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的观察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效果的观察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30T10:12:07.31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4期供稿作者:丁垠竹耿丹袁周燕陈瑶李建蓉刘亚仙[导读] 医生通过按摩反复进行揉按的手法治疗可缓解患者肩关节肌肉紧张,加强患者局部血液循环。
丁垠竹耿丹袁周燕陈瑶李建蓉刘亚仙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650031
【摘要】目的对目前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和分析。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 年7 月-2012年7 月收治的100 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0 例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对照组给予肩部超短波进行治疗。
一个疗程为15 天,疗程结束后观察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具有安全、有效、快捷等特点,适合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手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肩周炎是肩部逐渐产生疼痛,夜间为甚,逐渐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而且日益加重,致一定某种程度后逐渐缓解,直至最后完全复原为主要表现的肩关节囊及其周围韧带、肌腱和滑囊的慢性特异性炎症。
其临床症状主要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等。
现将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肩周炎患者,年龄在35~66 岁,平均年龄在55 岁,男性59 例,女性41 例。
选取标准:⑴患者平均病程在9个月;⑵患者肩部疼痛、肩关节僵硬或活动障碍;⑶患者肩关节外展、外旋、后伸明显障碍;⑷患者肩关节经过X 射线进行检查,无特殊病理现象,并可见局部骨质疏松、冈上肌钙化、大结节密度增高;⑸自愿接受手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
1.2 方法
将100 例肩周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的方式,对照组采用超短波治疗的方式。
⑴观察组采用手法进行治疗,手法治疗主要有三种方法,分别是指压松肩穴、理筋手法和点___________穴治疗。
a. 采用指压松肩穴。
选取穴位的方法是建议患者选择双肩下垂的坐姿,并以肩胛骨喙突顶点为中心划出一条水平线,并通过喙突顶点垂线相较,形成一个十字交点,并向下方延伸2cm,寻找此穴。
医生用双手掌按揉患者肩关节周围5-10 分钟,以放松肩关节。
b. 采用理筋手法。
医生用双侧拇指对患者的肩部和肌肉群进行按揉,寻找痛点部位,重点按揉,拨、理,并对患者的肩贞、肩井、天宗、秉风、缺盆和风池等穴位进行按揉。
c. 采用点穴治疗。
医生对患者的肩髃、肩外俞、巨骨、臑俞、曲池、天宗、肩三针等穴位采取点揉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每个穴位按摩30s。
⑵观察组采用红外线超短波治疗肩周炎,采用红外线超短波治疗灯治疗肩周炎,额定功率为600 瓦,额定电压为220v。
将红外线超短波对准患者肩膀患处,离患者30~50cm 处,打开红外线超短波治疗灯,温度以患者舒适为准,并适当的调低温度,防止患者局部性烫伤,每天治疗一次,每次进行治疗20min[3]。
两组患者治疗周期以15 天为一个疗程,并在治疗期间,嘱咐患者早晚各做一次功能锻炼。
①爬墙,患者将患肢沿着墙壁慢慢向上攀爬,而后又将手放下,再次;②拉滑轮,患者拉住滑轮的两处绳头进行拉绳动作;③棍棒操,患者两手握住棍棒向上举,而后两手握住棍棒做外展运动,再左右来回运动[2];④弯腰划圈,患者双足分开与肩同宽的站立,并向下弯腰,身体做顺时针和逆时针两方向进行划圈,速度均匀。
1.3 疗效判定
⑴临床治愈:患者肩部疼痛完全消失,且各关节活动范围也接近正常值;
⑵临床显效:患者肩部疼痛显著消失,且各关节活动范围增大;
⑶临床有效:患者肩部疼痛以及压痛均有减轻的状况;
⑷临床无效:患者肩部疼痛无改善,且有病情加重的情况[4]。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上述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 和t 值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具有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2 结果
经过两组患者15 天一个疗程的治疗,观察组50 例患者临床痊愈 30 例,临床显效10 例,临床有效7 例,临床无效3 例,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50 例患者临床痊愈25 例,临床显效7 例,临床有效5 例,无效13 例,总有效率为74%。
详情见表一。
两组患者临床痊愈、临床显效、临床有效、临床无效患者比例和总有效率有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肩周炎也称为肩关节周围炎,也就是俗称的“五十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⑴发病缓慢,多数是由于外伤、长期从事肩部劳动或受风着凉所引起的;⑵其病程较长,一般患者会疼痛数月,前期为轻度肩痛,之后肩关节周围疼痛逐渐加重,一般是肩膀外侧产生疼痛感,并且有向颈部、前臂和双手放射的趋势,但在初期无运动障碍;在后期,患者患处稍一碰触就会疼痛难忍、且夜不能寐,或是睡着后在半夜由于患处的疼痛而被疼醒,且不敢侧卧,因侧卧而导致患处更加疼痛,甚至在生活自理上也有着严重的困难,继而伴随运动功能障碍;⑶患者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背阔肌和大小圆肌有着痉挛的现象,且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为明显。
本文100 例患者中,初期肩周炎患者有78 例,后期肩周炎患者有22 例[5]~[6]。
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方式,是以舒筋活血,剥离粘连,通络止痛,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为主。
医生通过按摩反复进行揉按的手法治疗可缓解患者肩关节肌肉紧张,加强患者局部血液循环,使患者患处局部组织温度升高,并在适当的刺激下,提高患者局部组织的痛阈,并达到最大限度的刺激。
综上所述,采用手法治疗肩周炎,患者恢复效果显著,且安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治疗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和涯.综合治疗肩周炎67 例[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1(09)
[2]姜春岩.肩关节损伤的诊治与思考[J]. 中国骨伤. 2009(09)
[3]何立萍.综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分析[J]. 新疆医学. 2009(04)
[4]漆晓波.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肩周炎70 例[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04)
[5]吴性海,何敏.综合方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11)
[6 垠]章紫阳.推拿治疗肩周炎60 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1(21)
作者简介:丁垠竹出生年月- 1990;1 性别:女籍贯:云南省昆明市职称:护士研究方向:内科护理邮编65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