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欧亚种葡萄优质安全设施栽培模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欧亚种葡萄优质安全设施栽培模式
吴江;程建徽;魏灵珠;李琳;袁金波
【摘要】结合浙江省5个万亩以上重点县欧亚种葡萄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各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及10多年的探索,总结浙江欧亚种葡萄优质安全设施栽培模式.【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6
【总页数】3页(P1237-1239)
【关键词】欧亚种葡萄;设施栽培;模式;浙江
【作者】吴江;程建徽;魏灵珠;李琳;袁金波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浙江师范大学,浙江,金华,321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3.106+.2
随着大棚等新设施的应用,浙江已成为我国南方葡萄主产区之一,2010生产面积已超过2万hm2。

因其效益好,产业发展迅速。

但仍存在栽培技术参差不齐,优质果比例不足20%,同一品种果品价格差异很大的问题。

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杭州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在调查、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一套浙江欧亚种葡萄优质安全设施栽培模式,该模式在推广应用中表现生产出的葡萄果品优质安全性高、效益
好,可供浙江及南方或“拟南方”同类生态区果农参考应用。

1 品种
矢富罗莎、维多利亚、碧香无核、美人指、红地球、红罗莎里奥、红宝石无核、白罗莎里奥等。

2 建园
2.1 苗木选择
选用接芽饱满、生长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嫁接苗作定植用苗。

2.2 栽植期
12月上旬至次年3月上旬。

2.3 栽植密度与行向
钢管大棚行距2.4~3.0 m,株距1~2 m,每667 m2栽111~278株。

简易连体保暖小环棚行距2.5~3.0 m,株距1 m,每667 m2栽 222~267株。

栽植行南北向为宜。

2.4 栽植要求
定植沟深30~50 cm,沟宽60~80 cm,每667 m2施畜肥2 t或商品有机肥1 t,混过磷酸钙100 kg施入沟内,填土整成馒头形栽植垄。

用磷肥点好定植点,选晴天或阴天栽植。

栽植时,苗根向四周伸展,填土,浇透水,用80~100 cm宽黑
色地膜全垄条形覆盖。

围沟、腰沟、畦沟配套。

2.5 设施
简易标准钢管连栋大棚:矢高3.5 m以上,肩高2.0 m。

简易连体保暖小环棚:顶高2.2~2.3 m,行宽2.5~3 m(含沟)。

在单行简易避雨小环棚基础上,整块地四周
及棚间通天空气道用薄膜覆盖全封闭保暖。

2.6 架式
平棚架。

立柱高2.5 m,地面高1.8~2.0 m,每个立柱间距4 m,每标准大棚种
植2行。

行间立柱对齐,以钢丝替代横杆,架面纵、横各30 cm布钢丝,形成棚架面。

单十字“飞鸟”形架 (图1)。

3 栽培指标
3.1 产量指标
每667 m21 250~1 750 kg。

3.2 果粒质量指标
单果粒重大粒品种12 g以上,中粒品种10 g以上,小粒品种6 g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15%。

4 幼树管理
4.1 生长指标
图1 单十字“飞鸟”形架的侧面
“飞鸟”形130 cm处,棚架150 cm处,通过摘心培育2~4蔓。

冬剪主蔓长150~180 cm。

4.2 分类培育
5月底至6月上旬形成2~4条主蔓为较理想的生长量。

当苗新梢长至5叶后,每隔10 d左右施稀薄人粪尿或尿素,薄肥勤施,先淡后渐浓,7月开始施钾肥或草木灰促进枝蔓成熟安全越冬。

4.3 追肥
6月中旬铺施腐熟的畜肥,每667 m2施500 kg,于种植垄上,沟泥压肥或肥面铺草。

根外施肥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0.2%~0.3%尿素液,每月2~4次至8月。

各种主蔓1.5 m左右摘心增粗,主蔓上长出的副梢留1~2叶绝后摘心。

4.4 防治病虫
防治黑痘病、霜霉病、白腐病、绿盲蝽、叶蝉、天蛾、透翅蛾等病虫害。

5 结果树管理
5.1 盖膜、揭膜
于1月中下旬 (浙中南)至2月中旬 (浙北)盖膜,5月中旬揭除围膜、开天窗转为避雨栽培。

葡萄采收后揭除顶膜,分批揭膜延长采果期。

抗霜霉病差的品种可延迟揭膜。

5.2 温湿度调控
封膜至萌芽前棚内温度不超过30℃,湿度85%左右,以增温为主;萌芽后至开花前温度20~25℃,湿度60% ~70%,齐芽后立即铺地膜;开花期至坐果期温度22~28℃,湿度60%,防37℃以上高温;坐果后至采果结束气温稳定在25℃以上,避雨栽培,防37℃以上高温。

