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倾斜的伞》教学设计之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S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倾斜的伞》教学设计之一
一、引言:
新课程标准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由封闭的课堂走向开放,强调活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课教学中就充分挖掘同学已有的资源,创设自主合作控究的学习环境,课堂大部分时间是同学在有效的、自主地猎取学问,同学的主动参加面广。

不满意于文本,体现了语文的外延。

老师的点拨、指导,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拉近了同学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同学浓入文本,由感而想,由悟而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老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达到阅读教学的目的。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在茫茫的大雨中,同学们有没有和大人同打一把伞?伞是向谁那边倾斜呢?为什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第3课《倾斜的伞》看看在这把伞下有着什么动人的故事。

2、老师配乐范读。

思索:课文主要写了谁和谁之间的什么事?全班沟通。

3、初读课文,认记生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想方法记住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由组长带领大家学习自己不熟悉的生字。

(3)检查小组学习状况:(小组汇报:开火车读生字,说说认记了哪些字) 4、朗读感悟。

(1)第一、二自然段:小声读,看看你知道了什么?感受一下我挽住外公的胳膊走进雨中欢乐的心情。

应带者什么样的语气读?
▲再次朗读第一自然段,师生评价。

(2)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思索: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外公对“我”的爱?点拨:“爷爷笑而不答”的含义。

▲人物语气指导多媒体师生评价。

(3)第四自然段:回到家里我发觉了什么?语气指导多媒体
▲小组分角色朗读第3、4自然段。

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4)第6自然段:理解、指导重音。

齐读
(5)第7、8、9自然段:自己练习读,感受一下丹丹对外公的爱。

5、再读感悟,启迪思维。

引导同学说一说文中那些词语或语句,给你的感受最深,谈谈自己的看法。

(抓住“伞歪了”“总是一半干的一半湿的”和两次描写外公的笑容处,让同学体会)
三、教学反思:
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法来激发同学学习爱好,调动同学学习乐观性和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效果。

2、老师配乐范读:同学们听得特殊投入。

在老师的声调、表情、动作的感染下,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达到使他们迫切也想有感情地朗读及感悟课文的目的。

3、朗读感悟:注意同学的朗读力量培育。

教学过程中,我照旧采纳配乐朗读、自由读、齐读,小声读、范读,分角色朗读课文等多种形式,引导同学有感情的朗读。

如:为了让同学领悟课文中人物之间的感情和心理变化过程。

通过先让同学听老师配乐范读课文,让同学熟识课文,并在富有感情颜色的课文朗读声中对课文消逝的两个人物(我和爷爷)在情感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把握。

再如,爷爷对我的爱:雨中爷爷把伞歪向我这边,还装不知道。

和回到家我给爷爷递毛巾,这两段对话通过多媒体生动的、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语气指导,让同学们读中感悟到,雨中伞下那浓浓的亲情。

同时,在同学朗读过程中,我准时激励,且努力做到评价语言到位,具有针对性。

如:读的很有感情,读出了可爱的语气,读的很认真,声音很轻柔,读出了爷爷对我的关怀。

这些话语有利的激发了同学乐观朗读的愿望。

总的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本节课力求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着力于培育同学的语文综合素养。

但也存在一些不尽之处,有待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