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断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断句趣谈:《夔一足》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

尧曰:‘夔一而足矣。

’使为乐正。

故君子曰:‘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二、明确概念。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顿号(“、”)断开,叫“读”。

句读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而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高考考查的断句远不像古人断句那么难,它所选的材料篇幅不长,较浅易。

考查形式只是选择题四选一,因此在日常的文言文断句训练中,我们只要求学生能够用斜线(/)标出停顿的地方即可,不需要标上具体的标点。

但是,它需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文化、历史等方面的常识。

三、考试题型
1. 下列用斜线“ / ”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选择题)
2. 用斜线“ / ”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四、学习目标
1. 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考场文言文断句基本方法
1.关注语句层次。

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阅读语段或要断句子的上下文,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

如果想当然地断下去,就容易错断。

通读语段或要断句子的上下文,看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有几个层次,这样才能准确断句。

2.先易后难。

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再逐步缩小范围,最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

3.断句后检查验证断句的正确性。

一要检查语意是否通畅,二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

六、讲解习题,文言文断句的具体方法与规律探究
(一)讲解习题
【练习1】用斜线(/)给下列划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史记·项羽本纪》)【练习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3处。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练习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6处。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

(《鸿门宴》)
【练习4】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1处。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劝学》)
【练习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5处。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
【练习7】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5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练习8】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二)总结断句方法
1.掌握大意,语感审读。

2.抓住标志,沿波溯源。

(1)依词性
①虚词标志
②名词(或代词)、动词标志
通读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国家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

然后考虑:什么人,办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结果等。

文言句式中,主谓结构居多,但主语常省略。

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

(2)对话标志词:
曰、道、云、言、白、问曰
(3)看修辞
①找顶真,定句读
②寻对比,定句读
③据排偶,定句读
④察反复,定句读
(4)观句式
判断句式:…者…也、……者也
反问句式:不亦…乎、何…为、岂…哉、安…哉(也)、孰与…乎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
其它固定句式:况……乎、奈……何、如(若)……何、得无(无乃)……乎、何以……为、与其……、孰若……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三)课中检测
【练习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练习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2处。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

(《扁鹊见秦武王》)
【练习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9处。

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欲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

(《琅嬛福地记》)
【练习4】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练习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7处。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

(《潜夫论慎微》)
【练习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5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练习7】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3处。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四)文言文断句口诀
古文断句莫畏难,仔细琢磨只等闲。

内容大意先理解,熟读精思把句断。

紧紧抓住曰云言,对话最易被发现。

常用虚词是标志,更有规律供参看。

习惯句式掌握住,固定结构莫拆散。

词性词义要精研,名词动词帮助判。

排比对偶与反复,修辞提供好条件。

顶真词语紧相连,一般中间要点断。

题目做完回头看,根据要求细检验。

打牢基础看课本,培养语感读经典;
操千曲,观千剑,断句必须常实践。

七、板书设计
1.掌握大意,语感审读。

2.抓住标志,沿波溯源
(1)依词性
(2)明对话
(3)看修辞
(4)观句式
3.读后检查,通顺合理。

八、课后训练与巩固
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
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张仪列传》)
《文言文断句》学情分析
文言文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就像是夜空中的点星光,散发着耀眼的光芒。

学习文言文,使学生从中吸纳传统文化的营养,提高文言素养和鉴赏能力。

但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却有着恐惧的心理,避而远之,甚至“谈文色变”。

高考课外文言文阅读命题上,考查给文言语段断句的能力、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概括、分析评价能力,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以及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文言文断句是这几个题型中最容易丢分的一道题。

我校学生的文言基础较为薄弱,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存在畏难心理。

文言文断句就更加成了一个难点。

本学期两次测试中,我班文言文断句的得分率分别是30.26%、38.57%,在日常的高考文言文真题训练中,大部分学生得分率也较低。

究其原因,大部分学生做题时不懂方法、步骤,基本上是靠语感或随便乱猜的,故有必要给学生开一节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课,帮助学生提高断句能力,疏通文意。

基于这种思路,我设计了这节课。

这节课主要采取学生做练习,然后对练习进行讨论、归纳、总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
整理出断句的基本方法。

新课标也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这样,就能让学生更有效的备考,老师也能更有效的教学。

《文言文断句》效果分析
针对本班学生文言基础薄弱,文言文断句失分率较高的情况,我在本节课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首先用断句趣谈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明确句读概念和高考文言文断句考试题型,出示学习目标。

接着,通过讲解课前预习基础训练题,探究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与规律,进而总结文言文断句口诀窍门。

最后,通过课中训练检验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并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文言文断句方法的运用能力。