5.3 枝蔓管理
解除休眠。

萌芽前20~30 d用5~7倍石灰氮浸出液,或芽灵涂结果母枝,剪口2个芽不涂。

抹芽、定梢。

新梢长至3~4 cm时分批抹除多余的芽;见花序或5叶1心期后陆续抹除多余的梢;新梢长至40 cm左右时,单十字“飞鸟”形架选花穗大的梢按15~20 cm等距离定梢绑缚在钢丝上;平棚架掌握每1 m25~6条。

摘心、副梢处理。

“飞鸟”形架新梢长至花序上留1叶摘心 (5叶),顶副梢按“4-3-2-1”摘心,其余副梢留1叶绝后摘心。

注意在离主干附近留4根营养枝培养成为第2年的结果母枝,按“5-4-3-2-1”摘心法培养。

棚架:见花期在花序上部留6~8叶摘心,易日灼的欧亚种美人指、红地球品种花序上下2节副梢2~3叶反复摘心和扭梢。

硬核期摘除基部叶片,促进着色。

及时摘除卷须。

5.4 冬季修剪
修剪时间。

自然落叶1个月后至次年1月。

修剪方法。

第1年留3~4芽定植,选留1根新梢作主干,根据架式待新梢长至130~150 cm时摘心,再培养2~4个副梢作为结果母枝;平棚架结果枝组间距1
m左右。

冬季修剪。

欧亚种采用中长梢修剪 (5~10芽为主),结果母枝留4~8根 (根据株
距定)。

6 果穗管理
6.1 定穗
每一结果枝留1穗,弱枝不留果穗。

6.2 整穗
花前5~7 d掐穗尖和除副穗。

大穗掐去1/3~1/2副穗,去穗尖,除基部数个小
穗轴,保留支穗11~15个;中花穗掐去1/3,只去副穗。

6.3 疏果粒
中大粒种每穗控制40~60粒,小粒种留80粒左右。

疏去瘦小、畸形、果柄细弱、朝内、朝上生长的果粒。

6.4 套袋
用白色葡萄专用纸袋,套袋时间为5月。

同时防止各种虫、鸟等为害,并能减轻
果穗受药物污染和残留积蓄。

7 施肥
基肥。

10月底至11月每667 m2深翻入土或灌水施畜禽肥2 t、商品肥0.5~1.0 t、硼肥2 kg。

催芽肥。

萌芽前10~15 d每667 m2撒施或灌水施三元复合肥10 kg。

花前肥。

4月上中旬每667 m2开沟条施、灌水看树施复合肥10~20 kg。

膨果肥。

花谢75%时 (5月中旬)每667 m2开沟条施、灌水施三元复合肥15~20 kg。

着色肥。

硬核期 (5月中下旬)每667 m2开沟条施、灌水施硫酸钾30 kg、钙镁肥10 kg。

采果肥。

采果后每667 m2浅翻入土、灌水施复合肥5~10 kg。

叶面肥。

开花前后结合防病喷施0.2%复合硼锌肥,6月后每月喷施2次0.2%磷酸二氢钾,0.3%尿素或效果较好的营养液生多素3~4次,可果粒增大0.5 g,可溶性固性物提高1度以上,全年喷施10次左右。

微量元素硼要普遍施用。

采果后每667 m2施复合硼锌肥4 kg。

花前2~1周喷施0.2%复合硼锌肥各1次。

发现其它缺素症状的植株,进行针对性校正,一般喷施浓度500倍。

8 病虫害防治
葡萄芽绒球期,地面、葡萄架和芽喷铲除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30%机油·石硫乳剂800倍,对防治黑痘病有特效,同时杀死越冬虫卵。

展叶期 (2叶1心期)用联苯菊酯防治绿盲蝽。

8~10叶期,重点防治穗轴褐枯病,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等防治。

开花前后,重点防治灰霉病、穗轴褐枯病、白腐病、白粉病、葡萄透翅蛾和葡萄虎天牛。

花前至初花期喷农利灵800倍或50%速克灵600倍+保倍1 500倍;花后(落花期)喷施佳乐1 000倍+磷酸二氢钾500倍+20%氰戊菊酯乳剂3 000倍。

坐果后套袋前重点防治白腐病,兼防白粉病、霜霉病等病虫害,用保倍+抑霉唑+苯醚甲环唑+苯氧威处理果穗。

套袋后用铜制剂防治叶部病害。

采果后至落叶前 (9月上、中旬),重点防治天蛾、叶蝉、霜霉病等。

用铜制剂防霜霉病,10%歼灭乳油3 000倍杀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