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陕西师大附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度陕西师大附中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
A.解剖.(pāo)窒.息(zhì) 百舸.争流(gě) 短小精悍.(hàn) B.创.伤(chuānɡ) 凄.清(qī) 咄.咄逼人(duō) 嘉言懿.行(yì)
C.笙.箫(shēn) 驾驭.(yù) 涕泗.横流(sì) 提要勾玄.(xuán)
D.漂泊.(bó) 凌侮.(rǔ) 娓.娓动听(wěi) 衣衫褴.褛(lán)
2.下列各项中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A.踌躇租赁明辨是非绿草如茵
B.凋谢彷徨叱咤风云感人肺腹
C.婆娑胆怯桀骜不训心智健全
D.蹒跚惆怅陨身不恤星辉斑斓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新中国的航天事业已经取得了让全国人民举世瞩目
....的辉煌成就。
B.他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虽然与我近在咫尺,但是开学几个月时间里,我从来没见
到过他的音容笑貌
....。
C.鲁迅先生的文章往往角度十分新颖,见解十分深刻,在同一时代的作品中的确不同
..
凡响
..。
D.周末搬了新家,为了激励自己努力学习,我特意把自己的座右铭贴在了天天面面相
...觑.的写字台上。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许多国外的旅游者到中国来,就是要领会我们这个古老国家的文明、风情的,因为他们到西安,除了浏览城市风貌,还要钻一钻曲折幽深的巷子和青石大砖铺成的路……而我们一些人总认为这些太“土”,登不了大雅之堂。
B.以前,我上课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有时老师讲到哪里我都不知道。
现在懂得了,上课必须认真用耳朵听之外,还要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这样才能学好语文。
C.中国建设部官员指出,房地产领域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问题相当严重,已成为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D.每一位思想家的著作,每一位诗人的诗篇,过一段时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面貌,
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并在读者心中唤起新的共鸣。
5.填在下列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循路东行到一座小桥边,向右折去,是一潭与未名湖相通的水。
真觉得此时应有一只白鹤从水上掠过,好为那“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诗句作出图解。
①水面不大,三面山坡,显得池水很深
②潭水碧波荡漾,三面的山影倒映在细碎的波纹中
③山坡上树木茂密,水边石草杂置
④杂草和石头遍布于潭边,山坡上蓊蓊郁郁的
⑤月光从树中照进幽塘,水中反射出冷冷的光
⑥透过树的缝隙,月光零落地洒在碧水上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
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廷掾常岁赋敛百姓,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
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闲居斋戒;为治斋宫河上,张缇绛帷,女居其中。
为具牛酒饭食,(行)十余日。
共粉饰之,如嫁女床席,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以故城中益空无人,又困贫,所以来久远矣。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
”皆曰:“诺。
”
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从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缯单衣,立大巫后。
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
凡投三弟子。
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烦三老为入白之。
”复投三老河中。
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之。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
”须臾,豹曰:“廷掾起矣。
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邺吏
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
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不欲也。
豹曰:“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
十二渠经绝驰道,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相比近,不可。
欲合渠水,且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
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
长吏终听置之。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几可谓非贤大夫哉!
(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3分)
A.为具.牛酒饭食具:备办
B.以故城中益.空无人更,更加
C.幸.来告语之幸:幸亏
D.皆衣.缯单衣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②比诸侯之.列
B. ①以.故多持女远逃亡②常以.身翼蔽沛公。
C.①且.留待之须臾②若属皆且.为所虏。
D.①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②常为.晋君赐矣