本节课将教学目标落实在习题中,典型文言文断句的习题训练很有针对性,为学生理解文言文断句的方法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又由已知到未知,进行课外文言文阅读中的断句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总结出文言文切实可行的断句方法,带领学生在由句子到篇章、由课内到课外的阅读练习中理解、归纳和总结解题方法规律,形成了互动的教学场景。

总之,这节课课堂结构科学合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设计准确合理,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参与度广。

整堂课下来,由浅入深引
领学生不断闪现出思维的新火花,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文言文断句》教材分析
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在一句话的末了用小圆圈(“。

”)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一个顿号(“、”)断开,叫“读”。

断句是高考考查文言文阅读的传统方式,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不会断句,就难以理解文言文的文意。

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新高考卷、课标全国卷文言文选文都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

选文难度不大,突出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核心目的。

2015年,断句首次加入高考范围,以选择题形式呈现,分值3分;全国卷-新课标Ⅰ从2014年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学生句读能力,分值3分。

至2020年,卷、新课标Ⅰ、新课标Ⅱ、新课标III、新高考Ⅰ、浙江卷、上海卷等均已出现断句题型,分值为3到6分不等。

文言断句有两种考查形式:
(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即给出断句,要求考生判断断句的正误
(2)直接指定句子或段落断句,即要求考生用斜(竖)线标记出语句停顿的位置。

如2020浙江卷、2019上海卷、浙江卷等。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方法】练习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自主探究法
《文言文断句》评测练习
一.基础训练
【练习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游褒禅山记》)
【练习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3处。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鸿门宴》)【练习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6处。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
【练习4】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

(《廉颇蔺相如列传》)
【练习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1处。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
石可镂。

(《劝学》)
【练习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5处。

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
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鱼我所欲也》)
【练习7】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5处。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二.课中测试
【练习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练习2】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2处。

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

(《扁鹊见秦武王》)
【练习3】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9处。

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欲富又问何书老
人曰万国志也。

(《琅嬛福地记》)
【练习4】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4处。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论语·子路》【练习5】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7处。

积善多者虽有一恶是为过失未足以亡积恶多者虽有一善是为误中未足以存人。

(《潜夫论慎微》)
【练习6】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15处。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
【练习7】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限划3处。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三.课后训练与巩固
1.用斜线(/)给下列短文断句。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韩非子》)
2.张仪已学而游说诸侯尝从楚相饮已而楚相亡璧门下意张仪曰仪贫无行必此盗相君壁共执张仪掠笞数百不服释之其妻曰嘻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曰舌在也仪曰足矣!(司马迁《史记·张仪列
传》)
《文言文断句》课后反思
我在高三3班上的这堂文言文断句的复习课中,学生都很投入,每个学生都关注习题和方法的总结,课堂气氛严肃而活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学生课后谈起,说同学们参与度高,例题和方法讲授穿插进行,学以致用。

看到学生这样的反馈,我倍感欣慰。

课后,我也做了如下反思:
1.文言文学习要重基础、抓落实。

从日常测试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学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差,这实质上是缺乏对文言文的文意的理解。

缺乏对文意的理解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只做题不读书,诵读的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

语文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靠积累、靠感悟、靠熏陶,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因此,在平时的复习教学中,我要重基础、抓落实,重视引导学生做好文言文积累,以课本为本,掌握实词、虚词,文言句法、词法,培养扎实的文言功底;熟读一些典范的课外文言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因此,在以后的每一节复习课我都要立足课本知识和基础考点的落实,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感悟能力。

2.例题要精选,方法要实用。

我通过引导学生做例题来总结文言文断句的规律。

课前预习的每一个例题都是我精心挑选的,通过典型例题的操练,学生可以自己总结出一个个的方法技巧。

例如,我用“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的断句例题引导出
“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的断句规律。

基于简单课内文言文断句总结方法,给我们班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增加了信心,因此在课堂检测习题的讲解中,他们踊跃发言,积极地回答问题。

当堂检测的成绩也能够体现出他们的进步。

3.应注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保证充裕的练习时间。

在整堂课的时间分配上不够合理,前面课前预习的习题讲解和归纳方法的环节花的时间比较多,但方法只是登堂入室的阶梯。

古人云“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多做一些专题练习,更有助于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形成正确的断句能力,并在运用中提高文言文阅读的整体能力。

前面教学环节的拖沓导致后面练习的时间只有十分钟左右,如果前面能够紧凑些,练习时间多五分钟,学生可以多看几遍文段,讲解答案时能展开来讲讲,效果会更好。

《文言文断句》课标分析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和“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核心素养,提出“通过梳理与整合,将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学习的语文知识结构化,将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具体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能在语言实践中自觉的运用。

”的课程目标。

新课标要求能够阅读浅显的文言文,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而学生应了解文言文断句的一般方法,多阅读课内外文言经典,并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因此我
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断句的重要性,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2.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方法并学会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练习文言断句,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