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学习]河南专版2018年秋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课题1生活中常见的盐
第1课时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01知识管理
1.氯化钠
化学式:__NaCl__,食盐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__白__色粉末状固体,__易__溶于水。

用途:作调味品、制生理盐水、农业选种、消除公路积雪、工业原料等。

特别提醒:粗盐中由于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

注意:有的盐是有毒的,如工业用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不能食用。

2.碳酸钠
化学式:__Na2CO3__,俗称纯碱、苏打。

物理性质:__白__色粉末状固体,__易__溶于水。

用途: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

3.碳酸氢钠
化学式:__NaHCO3__,俗称小苏打。

物理性质:__白__色晶体,可溶于水。

用途: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医疗上,治疗__胃酸过多症__的一种药剂。

4.碳酸钙
化学式:__CaCO3__,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物理性质:__白__色固体,__难__溶于水。

用途:建筑材料、补钙剂。

02基础题
考点1盐和食盐
1.下列关于盐和食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
A.“请往菜中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
B.盐中都含有金属元素
C.化学上所说的盐指的是一类物质的总称
D.食盐每天摄入量不能太多,否则不利于健康
2.下列有关食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品,需要密封保存
B.医疗上的生理盐水是用氯化钠配制成的
C.食盐可以用作生活中的调味品
D.氯化钠可作融雪剂,消除积雪
考点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
3.下列各组物质中,其成分或主要成分可以用同一化学式表示的是(A)
A.石灰石、大理石 B.纯碱、小苏打
C.生石灰、消石灰 D.干冰、冰
4.(2017·长沙)下列盐的用途中,错误的是(A)
A.用含亚硝酸钠的工业盐制香肠
B.用碳酸钙做补钙剂
C.用氯化钠配制生理盐水
D.用碳酸氢钠做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5.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

a.食盐b.纯碱c.碳酸氢钠d.碳酸钙
(1)可用作调味剂的是__a__(填字母,下同)。

(2)可用作洗涤剂的是__b__。

(3)可用作补钙剂和牙膏填充剂的是__d__。

(4)可用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__c__。

(5)既是钙盐又是碳酸盐的是__d__。

03中档题
6.下列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分类正确的一组是(A)
A.苛性钠——NaOH——碱
B.纯碱——KOH——盐
C.苏打——NaHCO3——酸
D.石灰石——CaO——氧化物
7.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B)
①硝酸铵溶于水制成的冰袋可用于给发烧病人降温
②用小苏打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③厨房洗涤剂有溶解油脂的作用
④用氯化钠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还可以治疗胃酸过多症B.纯碱属于碱类,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品、洗涤剂的生产
C.大理石、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
D.胃酸中含有适量的盐酸,帮助消化,增加食欲
第2课时碳酸盐及碳酸氢盐的性质
01知识管理
1.碳酸钠及碳酸氢钠的酸碱性
pH值:用pH试纸测得碳酸钠溶液的pH__>__7,碳酸氢钠溶液的pH__>__7。

与酸碱指示剂作用: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__蓝__色;向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__蓝__色。

2.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与盐酸反应:都会有__二氧化碳__产生。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溶液__变浑浊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a(OH)2+Na2CO3===CaCO3↓+2NaOH__。

3.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检验原理:Na2CO3、NaHCO3、CaCO3三种盐中都含有CO2-3(或HCO-3),它们都能与__稀盐酸__反应产生__二氧化碳__气体。

因此可用__稀盐酸__和澄清石灰水检验一种物质是否为碳酸盐(或碳酸氢盐)。

检验方法:向待测物质(或其溶液)中滴加__稀盐酸__,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__石灰水变浑浊__,则证明原物质(或其溶液)中含碳酸根离子(或碳酸氢根离子)。

02基础题
考点1碳酸钠、碳酸氢钠、碳酸钙的化学性质
1.用稀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降低毒性。

如用碱性溶液浸泡蔬菜,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A)
A.纯碱 B.白酒
C.白糖 D.食醋
2.下列关于Na2CO3和NaHCO3的说法错误的是(B)
A.Na2CO3的水溶液显碱性
B.Na2CO3俗称纯碱,是碱类物质
C.NaHCO3可治疗胃酸过多
D.Na2CO3和NaHCO3都能与稀盐酸反应
3.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C)
A.O2 B.N2
C.CO2 D.水蒸气
考点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4.下面所列各物质中能简便、粗略地确定某岩石样品中是否含碳酸钙的试剂是(D)
A.蒸馏水 B.酚酞试液
C.烧碱溶液 D.稀盐酸
5.现有下列试剂供选择:①石灰水、②食醋、③食盐水、④纯碱溶液、⑤烧碱溶液。

