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是一种常见的野草,生长在田野和路边,有着良好的药用价值。

因为它的药用
价值和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开始有人在大棚内进行蒲公英的种植。

下面介绍
蒲公英大棚栽培技术。

一、选址
蒲公英属于耐阴植物,适合在阳光较弱的地方生长。

因此,建议选择地势较低,日照
时间较短的地方,以便控制温度和湿度。

同时,要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
作为栽培场地。

二、土壤准备
蒲公英的根系较为发达,要求土壤深厚、疏松,并含有足够的有机质。

在开始栽培之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处理。

首先,清除杂草和其它残留物,确保土地干净和整洁。

然后,
进行翻耕和松土,加入足够的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堆肥或鸡粪等。

最后,进行平整和浇水,让土地充分吸水。

三、选种
有机种植中,蒲公英一般采用无公害种子,确保种植的品质和安全。

种子的选择要看
包装上的信息,以及对种子来源的调查,以确保质量。

在选种的时候,要注意不可采用外
来品种,以免带入病虫害。

四、播种
一般情况下,蒲公英的播种时间以十月份为宜。

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消毒处理可以采用泡种或蒸种方法。

泡种的方法是将种子用温水泡5~8分钟。

蒸种的方法
是将种子装在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入沸水中蒸10~15分钟。

然后在晾干后即可。

在栽培前,先将种子放置在温水中浸泡6~8小时,然后放入育苗盘中。

在育苗盘中,
加入少量腐熟的堆肥和水,保持适当的湿度。

适当的温度为18~23℃,一般会在5~7天后
发芽。

发芽后再进行移栽。

五、分栽
分栽是将育苗盘中的幼苗移植到大棚中的一个过程。

当幼苗长到5~8厘米高时,将其
移植到大棚中,株距为5~15厘米。

在移植之前,需要进行浇水,保持土壤湿度。

同时,在移植之后也需要对蒲公英进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

六、管理
蒲公英在生长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

温度要控制在15~25℃之间,湿度要保持在60~80%之间。

同时,要注意定期修剪和除虫,保持作物的健康生长。

在喷药时,要选用无公害农药,以保证作物的品质和安全。

七、收获
在7~8个月后,蒲公英的花朵开始开放,这时就可以进行收获。

收获时,需要选择完全开放的花朵,用剪刀进行剪下。

同时,要注意不要损坏植株,以保证下一次的收获。

蒲公英种植的好处和效益:
蒲公英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主要包括: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等作用,可以治疗肝炎、上呼吸道感染、皮肤疾病等疾病;同时,也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因此,蒲公英的种植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还可以创造经济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