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大鞋和小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大鞋和小鞋》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较为准确地辨认大小不同的鞋子,并将它们分入不同的组别。
2.通过观察、比较和排序等方式,了解大小的概念。
3.培养幼儿的细心观察能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准备
1.准备讲解用的大鞋和小鞋各5只。
2.准备绘本《大小与形状》。
3.准备一些幼儿喜欢的玩具,如积木、图形拼板等。
4.准备各种不同大小的果汁盒。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老师可以先向幼儿们问一些关于大小的问题,例如:
•什么样的东西大一些?什么样的东西小一些?
•你们觉得大鞋里面能放下小鞋吗?反过来呢?
引导幼儿开始思考大小的概念。
2. 实践操作(20分钟)
1.展示大鞋和小鞋:老师手里握着几只鞋(大小不同),向幼儿展示,并问他们觉得哪只是大鞋,哪只是小鞋,最后对每一只鞋子进行辨认和确定。
2.分组活动:将鞋子分为两组,让幼儿们辨认大小不同的鞋子,把它们分别放在两个桶里。
3.探究和比较:利用绘本《大小与形状》向幼儿们介绍和探究大小概念。
然后,老师在幼儿面前摆放一些不同大小的玩具,供幼儿比较、分类、排序。
4.测量尺寸:拿出不同大小的果汁盒,让幼儿们一个个来感受盒子的大小,并尝试用手掌握到它们的大小差别。
3. 总结输出(15分钟)
1.总结:问幼儿们学到了什么,让他们回答有关小班幼儿园的科学活动的问题,评选表现较好的幼儿。
2.拓展应用:可以让幼儿们做一些手工活动,如用大鞋印章印画、用小鞋粘画等,进一步巩固大小概念。
四、教学评估
通过观察幼儿们分类、归纳、对比大小的操作和思维表现,来进行评估。
同时,老师也可以收集幼儿绘画的作品,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发展水平和教学环境等方面的特点,适当进行调整与完善。
同时,科学活动应该体现互动性和探究性,使幼儿在活动中真正地掌握知识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