8.以下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门豹初到邺城,从长老哪里了解到当地给河伯娶亲的事:即,祝巫看到长得漂亮的贫苦人家的女子,就说此女子应该嫁给河伯为妻,便立即给被选定的女子打扮好,投到河中。
B.西门豹为了改变这个恶俗,采用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办法,借口给河伯选定的妻子不好看。
把祝巫投入河中让她给河伯禀告,并接着将祝巫的三个弟子、三老及廷掾都投入河中,邺城的官员百姓,再没有人敢提起给河伯娶亲的事情了。
C.西门豹到邺城后,开始兴修水利。
老百姓有怨言,他也无所畏惧,并认为修水利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
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
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D.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在叙事上,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
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
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9.翻译(2小题,计6分)
①状河伯留客之久,若皆罢去归矣。
②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
三、句子默写
10.根据前后文在横线上写出准确的诗句。
①鹰击长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沁园春·长沙》)
②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____。
(《雨巷》)
③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荆轲刺秦王》)
④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⑤____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记念刘和珍君》)
⑥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
(《再别康桥》)
四、现代文阅读
母亲不是圣人
张萍
前年,母亲生日那天,我买了一件衣服,又封了一个50元的红包,骑自行车回去送给母亲。
她连看都不看,就把红包放进口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我蹬自行车出了一身汗,又累又渴,还得自己倒茶喝。
正在这时,外面有小轿车的声音,那是大姐回来了。
母亲好像听到命令一样,立刻迎出门。
大姐一下车,母亲满脸笑容地请她进屋,问累不累。
大姐说:“妈,我不累。
”大姐坐小车回来,怎么会累呢?真正累的是我,母亲却没问我。
大姐也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又漂亮,又贵重。
我在商场见过,最少要1000元,比我送给母亲的那件贵10倍。
大姐也给了母亲一个红包,比我的大得多。
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再把那个大红包放在衣服上,让众人欣赏,又亲手给大姐倒了一杯茶。
母亲对大姐的亲热举动,刺痛了我的心。
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第二年,母亲生日时,我不再回去,只托哥带了一点礼物给母亲。
明天又是母亲的生日,我依旧买了一点礼物,托哥哥带回去。
哥哥却说:“去年,你没回去,已经有些不好。
明天,你再不回去,大家还以为你对妈有意见呢。
”
我说:“我就是对妈有意见,她对大姐好,对我不好。
大姐钱多,能讨妈欢心;我钱少,讨妈嫌。
”
哥说:“不会吧,妈不是那种人。
”
我委屈地说:“你没尝过那种滋味,当然不会知道。
大姐回去,妈每次都到门外迎接;我回去,妈几时出门看过一眼?我穷,没法跟大姐比,但还有一点自尊心。
你不帮我带东西给妈,我另找人带。
”
高一年级语文共10页(第2页)
我一气之下,把东西拿回家。
刚回到家,哥哥就追来了。
他买了很多东西送给我,比我买给母亲的还多。
我说:“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哥不说话,放下东西,转身就走。
我送哥出门,一直送到楼下的马路边,哥说:“以前,我来这里,你最多送我到门口;这回破例送到马路边,是不是因为我买的东西多?”
我生气地说:“你把我当成什么人了?”
哥说:“我把你当成平凡人。
平凡人都会受到名利的影响,抽到大奖会高兴,丢失钱财会伤心。
这次,我送给你的东西多,你就陪我多走几步路,这很正常。
平凡的母亲也会受名利影响,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多,她就会亲热一点;哪个女儿给的东西少,她就没那么亲热。
我知道,你希望妈对你和大姐一样亲热,但是,只有不受名利影响的圣人才能做得到。
那种道德高深的圣人,听说500年才出一个。
我们的妈不是圣人,但确实是个好母亲,你买的衣服,她一直穿在身上,袖口磨破了都舍不得丢。
妈并没有嫌弃你。
”我的泪水无声地流出来,哽咽着说:“别说了,我明天回去看妈。
”
母亲依然对大姐很亲热,对我没有那么亲热。
但我不再怪怨她。
因为我知道母亲不是圣人,大家都不是圣人。
11.作者从哪些方面比较了母亲对“我”与对大姐不同的态度?
12.母亲对两个女儿态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13.“我”为什么知道“母亲不是圣人”?
1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1)她连看都不看……把衣服放在桌上,不冷不热地说:“坐吧。
”
(2)母亲双手捧起大姐送的衣服,小心翼翼地摆在桌上最显眼的位置……
15.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义与作用:
(1)我一头扎进厨房里,拼命地干活,油烟呛得我流下泪来。
(2)哥说:“我把你当成平凡人……”
16.你是否同意“我”哥哥的观点呢?说说你的理由。
五、古代诗歌阅读
1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本诗作者着意写下一个“断”字,它有哪些含义?(3分)
(2)一般人是“近乡情更切,急欲问来人”,但本诗的后两句却不同,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复杂心理?(3分)
六、语言表达
18.补写诗歌,使语意完整。
(4分)
你走了,没有留下地址,只留下一串笑容在夕阳里;
你走了,没有和谁说起,;
你走了,没有说去哪里,只留下一串影子在小河里;
你走了,,双眼动荡在露珠里,影子摇晃在河水里。
哪里都有夕阳,哪里都有露水,哪里都有小河。
你走了,留下整个的你!
