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届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高三12月月考生物
一、单选题:共6题
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的核糖体附着高尔基体上,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场所
B.可能发生碱基配对的场所有线粒体、核糖体、细胞核
C.细胞中能产生[H]和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D。
红细胞以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葡萄糖
【答案】B
【解析】核糖体不会附着在高尔基体上,A错误;线粒体、细胞核中都有双链DNA,能发生碱基配对,核糖体中能发生翻译过程,有RNA和RNA的碱基配对,B正确;人体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错误;红细胞以协助扩散的方式吸收葡萄糖,D错误。
2.如图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前后,淀粉溶液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
请据此分析,改变下列哪种因素才能获得改变后的结果
A。
温度 B.pH C.淀粉溶液量 D.唾液量
【答案】C
【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反应进行到12分钟后,还原糖的生成量不再增加,两组反应都不再进行,改变某一条件后生成物总量降低,反应物淀粉溶液量减少会导致此结果。
而改变温度、pH和唾液量均会改变反应完成所需要的时间。
【备注】本题考查了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相关实验,意在考查考生在实验探究和理解方面的能力。
难度较低。
3.某家族中有白化病和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下图为基因型为AaX B X b个体产生的一个卵细胞,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基因型细胞的产生属于基因重组
B。
该细胞的产生一定是由于次级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
C。
①和②可能是同源染色体
D。
若该卵细胞与一表现型正常男子产生的精子受精,后代患白化病的概率为0
【答案】C
【解析】该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 B X b,与正常的卵细胞相比,此卵细胞多了一条X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A错误;根据X染色体上的基因类型可以判断,①和②很可能是同源染色体,即此细胞的产生很可能是由于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正常分离,B错误、C正确;表现型正常男子有可能是白化病的携带者Aa,与该卵细胞结合有可能产生白化病的后代,D错误。
4.以下有关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若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DNA,小鼠死亡
B。
噬菌体在细菌体内繁殖所需要的原料、ATP、酶、场所均由细菌提供
C。
同位素标记技术是艾弗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方法之一
D.欲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将其放入含有32P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
【答案】B
【解析】单独给小鼠注射S型细菌DNA,小鼠体内不会产生S型活细菌,小鼠不会死亡,故A 项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利用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的增殖,即所需要的原料、ATP、酶、场所均由细菌提供,故B项正确;艾弗里及其同事进行的是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没有用到同位素标记技术,故C项错误;噬菌体是细菌病毒,营寄生生活,只能利用活细胞培养噬菌体,故D项错误。
5.下列有关变异和生物进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工诱导的基因突变,能朝着对人类有利的方向进行,都是有利的
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
C。
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的变异性
D.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四倍体
【答案】C
【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生物发生进化,种群的基因频率就会发生改变,但不一定会形成新的物种,B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带来了更多的生物变异,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C正确;利用八倍体小黑麦的花药经过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是单倍体,D错误。
6.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同位素标记法的实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其中正确的操作或结论是
A。
用3H标记的亮氨酸追踪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途径,检测到放射性的膜性细胞器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B。
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同时标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
C。
将某细胞内的1对同源染色体上的DNA用3H标记后,让其在不含放射性的环境中连续进行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有放射性的细胞有4个
D。
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含35S的实验组若搅拌不充分,离心后可能出现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
【答案】D
【解析】核糖体没有膜,A错误;在探究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中氧的来源实验中,可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作为小球藻光合作用的原料,B错误;根据半保留复制的原则,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有的染色体都有3H标记,不过DNA的两条链中只有一条含有3H标记,经过
第二次复制后只有一半的DNA有3H标记,在有丝分裂后期时,3H标记的染色体可能同时移向一极,所以产生的四个细胞中,有可能有2、3、4个细胞有3H标记,C错误;在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中,含35S的实验组若搅拌不充分,噬菌体和大肠杆菌没有充分分离,离心后可能出现上清液放射性低,沉淀物放射性高,D正确。
二、综合题:共4题
7.水杨酸(SA)在植物体许多代谢途径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者以黄瓜幼苗为材料进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A组为____________组,B组叶面应喷洒____________.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
____________(填“诱导气孔开放”、“诱导气孔关闭”或“不做处理"),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2)G基因的表达产物是光合作用中需要的一种酶,它依赖于[H]发挥催化作用,推测这种酶参与了光合作用中____________过程。
(3)实验检测结果如下图.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但提前外施SA 可明显减轻___________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___________ (促进/抑制)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答案】(1)对照(等量)H2O 诱导气孔开放
(2)C3还原
(3)①明显降低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
②促进
【解析】(1)实验中A组为对照组,B组叶面应喷洒H2O做对照。
检测光合速率之前,应诱导气孔开放让其进行光合作用,以使结果更科学准确。
(2)[H]作用于光合作用C3还原过程.