为了检验贝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应该用到的试剂是(A)
A.①② B.①③
C.②⑤ D.③④
6.某同学在家中找到一种白色粉末,到学校实验室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对此粉末成分判断正确的是(C)
白色粉末――→
加入

无色
溶液
――→
加入
酚酞
溶液
变红
――→
加入
盐酸
产生无色
无味气体
――→
通入
澄清石灰水
白色
沉淀
A.该粉末可能是CaCO3
B.该粉末一定是碱
C.该粉末可能是Na2CO3
D.该粉末中一定含有CO2-3
03中档题
7.碳酸钠俗称“纯碱”。

有关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纯碱”其实不是碱,它属于盐类
B.可用纯碱代替洗涤剂洗涤餐具表面的油污
C.可用纯碱除去面团发酵时产生的酸
D.“冬天捞碱”可说明纯碱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
8.(2017·山西)我们的胃液中含有盐酸,它有助于消化,但胃酸过多会引起胃部不适。

有时可以用小苏打治疗,反应的方程式为__NaHCO3+HCl===NaCl+H2O+CO2↑__,化学反应前后一定没有变化的离子是__Na+、Cl-__(用离子符号表示)。

9.现有一瓶长时间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试剂瓶口处有白色粉末状固体,某同学感到很好奇,对白色粉末可能的成分进行了猜想:①可能含有氢氧化钠;②可能含有碳酸钠。

(1)该同学得出猜想②的理由是__CO2+2NaOH===Na2CO3+H2O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该同学取白色粉末少许,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碳酸钠__。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Na2CO3+2HCl===2NaCl+H2O+CO2↑__。

(3)小明同学想证明白色粉末中还含有氢氧化钠,于是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滴入酚酞溶液,酚酞变红,因此小明同学认为一定含有氢氧化钠,你认为对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不对。

白色粉末中含有碳酸钠,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可使酚酞溶液变红,无法证明是否有氢氧化钠。

10.(2018·长沙)我市教育主管部门为了让同学们过好传统佳节——端午节,特意将中考提前一天。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为庆祝端午佳节,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传统食品——皮蛋。

制作皮蛋料泥的原料主要有:生石灰、纯碱、草木灰(含K2CO3)等。

将它们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入适量水得到皮蛋料泥。

料泥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同学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
(1)步骤②的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漏斗__;
(2)步骤③的现象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碳酸钙__;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__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钾__。

11.(2017·呼和浩特改编)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__氧化钙和碳酸钙__;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

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

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有碳酸钙,其理由是什么?
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出现白色不溶物。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__不成立__(填“成立”或“不成立”)。

乙同
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

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

其理由是什么?
答: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即使有碳酸钙,加入的少量稀盐酸也会先消耗氢氧化钙,不会出现气泡。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请写出丙同学的实验方案(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答: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或稀硝酸),有气泡产生。

12.(2017·宿迁)牙膏中的摩擦剂可以增强牙膏对牙齿的摩擦作用和去污效果。

已知某品牌牙膏中的摩擦剂是CaCO 3和SiO 2(SiO 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为了测定摩擦剂中CaCO 3的质量分数,通过实验测得如图数据:
摩擦剂10 g +稀盐酸36.5 g ――→恰好完
全反应剩余混合物44.3 g (1)生成CO 2质量为__2.2__g ; (2)求摩擦剂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解:设摩擦剂中CaCO 3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100 44 x 2.2 g
10044=x 2.2 g
x =5 g 摩擦剂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 g
10 g
×100%=50%
答:摩擦剂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50%。

04 拓展题 13.将40 g 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35.6 g ,再向剩余固体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结晶,理论上可得到固体氯化钙的质量为(B)
A .无法确定
B .44.4 g
C .33.3 g
D .35.6 g
14.某碳酸钠样品,经测定其中含有NaHCO 3和NaOH 。

将10 g 该样品加入盛有100 g 质量分数为7.3%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中和,最后将所得溶液蒸干,此时得到固体的质量是(C)
A .7.3 g
B .5.85 g
C .11.7 g
D .10 g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碳酸氢钠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钠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课时 复分解反应和盐的化学性质
01 知识管理 1.复分解反应
定 义:由__两种化合物__互相__交换成分__,生成__另外两种化合物__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

