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安阳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部编版综合诊断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3年,云南一群野生亚洲象牵动着亿万国人的心。
任性而勇敢的它们上演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按照生物的归类方法,亚洲象属于( )
A.植物、陆生生物
B.动物、陆生生物
C.其他生物、水生生物
D.动物、水生生物
2.
下列食物链中,表述正确的是( )
A.阳光→草→鼠→蛇→鹰B.鼠→蛇→鹰
C.草←鼠←蛇←鹰D.草→鼠→蛇→鹰
3.
茅膏菜的叶片呈盘状,其边沿和中间长有腺毛。
当昆虫触及叶片后,会被腺毛分泌的黏液缠绕,随后被分解。
这体现了茅膏菜()
A.能够繁殖后代B.能够生长和发育C.能够影响环境D.具有应激性
4.
地衣加速了岩石的风化,促进了地球土壤层的形成,为动植物在陆地上定居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生活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与环境没有关系D.环境不影响生物
5.
下列几组物质中,都属于生物的是()
A.太阳、大山、水稻B.大象、月季、扬子鳄
C.鲫鱼、钢铁、钟乳石D.青蛙、矿石、枯叶
6.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组成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蚯蚓是生产者,蝗虫是消费者
B.“蝗虫→食虫鸟→鹰”是其中一条食物链
C.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草
7.
人类活动可能破坏环境,也可能改善环境。
下列描述中不利于保护生物圈的是( )
A.打造美丽乡村,共享绿色社区
B.直接焚烧秸秆,避免垃圾围城
C.发展生态农业,展示科技魅力
D.建设海绵城市,品味优质生活
8.
能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
A.阳光、土壤、空气B.一个山头
C.一池塘的所有生物D.一条河里的所有鱼
9.
进行全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方法是()
A.观察法B.调查法C.取样方法D.计数法
10.
从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分析,下列生物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月季B.衣藻C.流感病毒D.酵母菌
11.
下列各项中,食物链书写正确的是( )
A.水→虾→鱼B.草→羊→细菌
C.蝉→螳螂→黄雀D.草→兔→狼
12.
生物与生物之间存在多种关系,最常见的关系的是()
A.捕食B.穴居C.寄生D.竞争
13.
习主席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调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自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B.自然资源取之不尽,人类可以随意利用
C.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D.人类活动既有可能破坏环境,也可以改善环境
14.
下图为某生态系统组成示意图,分析以下食物链表达正确的是()
A.植物→虫→鸟B.虫→鸟→细菌和真菌
C.阳光→植物→虫→鸟D.植物→虫→鸟→细菌和真菌
15.
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能不断的积累,积累的途径是通过( )
A.捕食关系B.合作关系C.竞争关系D.食物链
16.
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下列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的是( )
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17.
沙漠地区生活的动植物种类很少主要原因是()
A.空气稀缺B.光照强烈C.食物缺乏D.缺乏水分
18.
春天,某同学去临颍黄龙湿地公园踏青,看到水草丰美、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树上的鸟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岸边的垂柳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动物排出食物残渣——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盛开的玉兰花,有白色,也有粉色——生物具有遗传现象
19.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的生长情况。
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现了“株高变矮”,“开花提前”等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
C.环境可以适应生物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0.
第五届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将于2025年在中国杭州举办,这将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大会。
关于生物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C.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
D.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生态系统相互联系
21.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随处可见。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明湖湿地公园B.学校种植园
C.玉舍森林公园D.水城河中的生物
22.
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能从小长大的钟乳石B.会下棋的机器人
C.树叶上的露珠D.花间飞舞的蝴蝶
23.
农谚,指关于农业生产的谚语,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小满小满,谷粒渐满
B.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
C.粪草粪草,庄稼之宝
D.清明雨涟涟,一年好种田
24.
“草盛豆苗稀”反映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斗争B.捕食C.竞争D.寄生
25.
“天宫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问天实验舱内水稻的生长情况。
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现了“株高变矮”“开花提前”等现象,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影响环境
B.环境影响生物
C.环境可以适应生物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26.