19.按要求,补足下列对联(6分)
(1)下面是一副献给老师的对联,请对出下联。
(3分)
三尺讲台迎冬夏
(2)请用文学名著中的内容对出下联(3分)
足智多谋,孔明巧借箭
七、话题作文
2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青春无悔”是人生目标之一,但在“青春”过后,能真正做到“无悔”是很难的。
可以说,在青春的路上,没有对“有悔”的反思就不会有“无悔”的追求和动力。
请以“有悔”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要求自拟题目,写事要有点波澜,不得套作,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等。
参考答案
1.B
【解析】A. 解剖.(pāo)——(pōu) C. 笙.箫(shēn)——(shēng)D.凌侮.(rǔ)——(wǔ)2.A
【解析】B. 感人肺腹——腑C. 桀骜不训——驯D.陨身不恤——殒
3.C
【解析】A.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
本选项中与“全国人民”重复且矛盾。
B. 音容笑貌——说话的声音,谈笑的神态。
常用作怀念之词。
选项句中并没有表现怀念之意。
D.面面相觑——觑:看。
你看我,我看你,不知道如何是好。
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
4.D
【解析】A.搭配不当。
“领会……文明、风情……”应改为“领略”B、语序不当。
“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大胆质疑”应调整为“积极思考、大胆质疑、踊跃发言”。
另外“认真用耳朵听”改为“用耳朵认真听”或者将“用耳朵”删掉。
C. “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视。
”有歧义。
5.A
【解析】“水很深”与后面的“幽塘”照应,所以选①。
③句句首的“山坡”紧承①的后面,衔接自然,故选③。
第⑤句的“幽塘”“冷冷的光”与后面诗句的意境相吻合,所以选⑤。
)
6.C
7.D
8.D
9.①看情景河神留客太久了,你们都离开这里回家吧。
②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
【解析】
6.幸:期望,希冀。
7.A.①代词,他;②结构助词,的B.①介词,因为;②用 C.①暂且;②将要
D.①②均为动词,可以翻译为:给
8.A项:从文中可知:并不是立即打扮投入河中,而是洗沐之”往下,“为治新缯绮
縠衣”“为治斋宫河上”“为具牛酒饭食”“共粉饰之”等这一系列的叙述描写。
染为河伯娶妇的隆重气氛,因而也就更深刻的揭露了三老、廷掾和巫祝等故弄玄虚、愚弄民众的狡诈
嘴脸。
B项:从文中可知,西门豹并没有把廷掾投入河中,而是借口等待的时间太长了。
顺势结束了这一场闹剧。
C项:“然而,兴修水渠的事情因为阻碍了御道而被迫改变。
体现了西门豹审时度势,知错能改的优良品质。
”这个表述不准确,阻碍御道是汉代以后的事情。
而且当地百姓非常拥戴西门豹,当地官吏听从了百姓的建议。
原来的渠道也并没有改变。
D项:本篇在写作上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
这是一篇历史散文,但带有很强的故事性。
在叙事上,不是采取第三人称作客观地叙述,而是通过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人物对话逐步展开的。
如第一大段用西门豹和父老的对话,揭开了为河伯娶妇的内幕。
第二大段用西门豹和女巫、三老、廷掾之间的矛盾冲突,表现西门豹的斗争精神和斗争策略。
这样就使文章生动具体,避免了平铺直叙。
其次,注意从神态、语气上加强人物形象的刻划。
如写西门豹故作虔诚,“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写廷掾、豪绅的狼狈相,则用“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也注意选择具有性格化的语言来刻划人物。
写西门豹为惩治女巫、三老,则说“巫妪何久也?”,“弟子何久也?”就把故作焦急的神情写出来了。
写巫妪的横行霸道,作威作福,则说“是当为河伯妇”,真是说一不二。
9.略
参考译文
【原文】魏文侯时,西门豹为邺令。
豹往到邺,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①。
长老曰:“苦为诃伯娶妇②,以故贫。
”豹问其故,对曰:“邺三老③、廷掾常岁赋敛百姓④,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享其余钱持归⑤。
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⑥,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⑦。
