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大全5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大全5篇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大全1
听名字《人类简史》是一部叙述人类历史的书籍,然而,它又却与我读过的历史叙述截然不同,大多数历史书,喜欢把目光集中在某朝某代,或某一重大的历史事件,他们写作的重点在于主线鲜明。

还有一些则是以文明更替为单位讲述过去,宏观概括,重点在于文明的发展与更替。

但《人类简史》的,所描述的则不同以往,他的脑洞很大,他的关注点不是国家,也不是文明,而是人类,人类如何从弱小变成能站在食物链顶端物种,人类又将走向何处?将为你一一阐述。

围绕整部书,都绕不开一个词“认知”,在传统的认识中因为自然选择,人类学会了进化,但却认为是因为有了“认知”,智人淘汰了所有的竞争者,同时“认知革命”,“农业革命”,“科学革命”让智人从食物链底端一步步到顶端。

但更令我震撼的是的观点,例如在看来,“农业革命”是史上最大骗局,“农业革命真正的本质:让更多的人却以更糟的状况活下去。

”农业革命所带来的并非是充满希望的新时代,反而让劳动人民承受着不该有的辛苦与过着比原始的采集者更辛苦、更不满足的新生活,它促使人类从原本悠
闲且丰富多样的日子变得单调沉闷又辛苦。

换个角度设想一下如果农业出现在现代社会,现代人会选择现在的舒服安逸还是辛苦沉闷,它还会像回顾历史一样得到认可吗?我无法想象。

但,尽管有太多缺失,农业已经是我们现代文明的根基。

正如历史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结合。

的观点独到之处在于他强调了“智人”的幸福感,他痛心作为社会细胞的个体,“人”在历史长河中的失语,一如他在书中,常常切换视角,从被人类圈养牲畜的眼光,被人类培育农作物的眼光,向占据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发出声音。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大全2
思考的代价。

题目很有意思,思考事情需要什么代价呢?编者(夏老师)认为,这是在说在250万年前,人类处于食物链的中游,获取食物比较困难。

那就只有通过减少自身消耗来减少食物需求。

而人的大脑需要大量营养来维持,导致食物需求上升,而人类相对于猛兽,抵抗能力不足,因此狩猎采集工作难度加大。

这就是思考的代价。

举例说明人和其它动物大脑的区别。

60公斤重的哺乳动物大脑的平均容量为200立方厘米。

而250万年前最早的人类大脑容量约600立方毫米。

而现代人类的脑容量在1,200到1,400立方毫米。

这就是说,人的大脑进化了。

但这种进化并非不费力的(no—brainer)。

认为,为了维持大脑能量消耗,人类需要花更多的时间
找食物,同时肌肉萎缩。

大脑为什么能量消耗大?现代人的大脑只占身体总重量的2%到3%,但身体在休息的时候却要消耗整个身体所需能量的25%,而其他类人猿则只需要8%。

那为何肌肉会萎缩?编者认为逻辑是这样的:人类相对于其它凶猛动物来说是没有战斗能力的,因此人类只有减少活动才能避免被猛兽袭击,虽然生存了下来,但人类肌肉因此而退化萎缩。

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无尾猿可以轻松地将一个人撕成碎片,就如同撕一个布娃娃一样。

(编者注:人类不仅面临猫科大型动物的猎杀,还有同属于人属下的其它人类!) 说道,现在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只要有一把枪就可以杀死一头猛兽。

人类初期即使智力上有优势,但也不过是制造出一些精致的小石器,这种优势对于猛兽来说几乎是微乎其微的,人类的大脑又是如何进化的呢?
没有继续讨论一下,而是话锋一转,讨论起人类的另一个优势,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解放了人的双手,也让人的双手得到巨大的发展。

最终,人可以用双手完成非常复杂的任务。

比如制造出精密工具等。

但直立行走也有其缺点。

人最初是四肢爬行动物,要实现直立行走,患上了背疼,脖子也变得僵硬。

而女性付出的代价更大。

直立行走需要盆骨更窄,因此繁衍后代受到了影响。

死亡率变高。

孩子生得越早,由于其
头部比较小和柔软,因此母亲更容易活下来。

这就导致孩子早产。

说到,人类幼崽需要依靠大人多年的照料,才能独立。

而小马驹刚生下来就能跑能跳,小猫仅仅在生下来几周后就能离开妈妈觅食。

因此,人类培养出非凡的社交能力,也产生了社会问题。

(编者注:因为人类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生存下来,所以产生了部落,也就是社会。

)强调,人和其它动物不同,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接着说道,虽然人具有较大的脑容量,会使用工具,高出其它动物一等的学习能力以及复杂的社会结构,但在200万年中一直处于弱势和边缘地位。

100万年前的人类生活在被肉食者追杀的恐惧中,也捕捉不到什么大型动物,主要靠种植植物,采挖昆虫,偷捕小动物,吃腐肉为生。

直到40万年前人类才开始捕猎大型动物,10万年前人类才位于食物链的顶端。

不过指出,人类之前其它处于食物链顶端的物种,其进化是漫长的,持续数百万年,而人类进化太快,整个生态系统无法逐渐调整,人类自身也不能很好地自我调整。

人类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对于保持在食物链顶端的地位充满恐惧和焦虑,这让人类变得凶残和危险。

而人类历史上的许多灾难,从伤亡惨重的战争(编者注:英法百年战争,一战二战等)到对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的浩劫(编著注:因气候变化
而导致的海啸,物种灭绝等),都是由此而来。

看《人类简史》有感心得大全3
人类简史的全名是《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其简称:《人类简史》或许并不能准确表达的意图,冒号后面的内容才是对人类进化史的真实定位:从动物到上帝!而让人惊讶的是,人类这一发展历程,竟然经历了上百万年,直到今天才摸到了上帝的门槛。

但当我们沉醉在胜利的喜悦之中时,却在警醒世人:一场灾难或将开启。

这场灾难并不是来自外界,而是来自人类自身。

然而要弄清这一切,还得从头说起。

早在上百万年前,人类的祖先猿人便已问世。

而人类真正的历史恐怕要追溯到几万年前的一场认知革命。

但要把这段历史给写全了,绝对是一部长篇巨制。

可在眼中,纵横几万年的人类文明史,也只不过经历了三场大的变革,它们是:认知革命(7万年前),农业革命(12000年前),科学革命(500年前),每一次革命的时间周期越来越短,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却是越来越惊人!
比如,你可以假想这样一个场景:距今1千多年的唐朝人穿越回距今2千多年的秦朝,他们并不会感到太大不同;而换做今人,即便只穿越回30年前,你也无法忍受没有手机和网络的一天。

更加惊人的是,人类社会的这种变化,还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不断演化着,以致今天的我们在面向未来,思考未来
的时候,莫名产生了一种彷徨和无措,就好像你坐在高速行驶的列车上,却不知目的为何方时,内心所感到的那种颠簸和忐忑不安。

那么,何以解忧呢?以史为鉴:了解过去,才能更好的理解将来。

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历史学著作,总是让非专业人士,望而却步。

但《人类简史》这本书,恰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契机,让我们以极简的方式,一窥人类发展史的全貌。

因为,在汗牛充栋人类历史学著作中,《人类简史》胜在一个“简”字,相比于卷帙浩繁的历史书,他真的可以算的上很轻薄了,但它简明却不简单,视角独特,见解犀利,内容丰富如百科全书。

书中,将其广博的学识和对历史深入的思考竟皆融入其中,让每一个深入阅读的读者皆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