(3) ①检测结果表明,在低温、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明显降低,但提前外施SA 可明显减轻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②G基因表达量检测结果表明,SA的上述作用机理之一可能是促进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合成以达到适应不良条件胁迫的能力。
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图中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B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____。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________(用图中字母表示)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________。
(3)D过程表示tRNA运输氨基酸参与翻译,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
(4)图中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填由a到b/由b到a).图中的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答案】(1)A、B、C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
(2)A原始材料
(3)酪氨酸
(4)由a到b相同
【解析】(1)科学家克里克提出的中心法则包括DNA复制、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转录的原料是游离的4种核糖核苷酸.
(2)基因突变一般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3)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对应的密码子是UAC,决定的氨基酸是酪氨酸.
(4)根据核糖体上的肽链的长度可以判断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由a到b。
不同核糖体最终形成的肽链相同。
9.番茄是二倍体植物(2N=2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高茎(H)对矮茎(h)为显性。
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表示用基因型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育种的过程。
植株X为倍体,其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
(2)图乙表示用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连续测交两代的结果.A的基因型是,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定律。
(3)科学家发现一株6号染色体为三体(6号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B(植株能正常发育并繁殖后代)。
植株B所发生的变异属于,在B的体细胞中最多含有条染色体.用B作母本,正常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理论上F1中三体植株和正常二倍体植株的比为。
【答案】(1)单 RH:Rh:rH:rh=1:1: 1 :1
(2)RrHH 自由组合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3)染色体变异 50 1:1
【解析】(1)图甲表示用基因型为RrHh的番茄植株的花粉进行育种的过程.植株X为单倍体,其基因型种类为RH:Rh:rH:rh=1:1: 1 :1。
(2)红果高茎番茄植株A连续测交两代的结果后红果比黄果的比例是1:3,高茎比矮茎的比例是1:1,所以A的基因型是RrHH,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科学家发现一株6号染色体为三体(6号染色体有3条)的植株B(植株能正常发育并繁殖后代)。
植株B所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在B的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中最多含有50条染色体。
用B作母本,产生正常配子和多一天染色体配子的比例为1:1,与正常二倍体作父本进行杂交,理论上F1中三体植株和正常二倍体植株的比为1:1。
10.某地发现一个罕见的家族,家族中有多个成年人身材矮小,身高仅1。
2米左右。
下图是该家族遗传系谱。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___________(显/隐)性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能是来自___________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Ⅱ1和Ⅱ2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的概率为_________。
(3)IV2是一名矿工,患了一种常见的职业病—硅肺,其发病原因是肺部吸入硅尘后,吞噬细胞会吞噬硅尘,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使肺部细胞死亡,进而肺功能受损.
①该患者肺部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凋亡/细胞坏死)。
②细胞膜、核膜与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 . 【答案】(1)隐 X Ⅰ1
(2) 1/4
(3)①细胞坏死
②生物膜系统脂质和蛋白质
【解析】(1)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的规律该家族中决定身材矮小的基因是隐性基因,家族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该致病基因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该基因可能是来自Ⅰ1个体的基因突变。
(2)若Ⅱ1为1/2X B X B,1/2X B X b。
Ⅱ2为X B Y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身高正常的女性纯合子(X B X B)的概率为1/4。
(3) ①该患者肺部细胞死亡不受遗传物质控制属于细胞坏死。
②细胞膜、核膜与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膜的组成成分主要是脂质和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