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
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很长时间的等待,令大家担心的事情终于有了着.(záo)落。
B.我往后移动了一下,用左脚小心冀冀.(yì)地感觉着岩石。
C.趁这个机会,我刨.(páo)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D.听到这儿,我开始琢.(zhuó)磨牧羊人的年龄。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虐待禁锢忍俊不禁迫不及待
B.蜷伏煞白通霄达旦眈眈相向
C.闲瑕怅然妄下断语诀别
D.怂勇蹒跚恋恋不舍温驯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事不想做,必然大事做不了,对工作拈轻怕重
....,好高骛远,很难成就一番事业。
B.我登上雄伟壮丽的长城,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
C.我们对精读课文要透彻理解,深入领会,努力做到不求甚解
....。
D.这个观点明明是错误的,真不明白为什么有许多人随声附和
....。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文字彰显了中国精神,加强青少年的汉字书写教育刻不容缓
....。
B.已经70 多岁的他依然神采奕奕
....,在新书发布会上演讲了一个多小时。
C.北京的四合院与安徽徽派民居的建筑格局和风格大相径庭
....,这体现了南北方建筑理念的不同。
D.王宁数学成绩一向很好,这次期中考试竟然刚刚及格,真是怪诞不经
....。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关键。
B.他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C.在旅游旺季带来之际,我市推广并通过了“美丽乡村游”的休闲旅游政策。
D.通过开展“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可以使铜仁的空气更加清新。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
B.由于她这样的好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C.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灿烂的明天。
D.为防止水灾之后无疫情,医务人员日夜巡查,吃住都在堤岸上。
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A.敝人偶感风寒,身体抱恙,无法去倾听您的高论,敬请谅解。
B.奉上刚刚草就的拙作,敬请拜读,专候宝贵意见。
C.某报社的记者写给一位校长的便条:您来信约我莅临贵校采访,我乐意。
D.询问:家严大人今年高寿?多年不见,甚为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拜访。
8.关于下列几首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峨眉山月歌》一诗超越时空,意境清朗优美,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B.《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诗的三四两句写出诗人见到菊花在故乡长安的断壁残垣间孤寂地绽放的情景。
C.《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诗人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自己的情怀。
D.《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
9.关于《次北固山下》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次北固山下》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流露出了诗人驾着小舟顺水而行时轻松愉悦的心情。
B.《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同时暗含新旧交替的自然理趣。
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道龙标过五溪”一句中“龙标”指王昌龄,此句传达出诗人为朋友远行而悲伤的感情。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想象奇特,将明月当作有情有知的人,希望它将“愁心”带到夜郎西。
二、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0.为了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积极性,七年级一班在班内布置了一个“文学阅览角”,想悬挂一副对联,不合适的一副是()
A.宾至如归,稍安勿躁。
B.室雅无须大,书香不在多。
C.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D.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11.年级阅读分享会上,某同学分享了自己的读书感悟。
请将下列三句话依次填到横线上相应的位置,恰当的一项是()
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读书不但能够,而且能够,更能够。
为中华之崛起,读书吧,少年!
①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①提升个人综合素养①强化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A.① ① ①B.① ① ①C.① ① ①D.① ① ①
三、名句名篇默写
四、选择题
13.下面是一位同学做的整本书的读书卡片,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读书卡片
作品:《朝花夕拾》
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相关内容:
A.《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最突出的是长妈妈,刻画了一个文化
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B.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
C.《五猖会》记述鲁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父亲却强迫他在出发前背诵《鉴略》,鲁迅因此感受到沮丧,连原本期待的赛会都令他觉得无趣。
D.《范爱农》记叙了鲁迅在南京求学时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
14.选出《西游记》中经典故事与人物情节对应错误的一项()
A.“真假美猴王”——六耳猕猴假冒悟空,打伤唐僧,抢走了行李关文。
B.“三调芭蕉扇”——在小须弥山,文殊菩萨给了悟空一颗定风丹。
C.“小雷音遭厄”——黄眉大王假扮佛祖,侵占山头,虚设小雷音寺。
D.“盘丝洞遇劫”——为救师父,悟空变作一只饿鹰,叼走了蜘蛛精们的衣服。
15.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意暇.甚暇:从容,悠闲
B.及.其家穿井及:待,等到
C.因往晓.之晓:明白
D.险.躁则不能治性险:轻薄
16.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翻译:住在国都里的人讲述了这件事,宋国的国君听到了这件事。
B.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
翻译:日月星辰,也是聚积的气体中的能发光的东西。
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翻译:一只狼在积薪中打洞,想要挖通道来攻击屠户的后面。
D.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翻译:军队是可以夺取主帅的,平民百姓的志向是不能夺取的。
五、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塞翁失马
近塞①上之人有善术②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③。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
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④之故,父子相保。
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注释:①塞,边塞。
①术,术数,推测人事吉凶祸福的法术,如看相,占卜,算命等①髀(bì):大腿骨。
①跛:名词,指腿脚不好,一拐一拐的;瘸腿。
17.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善:擅长
B.其子好.骑好:喜爱
C.马无故亡.而入胡亡:死亡
D.人皆吊.之吊:对其不幸表示安慰
18.下列各句中的加点的“之”与例句中“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此独以跛之.故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C.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夫君子之.行
19.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这则寓言比较短小,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B.过了几个月,逃跑的那匹马带着胡人的良马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他们一家。
C.胡人大举入侵边境一带,壮年男子都拿起弓箭去作战,父子俩也不例外。
D.《塞翁失马》阐述了祸与福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的道理。
六、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卖豆浆的孩子
鲁先圣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
他在这个地方卖了多少天了,我不得而知。
我只知道从我不久前搬到这里来住,每天早晨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
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
的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清水添加到豆浆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
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
..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的臂膀就不够长了。
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
我的心中有很多的疑问与不解,在当今这个时候,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起不了床,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点去上学了,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了。
他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
我总想找个机会与他攀谈,但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
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
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开始就卖。
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
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
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⑤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⑥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
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
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⑦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我无言以对。
后来,我听别人讲,这个孩子的父母都在一个工厂里上班。
工厂停产放假了,就做起卖豆浆的生意。
⑧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
我想我不能够责怪孩子的父母让这样小的孩子就担负了生活的责任,或许这个孩子挣的这一份,就是他自己的生活费或学费。
没有这一份收入,他就不能去读书了。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去做生意。
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20.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位大约十一二岁的男孩,他每天坚持在小区门口买豆浆。
“我”
认为男孩一定有一个不同寻常的家庭,有着许多同龄孩子所没有的经历和背景。
B.第1段交代了孩子的年龄和卖豆浆的大致情况,引出下文,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C.文章运用了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塑造人物形象。
D.后来得知,为了生计,男孩已经辍学,完全将卖豆浆变成了自己的职业,承担起生活的责任。
21.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A和B。
A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B我希望这是他将来的一笔财富
22.第①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表现力很强,请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赏析。
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
..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
23.文章主要写的是“卖豆浆的孩子”,为什么第①段还要写另一个“穿夹衣去上学”的孩子?
24.文末最后一句话含义丰富,请联系全文写出你的理解,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七、作文
25.进入初中,你或许发现身边有不少的变与不变:你的学习、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的周边都在悄悄发生变化。
但有些始终不变:老师的关爱、亲友的鼓励、书籍的热爱、艺术的熏陶、生活的感悟。
请细心观察,用心品味……选取一个角度(“变”“不变”“变与不变”)书写你的经历与思考。
写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600 字左右,不得套写、抄袭本卷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