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血糖水平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患者血糖水平与梗死体积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
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方法: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6例,入院后每1次/2h
测量空腹血糖,3次测量值平均后作为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同时入院后
24h内给予患者行颅脑MRI检查,计算脑梗死面积(cm2)。
依据MRI检查结果将
患者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
依据患者平均血糖值分为正常血糖组
与高血糖组。
分析不同卒中患者血糖值以及脑梗死面积差别。
Spearson相关性分
析显示入院后血糖值与脑梗死面积相关性。
结果:入院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
脑梗死面积为[(12.48±3.74)cm2比(24.91±4.69)cm2,t=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大、中、小梗死组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23.94±3.69)mmol/L
比(17.31±4.85)mmol/L比(7.56±2.85)mmol/L,F=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6h空腹平均血糖值与脑梗死体积呈直线相关(r=0.859,P<0.05)。
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
【关键词】空腹血糖;脑梗死;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132-0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最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造成我国中老年人肢体
功能障碍,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患者常伴有不
同程度的高血糖状态。
有研究表明[1,2]卒中后高血糖状态与脑血管病病情预后
存在一定相关性。
为进一步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6小时内血糖状态与脑
梗死面积相关性,课题试展开初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86例,男,39例,女47例,年龄(65.92±5.25)岁。
脑梗死诊断符合199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3],入住患者均经过颅脑MRI与CT检查证实。
排除标准:⑴排除小脑梗死以及脑干、丘脑部位梗死患者;⑵混合型卒中患者;⑶排除糖尿病患者。
1.2 研究方法
入组患者入院后每1次/2h测量空腹血糖,3次测量值平均后作为入院后6h
平均空腹血糖值(mmol/L),同时入院后24h内给予患者行颅脑MRI检查,计算脑梗死面积(cm2)。
依据MRI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大梗死组、中梗死组、小梗死组。
依据患者平均血糖值分为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
分析不同卒中患者血糖值
以及脑梗死面积差别。
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血糖值与脑梗死面积相关性。
血糖监测标准:参照200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制定的糖尿病诊断与治疗指南,以空腹血糖≥7.8mmol/L 定义为高血糖。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
脑梗死面积测量:以颅脑MRI扫描结果发现病灶最大层面,面积等于横径与
纵径的乘积,以cm2表示。
采用西门子3.0T高场强磁共振扫描。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
2组比较采用t
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糖水平与梗死面积比较
入院后正常血糖组与高血糖组脑梗死面积为[(12.48±3.74)cm2比
(24.91±4.69)cm2,t=3.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大、中、小梗死组
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23.94±3.69)mmol/L比(17.31±4.85)mmol/L比
(7.56±2.85)mmol/L,F=3.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son相关性
分析显示入院后6h空腹平均血糖值与脑梗死面积呈直线相关(r=0.859,P<
0.05)。
见图1,2。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机体常伴有多种炎性应激反应。
其中,卒中后血
糖升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
既往研究显示[4,5]卒中后高血糖与卒中病
情预后关系密切。
卒中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可能是卒中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对于卒中后高血糖状态的临床意义,认识尚不清楚。
有研究[6,7]曾对卒中
后高血糖患者给予持续的胰岛素控制,以期发现降低血糖水平可能对于急性卒中
病情控制产生良好收益,但研究结果未达预期。
为进一步探明卒中后血糖水平与
卒中病情关系,课题试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FBG)水平与脑梗死体积的相关性。
课题研究发现入院后高血糖组脑梗死面积较正常血糖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0.05)。
大、中、小不同程度脑梗死组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糖值
呈明显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后
6h空腹平均血糖值与脑梗死体积呈直线相关(r=0.859,P<0.05)。
分析课题结
果原因可能与卒中后,病灶脑组织充血、水肿、坏死刺激机体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导致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兴奋,体内升胰岛素血糖水平相关激素释放增加有
关[8-10]。
课题研究结果有助于在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后依据血糖水平对于病
灶范围及病情预后预测分析。
急性缺血性脑梗死发病后持续的高血糖状态是否与
病情预后不良存在一定关系,有待于课题进一步研究[11-13]。
综上所述,课题研究结果表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6h平均空腹血
糖水平与脑梗死面积关系密切。
血糖水平的变化是判断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预后的
指标之一。
【参考文献】
[1]刘丽丽,许强,邱峰.高血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溶栓后梗死体积与院内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10):742-745.
[2]李育英.血糖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09,
38(5):72-75.
[3]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张丽,林岩,耿介立等.卒中后首次随机血糖水平与卒中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09,17(4): 279-281.
[5]赵敏.氧化应激在糖尿病增加缺血性卒中风险中的意义[J].中国卒中杂志,2011,6(7):573-575.
[6]王倩,熊旭东,沈晓红.应激性高血糖与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J].中
国临床医学,2014,21(2):154-156.
[7]潘晓帆,徐运.氧化应激与缺血性脑卒中[J].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0,
18(3): 231-234.
[8]潘长玉.高血糖与卒中预后的关系[J].中国卒中杂志,2009,4(2):118-121.
[9]崔桂萍,刘萍.脑卒中患者血清PARK7水平变化[J].山东医药,2013,
53(24):12-15.
[10]唐敬敬,杨万勇,徐安定等.控制高血糖防治卒中的临床研究[J].中国卒中杂志,2010,5(4):315-318.
[11]刘日霞,张茁.急性脑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持续高血糖对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12(12):1101-1103.
[12]刘丽丽,许强,邱峰.高血糖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老年患者溶栓后梗死体积与院内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4,13(10): 742-745.
[13]尹义军,王宏良,左芳.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动态观察[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6):664-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