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辽阳县首山镇第二初级中学2016-2017学年八年级10月
月考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21小题)
1.甲、乙两杯正在熔化的冰,甲放在阳光下,乙杯放在背阴处,两杯中水的温度()A.相等B.甲高于乙
C.甲低乙D.不能判定
2.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
A.人呼出的水蒸气
B.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细小水珠
D.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
3.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周围空气是0℃),过了一段时间()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
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4.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效果()
A.水好
B.冰好
C.一样好
5.在炎热的夏天,放在碗中的冰棒慢慢熔化,在熔化过程中冰棒的温度()A.降低B.不变
C.升高D.先降低后升高
6.在25℃的房间里,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A.下降B.上升
C.先下降后上升D.先上升后下降
7.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将()
A.保持不变B.温度降低
C.温度上升D.上述三种情况都可能
8.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A.一定降低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9.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
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不变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霜在形成的过程中要吸热
B.冰必须先熔化成水,才能变成水蒸气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要放热
D.樟脑丸在变小的过程中要吸热
11.海波的熔点为48℃,那么48℃的海波处于()
A.固态B.液态
C.固液共存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12.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吸热的是()
A.熔化、汽化、升华B.熔化、液化、凝华
C.汽化、液化、升华D.凝固、液化、凝华
13.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发生了()
A.凝固B.升华
C.凝华D.先升华后凝华
14.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响声并看到“白气”,这现象()A.液化B.汽化
C.先熔化后汽化D.先汽化后液化
15.体温计的测量精度可达到0.1℃,这是因为()
A.体温计的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的容积大得多
B.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只有35℃到42℃
C.体温计的玻璃泡附近有一段弯曲的细管
D.体温计比较短
16.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和38.5℃B.37.5℃和38℃
C.38℃和38℃D.38℃和38.5℃
17.要给体温计消毒,应采用下面的哪种方法()
A.用自来水冲洗B.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C.在沸水中煮,高温消毒D.用蘸了酒精的棉球擦洗
18.如图,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试管中的水()
A.不能达到沸点,因此不能沸腾B.能达到沸点,也能够沸腾
C.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D.以上几种说法都不对
19.某同学四次测量一物体的长分别是9.2cm,9.8cm,9.3cm,9.3cm,则物体的长度应该为()
A.9.3 cm B.9.4 cm
C.9.2 cm D.9.23 cm
20.为了使测量更准确,在实验中应该()
A.尽量使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
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可以修改数据
C.记录数据和计算时小数点后保留的位数越多越好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
21.实验室中的量筒通常做的细而高主要是因为()
A.美观好看B.便于操作,使用方便
C.为了提高稳定度D.为了提高精确程度
二、填空题(共13小题)
22.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
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3.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24.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示数是______。

25.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
___________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26.晶体在熔化过程___热,温度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其中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状态。

27.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28.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汽化要________热。

29.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0.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
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31.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

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
_______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32.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其示数将________. ( “升高”、“降低”或“不变”)
3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块-10℃的冰______(会,不会)立即熔化;把0℃的冰放在0 ℃的水里,冰_________(会,不会)熔化。

34.如图1所示,用AB两把尺测同一物体的长,则A尺测得物体的长为 cm,B尺测得物体长为 cm。

三、简答题(共2小题)
35.冬天对手哈气,可使手瞬间变暖,为什么?而对手持续吹气,会使手感到凉,又是为什么?
36.设计一个实验验证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有关。

四、实验题(共3小题)
37.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________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________(可以,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__________,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38.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若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________________,到水面破裂开来。

某同学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可见水的沸点是_______℃。

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___(“升高”、“降低”、“不变”)
39.在“探究固体熔化的实验”中,(1)把装着海波的试管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而不是直接用火加热试管,是为了使海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是一位同学探究某固体熔化,测量的数据和观察的现象,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熔化用了_________分钟。

(3)在方格纸上画出熔化的图象。

五、解答题(共2小题)
40.设计利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量一元硬币的直径(画图说明即可)
41.橡皮是学生的学习用具之一。

若要测出它的体积有如下方法:
方法一:用刻度尺测量
(1)使用刻度尺之前应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橡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橡皮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
方法二:用量筒、水、细线
(1)向量筒中倒入_______________,体积为V1;
(2)把用细线系好的橡皮__________在量筒的水中,体积为V2;
(3)橡皮的体积为V=_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量表示)
答案部分
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概念。

