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峰——巴赫》教案.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宗教复调音乐的顶巴赫》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乐曲,引导学牛感受、体验巴洛克咅乐;通过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对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征有初步的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欣赏以及对背景知识的介绍,使学生能初步知道“巴洛克咅乐”、“复调咅乐与主调咅乐”和咅乐家巴赫。
三、知识与技能:
1、《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背景
2、介绍巴赫及其作品
3、区分复调咅乐与主调咅乐
教学重点:了解什么是复调音乐
教学难点:复调咅乐的概念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前分析:
对于中学生來说“复调音乐”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教学中要尽可能得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由浅入深,进行讲解。
通过学习《马太受难曲》对复调音乐有所认识。
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音频,F人调双簧管协奏曲,提问:
(1)这是什么类型的音乐?(复调音乐)
(2)听到这个咅乐你能联想到什么?(教会咅乐)
-:介绍巴洛克音乐——引出巴赫
巴洛克原意指形状不规则的珍珠,是一种艺术形式。
巴洛克音乐的一些特点,它的节奏强烈、跳跃,采用多旋律、复音音乐的复调法,比较强调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变化。
对比较传统的宗教音乐的保守,那些艺术家贬成其为“巴洛克”。
(1)介绍巴赫及作品《马太受难曲》的创作背景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德语: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年3月21 H -1750年7丿J 28 Fl),巴洛克时期的徳国作曲家,杰出的管风琴、小提琴、大键琴演奏家。
巴赫被普遍认为是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并被尊称为“西方'现代音乐'之父”,也是西方文化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
巴赫是一位基督教徒,英作品冇75%位宗教作品,因而人们经常把他视为伟大的宗教作曲家,而《马太受难曲》被人们称为“现存宗教咅乐的顶峰”。
代表作甜有《平均律钢琴曲集》、《勃兰登堡协奏曲》、《戈德堡变奏曲》、《马太受难曲》、《大量康塔塔》等,1750年7刀28日逝世,享年65岁。
(2)概念
复调音乐:几条旋律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多声部音乐,而且这儿条旋律都具有其独立性,和互Z间形成对比或补充。
(发展方向——横向)主调音乐:几条旋律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的一种多生音乐,但这些旋律中只有一条具有独立性,其他声部则多为和声性的伴奏,其陪衬作用。
(发展方向——纵向)
三,简单介绍《马太受难曲》创作背景及内容
《马太受难曲》创作于1724至1727年之间,取材于《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叙述。
整部作甜结构宏达,共有78首分曲,作品共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35首,描述了耶稣被门徒出卖和被捕过程。
第二部分冇43首,描述了耶稣受审,被钉死再十字架和被埋葬等场景。
《马太受难曲》第一分曲“來吧,锡安山的女儿们”就像一部悲剧的序幕, 展现了耶稣临死前被游街示众的场景,气势磅礴的合唱队从一开始便把人们引入
一种悲哀的气氛中,位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
《马太受难曲》第72分曲采用了一首著名的圣咏旋律,这首旋律在整个作品Z中出现了五次,都由于因为是在耶稣死后出现的,因而它的调性显得更为暗淡,音区更为低沉。
黯然悲沉的音调把耶稣死去后的悲痛气氛营造出来,将这部宗教悲剧推向了高潮。
《马太受难曲》地78分曲也是一首合唱曲,形成首尾呼应。
不同的是悲伤的情感没有那么强烈,一切痛苦变的平静的祈祷:“安息吧!安息吧,你那疲惫的圣体”。
四、教师总结
巴赫曾经说过:“只要谁能和我一样努力,谁就能和我获得一样的成就。
” 他完全坚信在自己的努力之后一定会取得成功。
历史是一块很好的试金石,在无数的音乐家的检验下,我们更加的确定了巴赫的精湛的技巧和高贵的思想。
我们相信的巴赫的艺术会随着巴赫的精神在艺术的殿堂屮经久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