洗沐之,为治新缯绮縠衣⑧,闲居斋戒⑨;为治斋宫河上⑩,张缇绛帷(11),女居其中。
为具牛酒饭食(12),(行)十余日(13)。
共粉饰之(14),如嫁女床席(15),令女居其上,浮之河中。
始浮,行数十里乃没。
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河伯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以故城中益空无人(16),又困贫(17),所以来久远矣。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18),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19)。
”西门豹曰:“至为河伯娶妇时,愿三老、巫祝、父老送女河上,幸来告语之(20),吾亦往送女。
”皆曰:“诺。
”
【注解】①所疾苦:所痛苦的事。
②河伯:河神。
③三老:古代掌教化的乡官。
④常岁:每年。
赋敛:定额收费。
⑤祝巫:古代以祭祀神鬼,消解灾祸为职业的人。
祝,庙祝;巫,女巫。
⑥行视:巡视。
小家女:贫苦人家的女儿。
⑦娉取:下娉娶走。
娉,
通“聘”,定婚;取同“娶”。
⑧缯(zēng,增):丝织品的总称。
绮:有花纹的丝织品。
縠(hú,胡):有绉纹的纱。
⑨闲居:单独居住。
斋戒:祭祀前,沐浴更衣,素食,以示诚敬,称为“斋戒”。
⑩治:建造。
(11)斋宫:斋戒的住屋。
张挂缇(t í,题):橘红色的丝织品。
又《正义》引顾野王云,“厚缯也”。
绛:深红色。
帷,帐子。
(12)具:备办。
(13)行:经过。
(14)粉饰:装饰,打扮。
(15)床席:床帐枕席之类。
(16)益:更,更加。
(17)又:更加。
(18)即:假使。
(19)溺其人民:要淹死那些不肯为河伯娶妇的老百姓。
(20)幸:希望。
【翻译】魏文侯的时候,西门豹做邺县令。
西门豹到了邺县,召集年高而有名望的人,询问民间感痛苦的事情。
那些人回答说:“苦于给河神娶媳妇,因为这个缘故弄得贫困。
”西门豹问其原因,回答说:“邺地的三老、廷掾常年向百姓征收赋税,收取他们的钱达数百万之多,用其中的二三十万为河神娶媳妇,再同庙祝、巫婆一同瓜分其余的钱,拿回家去。
那期间,巫婆四处巡视,见到贫苦人家的女儿中长得漂亮的,就说这应该做河神的媳妇,当即下聘礼娶走。
为她洗澡沐浴,给她缝制新的绸绢衣服,独住下来,静心养性,替她在河边盖起斋居的房子,挂上大红厚绢的帐子,让女孩住在里面。
又给她宰牛造酒准备饭食,折腾十几天。
到时,大家一同来装点乘浮之具,像出嫁女儿的床帐枕席一样,让这女孩坐在上面,放到河中漂行。
起初漂在水面,漂流几十里就沉没了。
那些有漂亮女子的人家,害怕大巫婆替河神娶他们的女儿,因此大多带着女儿远远的逃离了。
所以城里越来越空虚,人越来越少,更加贫困了,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民间俗话说:‘假如不给河神娶媳妇,河水冲来淹没田产,淹死那些老百姓。
’”西门豹说:“等到为河神娶媳妇时,请三老、巫婆、父老们到河边去送新娘,也希望来告诉我,我也要去送新娘。
”大家说:“是。
”
【原文】至其时,西门豹往会之河上。
三老、官属、豪长者、里父老皆会①,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②。
其巫,老女子也,已年七十。
从弟子女十人所③,皆衣缯单衣④,立大巫后。
西门豹曰:“呼河伯妇来,视其好丑。
”即将女出帷中,来至前。
豹视之,顾谓三老、巫祝、父老曰:“是女子不好⑤,烦大巫妪为入报河伯⑥,得更求好女,后日送之。
”即使吏卒共抱大巫妪投之河中。
有顷,曰:“巫妪何久也?弟子趣之⑦!”复以弟子一人投河中。
有顷,曰:“弟子何久也?复使一人趣之!”复投一弟子河中。
凡投三弟子⑧。
西门豹曰:“巫妪弟子是女子也,不能白事⑨,烦三老为入白之。
”复投三老河中。
西门豹簪笔磬折⑩,向河立待良久。
长老、吏傍观者皆惊恐。
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欲复使廷掾与豪长者一人入趣
之。
皆叩头,叩头且破,额血流地,色如死灰。
西门豹曰:“诺,且留待之须臾(11)。
”须臾,豹曰:“廷掾起矣。
状河伯留客之久(12),若皆罢去归矣(13)。
”邺吏民大惊恐,从是以后,不敢复言为河伯娶妇。
【注解】①官属:指廷掾。
豪长者:豪绅,当地有势力的人。
里父老:被选中女子的同里父老们。
②以:与,及。
③从弟子女十人所:随从的女弟子约有十来个。
所,许。
④衣:穿(衣服)。
缯单衣:绢制的单衣。
⑤是:此、这。
⑥妪:年老的女人。
⑦趣:通“促”。
催促。
⑧凡:总共。
⑨不能白事:不会把事情传达清楚。
⑩簪笔磬折:帽子上插着类似毛笔的簪子,像石磬那样弯着腰,做出毕敬的样子。
(11)且:姑且。
须臾:片刻、一会儿。
(12)状:推测之辞,犹今语“看情况”、“看样子”。
(13)若:汝,你,你们。
【翻译】到了那一天,西门豹到河边同大家相会。
