们啊,强撑着不睡,守着夜,还欢欢喜喜、吵吵闹闹的。
这就写出了守岁时那种热闹的家庭氛围,孩子们不懂什么岁月流逝的惆怅,只觉得守岁是个好玩的事儿,可以熬夜玩耍。
-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这里呢,人们希望早晨的鸡先别打鸣,害怕听到更鼓又敲响一次,因为每一次更鼓敲响,就意味着离新年更近,旧年又少了一点时间。
这就把人们守岁时那种既期待新年又不舍旧年的复杂心情表现出来了。
3. 感慨时光的结尾部分
-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写人们守岁坐了很久,灯芯的灰烬都落了,起来看看,北斗星都已经倾斜了。
这表明时间过得很久了,守岁也快接近尾声了。
-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他说,明年难道就没有新的一年了吗?不是的,但是心里担心这一年又会虚度光阴。
这就从守岁的这个时间点,延伸到对整个人生时光的一种担忧,怕自己没有好好利用时间,碌碌无为。
二、艺术特色
1. 比喻手法的巧妙运用
- 整首诗最出彩的地方就是把岁暮比作赴壑蛇这个比喻了。
这个比喻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很新颖。
它让无形的时间变得好像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有了一种动态的感觉。
就像那条蛇,它的“去意”谁也挡不住,把时间流逝的不可逆性表现得特别深刻。
2. 情景交融
- 诗里既有对守岁场景的描写,像儿童守夜的欢乐,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些场景和感慨融合得特别好。
在守岁这个特殊的情境下,人们一边感受着新年即将到来的欢乐氛围,一边又对过去一年的时光有着深深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担忧。
苏轼把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守岁这个活动串联起来,让读者很容易就感同身受。
3. 节奏韵律
- 从韵律上来说,这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
它的平仄交替很有规律,押的韵也让诗有一种和谐的美感。
比如“蛇(shé)、遮(zhē)、何(hé)”等韵脚,让诗在朗读的时候有一种连贯性,就像一条线把诗的各个部分都串起来了。
这种韵律感也有助于表达诗中的情感,让那种对时光的感慨和守岁的欢乐与担忧的情绪更流畅地传达给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