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
研究分析
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
【摘要】目的:探讨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常规冠脉造影对老年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分析.方法: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本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以及闭塞的情况和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共计126条血管狭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回旋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准确率分别为88.24%、100%、89.29%、96.30%.结论: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高龄冠心病患者正确率较高,可以无创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年(卷),期】2018(024)006
【总页数】2页(P134-135)
【关键词】CT冠脉成像;冠脉造影;冠心病
【作者】张一;姚志伟;梁兴光;姚田岭
【作者单位】绥化市第一医院影像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眼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绥化市第一医院超声科黑龙江绥化152000;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得不到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同时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逐年提高,临床上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其有着准确性高的特点,但是对高龄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同时对高龄患者健康也有着一定的威胁[1]。
本研究对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对比两者的冠脉检查的狭窄情况和正确率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入组患者均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之间在绥化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共100例,年龄60~79岁,男60例,女40例,平均(69.53±8.14)岁。
研究分别使用冠脉造影和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两种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本研究将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的检查结果设置为观察组,将冠脉造影的检查
结果作为对照组。
排除伴有严重的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妊高征、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妊娠并发症患者。
1.2 方法
入组患者均采用飞利浦的Brilliance iCT 256排螺旋CT,Ulrich高压注射器,扫
描范围上至气管分叉处下方,下到心脏隔面。
参数设置:管电压120kv,管电流300~400mAs,螺距0.2,准直0.625,转速为0.4s/r。
完成冠状动脉钙化积分
扫描后,需要给予患者周静脉注射非离子对比剂碘帕醇(370mgi/mL),剂量:60~80mL,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速度控制在3.5~5mL/s,采用自动触发扫描,
定位到感兴趣区到主肺动脉窗,阈值设置为120Hu,扫描时间延迟5.1s,时间约
为8~10s。
所得到的图像均经图像处理工作站对原始数据进行离线重组,并且应
用心脏血管分析软件进行重建。
同时应用256排螺旋CT对冠脉进行常规综合分析,行常规的多体位投照并且记录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最终结果由院内两名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双盲法分析,最终需要统一记录。
1.3 评价指标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标准:冠脉狭窄程度小于50%,则评价为轻度;冠脉狭窄
程度在50%~70%之间,则评价为中度;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5%,则评价为重度。
1.4 统计学分析
将实验数据录入SPSS16.0统计学软件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情况以及两者检查疾病的准确率等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取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的情况
观察组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轻度32例(32%)、中度31例(31%)、重度24例(24%)以及闭塞13例(13%)的情况和对照组患者[30例(30%)、28例(28%)、25例(25%)、17例(17%)]比较,组间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
学意义(χ2=1.526、1.824、1.714、1.124,P=0.085、0.079、0.080、0.096)。
2.2 CT冠脉成像检查疾病的正确率
本研究共计126条血管狭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左回旋支、左主干、左前降支、
右冠准确率分别为88.24%、100%、89.29%、96.30%。
3.讨论
冠状动脉行心脏简称冠心病,主要指脂质代谢障碍,血液中的脂质附着在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形成一些类似于粥样的白色斑块,简称动脉粥样硬化[2]。
这
些斑块会逐年的增加,进而造成动脉内径狭窄,致使血流受限,不足以供应心脏,导致心脏缺血,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如果发病时则表现为心率失常,心率过快或者过缓等,传导阻滞,心脏骤停等因素均可以使每排量下降[3]。
由于大脑供血不足,导致缺氧,轻者会出现头晕目眩,重者出现休克等。
临床上主要通过冠脉造影来进行诊断,冠脉造影虽然是诊断冠脉狭窄的金标准,但对于一些高龄患者来说,有着一定的负担,若出现心率不齐等表现均会影响显示冠脉的效果,对于这一类患者,可以提前服用一些控制心率的药物。
而严重钙化的患者,也难以进行有效的显影。
另一方面冠脉造影对于一些较为严重的病变进行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但是其具有一定创伤性并且价格高昂,还需要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一系列配合,否则难以保证该诊断是否准确,因此,不同因素限制了冠脉造影在临床中的应用。
而256排螺
旋CT冠脉呈现有着价格低廉、操作方便、风险小以及无创性等优势,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身体痛苦,和冠脉造影比较,优势较为显著,能够为临床冠心病诊断的选择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
陈明梅[4]文献报道,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提高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窦性心律的不典型胸痛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正确率。
本研究结果表1可以
看出观察组患者检测冠状动脉轻度、中度、重度以及闭塞的情况和对照组患者比较,组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了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较好的诊断出现冠脉患者的血管狭窄程度,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了图像参考。
从2.2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左回旋支、左主干、左前降支、右冠准确率分别为88.24%、100%、89.29%、96.30%,表明了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可以多个切面进行扫描和重建图像,对于发现病变位置以及了解病变细节有着较高的帮助,同时对于患者早期诊断,治疗中的方案选择以及预后评估等均有着指导作用。
综上所述,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检查高龄冠心病患者正确率较高,可以无创的为患者提供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夏万泓,张威.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西部医学,2014,26(12):1702-1704.
[2]左琦,李天发,秦将均,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对高龄冠心病诊断的对比研究[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6):828-832.
[3]马龚宝.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照[J].临床研究,2016,5(1):42-43.
[4]陈明梅,李敏,靳延举,等.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与选择性冠脉造影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对照[J].影像技术,2015,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