已知甲、乙两杯的冰正在熔化,所以它们的温度都为0℃,即两杯中水的温度相等。

故选A。

答案:A
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液化现象。

冬天在户外的人呼出的“白气”是人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细小水珠。

故选B。

答案:B
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凝固现象。

当把-5℃的冰投入0℃的水中后,热量会从0℃的水传递给-5℃的冰,0℃的水放出热量会凝固成冰块,-5℃的冰温度升高不会超过0℃,所以不会熔化,所以冰的质量会增加。

故选A。

答案:A
4.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现象。

冰是晶体,0℃的冰熔化成0℃的水,还要吸收热量,用数量相同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冰的效果好。

故选B。

答案:B
5.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的熔化。

冰是晶体,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故选B。

答案:B
6.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汽化现象。

将温度计从25℃的酒精中取出,液泡上有酒精,酒精蒸发吸热,温度计的示数先下降,当酒精蒸发完后,温度计示数就上升,上升到和室温相同。

故选C。

答案:C
7.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现象。

把冰水混合物拿进-6℃的冰柜里,冰的质量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不变,为0℃。

故选A。

答案:A
8.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凝固现象。

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下降。

故选D。

答案:D
9.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现象。

松香属于非晶体,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故选B。

答案:B
10.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升华和凝华。

A.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此过程中要放热;故A错误;
B.冰可以直接升华为水蒸气;故B错误;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要吸热;故C错误;
D.樟脑丸在变小属于升华现象,此过程中要吸热;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1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

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点为48℃,固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吸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固态;海波的凝固点也为48℃,液态的海波在48℃时,如果不能放热,就会保持在48℃的状态,即为液态;如果固态海波在48℃时,继续吸热,就会开始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如果液态的海波在48℃时,继续放热,就会开始凝固,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故选D。

答案:D
1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汽化和升华。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故选A。

答案:A
1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升华现象。

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为钨蒸气,钨蒸气遇到冷的灯泡内壁,在灯的内壁上又凝华,即物态变化过程是先升华后凝华。

故选D。

答案:D
14.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

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水受热会汽化成水蒸气,水蒸气再遇冷而液化成小水滴。

故选D。

答案:D
15.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的原理。

体温计的内径很细,下端的玻璃泡很大,使得有微小的温度变化,管中水银上升的高度会非常明显,可以测量的更为精确。

故选A。

答案:A
16.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

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7.5℃的病人体温时,由于缩口的作用,示数不会下降,所以仍保持38℃;
用示数是38℃的体温计测量体温38.5℃的病人时,水银会从液泡内膨胀上升,使示数增加到38.5℃。

故选D。

答案:D
17.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计的使用。

A.自来水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故A错误;
B.酒精灯的火焰温度超过42℃,体温计会胀破,故B错误;
C.沸水的温度也超过42℃,体温计会胀破,故C错误;
D.酒精棉球既不会胀破温度计,又起到消毒的作用,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18.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沸腾的条件。

在盛水的烧杯里放有一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杯内水沸腾,在继续加热过程中,烧杯内的水温度将不再变化,试管内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试管内的水不能沸腾。

故选C。

答案:C
19.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在四个测量值中,9.8cm与其它测量值差别最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舍去,物体的长度为。

故选A。

答案:A
20.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A.测量物体的长度要尊重客观事实,不一定每一次的测量结果完全一致,故A错误;B.当发现测量数据相差太大时,不能修改数据,如实记录数据,故B错误;
C.长度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多保留就没有意义了,故C错误;
D.按实验要求认真测量,如实记录数据,故D正确。

故选D。

答案:D
21.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量筒的使用。

量筒的示数是均匀的,做得细而高,表示体积的刻度线间隔较大,可以提高精确程度。

故选D。

答案:D
2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度的概念和温度计的原理。

温度是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答案:冷热程度热胀冷缩
2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冬季,房间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
夏季,外界水蒸气温度较高,汽车开空调时玻璃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到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

答案:内外
24.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温度的读数。

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读数是37.6℃。

答案:35--42℃ 0.1℃ 37.6℃
25.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汽化时吸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答案:汽化吸热
26.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

