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商、西周的兴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演变的过程中,理解夏朝国家机构的建立是国家产生的重要标志。
2、记住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止时间和开国帝王。
3、了解西周分封制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理解奴隶社会森严的等级制度。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历史史实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得民心者的天下的道理。
2、看西周等级示意图了解西周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的简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瞩目的文明古国。
教学重点:
西周的分封制,起到开拓疆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学难点:
西周的分封制。
学法指导:
知道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课文,提炼本课的知识要点,了解主要知识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
提问1、尧舜禹都是杰出的部落首领,原始社会的部落首领是怎样产生的?
提问2、谁破坏了禅让制?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漫长的原始社会到此结束,奴隶社会取而代之。
教师过渡:本单元的学习主题是<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禹破坏了民主推举部落首领的制度,禹是怎样做的?
学生:禹死后他的儿子,子承父业,成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教授新课:
(一)、夏朝的兴亡(板书):
学法指导: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了解一个王朝,首先要知道开国帝王、都城(政治中心)国家建立的时间
(学生)夏朝:开国帝王——禹
时间——约公元前2070年
都城——阳城(今河南登封)
老师: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据分析是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他们认为这就是夏朝的都城。
夏朝是最早的国家,夏朝已经具备了国家的基本特征——国家机器,设置了国家机构,找出夏朝有哪些国家机构?
学生活动:组建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这些机构是为了对付哪些人?老百姓)
本质: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奴隶的工具
过渡:夏朝延续了400多年最终被商朝取而代之,桀是夏朝的亡国之君。
在夏朝衰败的同时,商国逐渐崛起,汤举兵攻夏,打败桀夏朝灭亡,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开国君主——汤
思考题:商汤灭夏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1、夏桀追求个人享乐,压迫百姓,失去民心,荒废了朝政
2、商汤任用有才能的人,这些人成为汤成就伟业的得力助手
3、汤联合周围小国部落,讨伐夏桀,顺应民心。
都城——殷殷商
盘庚迁都之后,商的统治区域不断扩大,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思考题:商汤为什么能打败夏桀?
学生:任用有才干的伊尹等人治理国家,这些人成为汤成就大业的得力助手。
关心人民,百姓安居乐业,国家强盛。
教师:商朝的亡国之君是商纣王
商纣王这样一个追求享乐、压迫百姓、荒废朝政的帝王最终会被他的百姓抛弃。
商朝在纣王统治下逐渐走向群途末路之时,周国逐步强大起来。
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这则歇后语就来源于这个国家
学生活动:学生讲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周文王的励精图治为他的儿子武王消灭商朝奠定了基础,战争终于在公元前1046年爆发了。
学生:战争的地点——牧野时间——前1046年
都城——镐京
思考题: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能取得胜利?
学生讨论:
1、商汤、武王都能重用贤才,联络周边部落抓住作战时机。
2、商纣、夏桀追求个人享乐,残暴的统治激起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3、商汤、周武王联络周边的部落、小国讨伐无道的昏君,顺应民心。
认识:得民心者得天下
(二)、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
1、分封制(重点和难点)。
教师过渡前面我们了解重要的政治制度世袭制,现在我们还要了解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分封制。
看书了解分封制的目的、怎样进行分封的(方法)?作用是什么?
目的:巩固统治
方法:(1)、接受赏赐的诸侯必须对天子履行义务,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天子出征。
(2)、诸侯也可以效仿天子继续分封产生卿大夫,卿大夫效仿诸侯实行分封产生士。
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贡品、作战等义务
要求对照分封制的图片,理解分封制的内容。
学生活动:标出分封制各等级的名称
通过分封制产生很多的诸侯国。
学生看周初形势图:读出主要的诸侯国
思考题:西周分封制在西周初年有利于天子加强统治,有什么弊端?
弊:随着时间的发展不利于国家的统一,当天子力量足够强大,能号令各路诸侯的时候,天下太平,一旦天子实力、地位下降,强大地诸侯想取天子而代之,战争就不可避免的暴发了。
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纷争根源就是分封制。
2、分封的原则:以血缘的远近贵贱为基础,因此血缘政治成为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的主要特点。
当周天子即将去世的时候,他要选择继承人,为了避免因王位继承而引发纷争,还有一个政治制度——宗法制(嫡长子继承)
教师过渡:创业难,守业更难,公元前9世纪,西周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
发生了国人暴动,让我们借助一个成语故事来了解这场危机的原因。
学生读成语故事“道路以目”
由于周厉王的暴虐无道,引发了国人暴动(平民起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文子记载的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武装暴动,赶走了周厉王。
数十年后周文王、周武王励精图治建立的西周王朝,于公元前771年走向灭亡。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的夏商西周三个奴隶制王朝,夏朝是奴隶社会的开始,商朝、西周是奴隶社会发展。
进入奴隶社会后,发明了文字,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明,因此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中国从此进入文明时代。
成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