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实用类)韩愈与古文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与古文运动
汉朝的时候,官府文告力争“典雅”,致使地方官吏也不可以读懂。
六朝以
骈文为正宗,这
几百年间的言传身教,使得先秦诸子和司马迁的还以口语的自然气概为基础
的散文一脉,几
乎隔离。
六朝的优异诗人们固然以前反对当时绮靡的诗体,但是并无浩浩荡荡。
初唐四杰
也是反对六朝的“宫体诗”的,但是也没有倡始一个恢复先秦诸子至司马迁
的散文传统运动。
直到安史之乱后,才有韩愈起来高声疾呼,倡始所谓“古文”运动。
此所谓“古文”,就是先
秦诸子到司马迁的散文传统。
韩愈的“古文”运动的文体改革的观点,和他
的“抵排异端,
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是相为表里的,也能够说是前者听从于后者,所以韩愈自己说:“愈
之所以志于古者,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这类思想上的限制性,
使得韩愈的文体改革
运动不过以模拟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标,而不可以像先秦诸子和司马迁那样
以靠近人民口语为
目标来创建新的散文。
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
话虽这么说,
我们仍旧不可以把韩愈的伟绩预计得太低。
在韩愈以前,隋朝、初唐、盛唐
期间,都有过“古
文”的名家,但是他们没有像韩愈那样存心识地倡始一个运动,所以,“文
起八代之衰”的赞
词也就不可以不落在韩愈身上了。
我们还应该说,“古文”运动是作为反对形式主义的偏向而出现的。
安史之
乱后,反现实
主义的文学又逐渐仰头。
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就是针对这类颓风而发的,而且力争重振汉魏“乐府”。
但是,白居易和他的朋友们的努力,到第九世
纪四十年月,也就有后继无人的危险。
正当这时候,韩愈的“古文”运动却
并未随着韩愈、柳宗元的逝世而消歇,而是逐渐
地确定和牢固起来,它扭转了三百年来“文”“笔”的偏见,把散文从头
送进艺术之宫。
于是
“古文运动”以及“古文”,在宋代为欧阳修等所扩大而博得广泛的认可。
到了明朝,“前七
子”又拿来反对当时的“台阁体”——形式主义的宫廷文学。
从“古
韩愈到李梦阳,文”运动
都是有着反对阿谀掩饰、纤巧侬丽或雍容平和的离开实质的形式主义文学的踊跃意义。
但是,
从韩愈到李梦阳,他们又都逃不出相同的矛盾:他们反对形式主义,但他们自己也堕入于另
一形式主义之中。
韩愈的文体“解放”运动是有进步意义的——只管他并没存心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的
进步意义,而不过“不唯其辞之好,好其道焉尔”。
但是,也正因为韩
愈自己并无真实意识到这个“文体”解放(用韩愈自己的话,就是所谓复归
自然)的真实意义,那就势所必定地
也不会真实认清楚“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
结果,他错误地把先秦诸子
的散文当成目标,而把模拟先秦诸子作为方法。
韩愈只看到先秦诸子的散文
比骈文自然得多,殊不知道先秦诸子散文之所以能够那样自然,是力争靠近
当时的口语之故。
韩愈的时代,距离先秦诸子的时代已经有千多年,其通用
的语法、语汇、语音,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韩愈所欲“复”的“古”,
关于当时的人民来说,实在和骈体相同地难懂。
这是韩愈所未曾理解,或许
是不在他
的考虑之中的。
所以,在我们看来,反对形式主义的韩愈,。
(选自茅盾《夜谈偶记》,有修改)
12.以下是作者对韩愈古文运动伟绩的评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
B.反对阿谀掩饰、纤巧侬丽的文学
C.把文体从骈俪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古文运动把散文从头送进艺术之宫
E.倡议以靠近人民口语为文体的散文
13.下边的表述,切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4分)
A.韩愈倡议的“古文运动”是一个以恢复先秦、两汉的优异文化传统为目
标来反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文体解放”运动。
B.在韩愈以前,也出现过反对“台阁体”这类形式主义宫廷文学的“古文”名家,但他
们却都没能像韩愈那样倡始运动。
C.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以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等人都反对形式主义文风,但
都堕入了另一种的形式主义之中。
D.在“古文运动”中,韩愈并无真实认识“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所以也自然不会
心识到“文体”解放的真实意义。
E.韩愈倡议文体改革运动的目的,是经过模拟先秦诸子散文,反对当时的形式主义文风,抵排异端,攘斥佛老,尊儒卫道。
14.为何说“史家称韩愈的运动为‘古文’运动,实在倒是很确当的”?造成这一现象的
根来源因是什么?(4分)
15.联合全文,达成以下两小题。
(6分)
1)文体解放的真实意义是什么?(4分)
2)在文末横线上补写一句话,要求切合行文的思路。
(2分)
答案:
12.AE(A.这不是“伟绩”,而是韩愈倡议古文运动的思想本源,也是造成他堕入另
一形式主义的思想本源。
E.韩愈并无“倡议靠近人民口语的文体”
,事实恰好相反。
)[4
分。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4分;答案超出两项,此题不得分。
]
13.CE(A.应是“优异的散文传统”。
B.“台阁体”文学出此刻韩愈以后的明朝。
D.因果关系颠倒,应为:因为没存心识到“文体”解放的真实意义,所以必定不会真实
认
识“文体解放”的目标和方法。
)[4分。
答对一项得2分,答对两项得4分;答案超出
两项,此题不得分。
]
14.(1)因为韩愈的文体改革运动不过以模拟先秦诸子的散文为目标,并无以靠近人民口语为目标来创建新的散文。
2)根来源因是韩愈“抵排异端,攘斥佛老”的“尊儒”思想。
[4分。
答对每一问得2分。
]
15.(1)①把文体从骈俪的桎梏中(或:阿谀掩饰、纤巧侬丽或雍容平和的离开实质的
形式主义文学)解放出来。
②以靠近人民的口语(或词汇、语法、语音)来创建新的为人民
接受的散文。
[4分,①②两点中答对一点得2分,答对两点得4分。
]
(2)他自己却堕入了另一种形式主义之中。
[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