晶体在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升高;图象中曲线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它对应的纵坐标的值80℃,就是晶体的熔点,此时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答案:吸保持不变吸不断升高 80℃ BC 固液共存
27.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凝固、液化、升华、凝华。

卫生球变小,由固态变为气态,属于升华;钢水浇铸成钢球是由液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固;霜是固体,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雾是液态,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的,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雪是固体,是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由气态变为固态,属于凝华;冰消雪融,是固态的冰和雪变为液态的水,属于熔化。

答案:升华凝固凝华液化凝华熔化
28.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答案:蒸发沸腾吸
29.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液化的方式。

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降低温度。

答案:压缩体积降低温度
30.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现象。

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液化,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汽化,从而吸收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答案:液化放出汽化吸收
31.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和汽化现象。

冰棒吃到嘴里,冰吸热熔化,感到凉快.皮肤上擦酒精,酒精蒸发,蒸发吸热,感到凉快,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入几桶水,可以利用水凝固时放热,使窑内温度不致太低,菜不会冻坏。

答案:熔化吸汽化吸放
32.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蒸发。

用扇子扇干燥的温度计的玻璃泡,是不能改变玻璃泡的温度的。

答案:不变
33.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晶体熔化的条件。

-10℃的冰不会立即熔化,只有温度升到0℃并且继续吸热才能开始熔化;把0℃的冰放在0℃的水里,冰不能吸收到热量,所以不能熔化。

答案:不会不会
34.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图中A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在分度值后面加一位估计数字,物体长度为2.70cm;
图中B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0.5cm,末端刻度值为5.7cm,物体长度为5.7cm-3.0cm=2.7cm。

答案:2.70 2.7
35.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汽化和液化。

哈气使手变暖: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手后放热液化;持续吹气手变凉: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

答案:哈气使手变暖:呼出的高温水蒸气遇到冷的手后放热液化;持续吹气手变凉:吹气加快了手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

36.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器材:水、玻璃板、滴管和玻璃棒;
方法:①在两玻璃板上滴质量相同的水滴;
②用玻璃棒把其中的一个水滴表面积扩大;
③把两玻璃板放在相同温度的同一房间内观察水滴的蒸发时间。

答案:器材:水、玻璃板、滴管和玻璃棒;方法:①在两玻璃板上滴质量相同的水滴;②用玻璃棒把其中的一个水滴表面积扩大;③把两玻璃板放在相同温度的同一房间内观察水滴的蒸发时间。

37.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使用。

在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正确的方法是:(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壁(2)要稍候一会儿,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不可以离开液体,视线与温度计垂直;如图甲、乙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8℃和-3℃。

答案:(1)玻璃泡(3)不可以垂直 8℃ -3℃
38.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水的沸腾。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若在烧杯上盖上硬纸片,是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当水沸腾时,看到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从表中可见,水温升高到98℃后就不再上升,说明水沸腾时的温度是98℃,此后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当水沸腾后若用猛火继续加热烧杯中的水,温度计的示数不变。

答案:减少热量散失变大 98 不变
39.考点:物态变化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1)如果直接放在火上加热,会导致海波受热不均,有的地方熔化,有的地方还没有达到熔点.为了使海波均匀受热;
(2)海波在0-6分钟时,固态吸热温度升高,在6-9分钟吸热完成熔化,温度保持不变,在10-12分钟液态的海波吸热温度升高;
(3)用数学的描点法描出图像,如图所示:
答案:(1)受热均匀(2)80℃ 3 (3)如图所示:
40.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长度的测量。

将三角板紧贴直尺,用两个三角板卡住硬币,读出硬币的直径;
答案:将三角板紧贴直尺,用两个三角板卡住硬币,读出硬币的直径;
41.考点:长度测量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体积的测量。

方法一:用刻度尺测量
(1)使用刻度尺之前应注意观察它的0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
(2)再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橡皮的长宽高为abc;
(3)橡皮的体积为V= abc;
方法二:(1)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1;
(2)把用细线系好的橡皮浸没在量筒的水中,体积为V2;
(3)橡皮的体积为V= V2-V1。

答案:方法一:(1)0刻度线量程分度值(2)长宽高为abc (3)V=abc;方法二:(1)适量的水(2)浸没(3)V=V2-V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