三老、官吏、豪绅以及乡间的父老们都到了,连同观看的百姓共二三千人。
那个大巫婆是个老太婆,年纪已有七十岁。
随从的女弟子十几个,都穿着绸子单衣,站在大巫婆后面。
西门豹说:“叫河神的媳妇过来,看看她美不美。
”巫婆们就将新娘从帐子里扶出,来到西门豹面前。
西门豹看了看,回头对三老、庙祝、巫婆及父老们说:“这个女孩不美,烦劳大巫婆到河中报告河神,需要调换一个漂亮女孩,后天送她来。
”就让士兵一齐抱起大巫婆投进河里。
过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大巫婆怎么一去这么久,还不回来呢?徒弟去催促她一下。
”又把一个徒弟投进河中。
过了一会儿,又说:“徒弟怎么一去这么久不回来呢?再派一个人去催促她们!”又把一个徒弟投进河里。
总共投进河里三个徒弟。
西门豹说:“巫婆、徒弟是女人,不会禀告事由,烦劳三老替我进去禀告河神。
”又把三老投进河里。
西门豹头上插着笔,弯着腰,面对河水站着等了很长时间。
长者、官吏和旁观者都非常害怕。
西门豹回头说:“巫婆、三老不回来,怎么办?”想再派廷掾和一个豪绅进去催促他们。
廷掾和豪绅都跪在地上磕头,把头都磕破了,血流在地上,脸色如死灰一样。
西门豹说:“好吧,暂且等待一会儿。
”待了一会儿,西门豹说:“廷掾起来吧。
看情景河神留客太久了,你们都离开这里回家吧。
”邺县的官吏、百姓都很害怕,从此以后,不敢再说替河神娶媳妇了。
【原文】西门豹即发民凿十二渠①,引河水灌民田,田皆溉②。
当其时,民治渠少烦苦③,不欲也。
豹曰:“民可以乐成④,不可与虑始⑤。
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⑥,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⑦。
”至今皆得水利,民人以给足富⑧。
十二渠经绝驰道⑨,到汉之立,而长吏以为十二渠桥绝驰道⑩,相比近(11),不可。
欲合渠水,且
至驰道合三渠为一桥。
邺民人父老不肯听长吏,以为西门君所为也,贤君之法式不可更也(12)。
长吏终听置之(13)。
故西门豹为邺令,名闻天下,泽流后世,无绝已时(14),几可谓非贤大夫哉!(15)
【注解】①发民:征集百姓。
②溉:灌溉。
③少:稍微。
④以:与。
乐成:乐于成功,共享成果。
⑤虑始:筹划商量新事物的开创。
⑥患苦:厌恶、憎恨。
⑦期:希望。
⑧给足:供给丰足。
⑨经绝:横断,截断。
⑩长吏:指县里主要官吏。
(11)比近:靠近,挨近。
(12)法式:法度,规范。
更:变革,改动。
(13)置:搁置,放弃。
(14)无绝已时:没有断绝终了的时候。
已,完了。
(15)几:通“岂”,难道。
【翻译】西门豹就征发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引漳河水浇灌农田,农田都得到灌溉。
在开凿河渠时,老百姓开渠多少是有些劳苦的,不很愿意干。
西门豹说:“百姓可以同他们安享其成,却不可以同他们谋划事业的开创。
现在父老子弟虽然以为我给他们带来辛苦,但是百年以后,希望让父老子弟们再想想我所说的话。
”直到现在,那里都得到河水的利益,百姓因此富裕起来。
十二条河渠横穿御道,到汉朝建立时,地方官吏认为十二条河渠上的桥梁截断了御道,彼此相距又很近,不行。
想要合并渠水,并且把流经御道的那段,三条渠水合为一条,只架一桥。
邺地的百姓不肯听从地方官吏的意见,认为那些渠道是经西门先生规划开凿的,贤良长官的法度规范是不能更改的。
地方长官终于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放弃了并渠计划。
所以西门豹做邺县令,名闻天下,恩德流传后世,难道能说他不是贤大夫吗?
10.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是夕阳中的新娘在我的心头荡漾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考查分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
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
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句子默写。
写错字、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此题默写时需注意以下字词书写:①浅、竞②颓圮、篱、尽③还④惨淡、淋漓⑤爆发⑥荡漾。
11.从对礼物的态度、对人是否迎送、是否倒茶三个方面进行比较。
12.因为两个女儿送来的生日礼物不一样;母亲也是一个平凡的人,有着平凡人的弱点。
13.通过哥哥从实践上和理论上验证和分析,“我”知道了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母亲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