图为南海金沙岛国家湿地公园内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
B.白鹭和河虾之间有捕食和竞争关系
C.有毒物质积累量最多的是浮游植物
D.图中生物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7.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体现了生物的特征是( )
A.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B.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具有遗传的特性
28.
在“稻田养鱼”这一农业模式中,“稻花鱼”以田中的水生昆虫、稻花等为食,产出的鱼粪给水稻提供养分,实现稻田资源的最大利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稻、水生昆虫、稻花鱼等生物构成了稻田生态系统
B.稻田生态系统生物种类单一,自动调节能力弱
C.水稻和稻花鱼都属于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稻田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水稻
29.
诗句“点水蜻蜓款款飞”蕴含了生物知识。
“蜻蜓点水”体现了生物的( )特征。
A.需要营养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繁殖D.生长
30.
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A.人体排尿——生物能排出体内废物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C.触碰含羞草叶片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庄稼需要浇水、施肥——生物能进行呼吸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水稻是目前世界各地栽培的重要粮食作物,云南是亚洲栽培稻的发源地之一。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通过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主动调适,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稻作文化。
稻鱼种养等生态系统的建立,处处彰显着生态智慧。
下图是某稻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一部分,据图分析回答。
(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__者和非生物部分。
(2)图中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青蛙与食虫鸟的关系是________(填捕食或竞争)。
(3)若不法分子大量捕杀青蛙和食虫鸟,短期内_________的数量会增加,______________的数量会减少。
(4)将鱼放养在稻田中形成稻鱼种养生态系统,可获得稻鱼互利双增效益。
稻鱼种养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比稻田生态系
统________(填强或弱),依据是________。
2.
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请根据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有___条食物链。
(2)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草等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图中兔、狐、老鼠、鹰、蛇在该生态系统中充当_______角色。
(4)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____。
3.
如图为“某农场”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网简图,请回答:
(1)水稻与杂草之间为___________关系。
(2)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反映了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请写出其在某生态系统中构成了食物链___________。
(3)鱼、鸭及昆虫的肠道中均有寄生生物,这些寄生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___________。
(4)农田生态系统的管理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稻田治虫不力,也会导致减产,说明农田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相对较弱。
4.
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2)除了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___。
5.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生物成分是_____,写出图中的食物链_____(用代号和箭头表示)。
(2)与①相同的生理过程是[___],丙的营养方式是_____。
(3)B短时间内大量增加,则C的变化趋势是_____,这反映了生态系统的_____能力。
6.
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构成一条食物链的四种生物所占的数量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生态系统中,有_____条食物链。
(2)图乙中,a,b,c,d构成了图甲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3)该生态系统中,鼠和蛇的关系是_____。
(4)若灌溉该农田的水源被有毒物质汞污染了,经过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_____。
(5)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
7.
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会彼此相互影响,请分析下列生物现象,把相应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①海葵附着在蟹壳上生活
②两只公鸡为争夺配偶而发生争斗
③青蛙体色与土壤的颜色接近
④猪笼草会捕食昆虫
⑤雄企鹅聚集在一起孵卵
⑥蛔虫生活在人体内
适应现象______;种内互助______;捕食关系______;种内斗争______;种间互助______;寄生关系______。
8.
原阳大米晶莹透亮,软筋香甜,香味纯正,蛋白质、淀粉以及铜、铁等微量元素含量较高,素有“中国第一米”之称,如图是当地的某稻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所示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_。
(2)该食物网中共包含_____条食物链。
其中最短的一条是_____。
(3)该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获得能量最少的是_____。
(4)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和散失的过程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就是沿着_______和_______流动的。
(5)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污染,一段时间后,该有毒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
9.
下图是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包括______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___。
(2)图中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鹰和蛇是__________关系。
(3)食物网中的生物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__________。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能力。
10.
如图是某同学在“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时拍摄的几张生物照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还要用___________方法进行统计。
(2)校园占地100亩,在调查时,该同学选取操场东边的绿地为调查对象,则该绿地在调查中被称为___________。
(3)根据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判断:该同学是在什么样的地域环境中开展调查的(如海洋、淡水水域、陆地等)?___________。
(4)该同学将其拍摄到的生物进行归类,他将1、4归为一类,将3、5归为一类,将2归为另一类,则他的归类依据
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