表 达 式:AB +CD ―→AD+CB 注 意:非金属氧化物与可溶性碱的反应中,因未互换成分,因此不是复分解反应。

如:CO 2+Ca(OH)2===CaCO 3↓+H 2O 。

反应条件: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只有当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物中有__沉淀__或有__气体__或有__水__时,复分解反应才可以发生。

2.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规 律:(1)钾盐、钠盐、铵盐及__硝酸盐__均易溶于水; (2)盐酸盐:除__氯化银__不溶于水外,其他的均溶于水;
(3)硫酸盐:除__硫酸钡__不溶于水,硫酸钙、硫酸银微溶于水外,其他的均易溶于水;
(4)碳酸盐:除__碳酸钾、碳酸钠__、碳酸铵易溶于水,碳酸镁微溶于水外,其他的均不溶于水; (5)碱:除__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__易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外,其他的均不溶于水。

盐的溶解性巧记: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盐中银不溶,硫酸盐中钡不溶,其他碳酸盐不溶。

3.盐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Fe +CuSO 4:__Fe +CuSO 4===FeSO 4+Cu__; (2)盐+酸→新盐+新酸
CaCO 3+HCl :__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__; (3)盐+碱→新盐+新碱
CuSO 4+NaOH :__CuSO 4+2NaOH===Cu(OH)2↓+Na 2SO 4__; (4)盐+盐→新盐+新盐
Na 2SO 4+Ba(NO 3)2:__Na 2SO 4+BaCl 2===BaSO 4↓+2NaCl__。

02 基础题
考点1 复分解反应
1.下列关于复分解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D) A .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 B .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 C .反应物一定有酸 D .生成物一定有盐
2.(2017·内江)下列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B) A .CO 2+H 2O===H 2CO 3
B .2HCl +Ca(OH)2===CaCl 2+2H 2O
C .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D .2Na +2H 2O===2NaOH +H 2↑ 考点2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3.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B) A .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溶液 B .硝酸溶液、氢氧化钡溶液 C .碳酸钠溶液、氯化钾溶液 D .硫酸溶液、氯化镁溶液
4.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D) A .HCl 和Ca(OH)2 B .Na 2CO 3和H 2SO 4 C .Ca(OH)2和Na 2CO 3 D .KCl 和CuSO 4
5.下表为酸、碱和盐溶解性表(室温)的一部分,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Cl-SO2-4CO2-3
K+①溶溶
Na+溶溶溶
Ba2+溶②不
(1)__该位置的物质不溶于水__;
(2)表中位置①代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KCl__;
(3)写出生成物中含有位置②代表的物质的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__Na2SO4+BaCl2===BaSO4↓+2NaCl__。

考点3盐的化学性质
6.(2018·长沙)使用下列试剂能将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钡三种溶液鉴别出来的是(A)
A.稀硫酸 B.氯化钠溶液
C.铁片 D.氢氧化钠溶液
7.实验室有4种试剂,分别为HNO3溶液、CuSO4溶液、MgCl2溶液和KOH溶液。

(1)有颜色的试剂是__CuSO4溶液__。

(2)有一种试剂能与另外三种试剂发生反应,该试剂是__KOH溶液__。

(3)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CuSO4溶液与KOH溶液混合:__CuSO4+2KOH===K2SO4+Cu(OH)2↓__。

②HNO3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__HNO3+NaHCO3===NaNO3+H2O+CO2↑__。

03中档题
8.下列各组溶液,两两混合后,能发生反应,且溶液的总质量不发生改变的是(C)
A.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
B.碳酸钠溶液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
D.硝酸银溶液和氯化铁溶液
9.(2017·菏泽)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B)
A.NaCl Na2CO3H2SO4
B.CuSO4KNO3Na2SO4
C.BaCl2NaOH Na2CO3
D.HCl Na2SO4NaOH
10.可溶性钡盐有毒,所以用X射线检查肠胃病时,病人服用的是钡餐(硫酸钡),但是误服了碳酸钡可引起中毒,其反应原理是__BaCO3+2HCl===BaCl2+H2O+CO2↑__,中毒后可以立即服用泻盐硫酸镁来解毒,其反应原理是__MgSO4+BaCl2===BaSO4↓+MgCl2__。

11.(2017·来宾)某pH=13的溶液中可能含有Cu2+、Na+、SO2-4、CO2-3、NO-3等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检验该溶液中含有的离子,进行如下实验并分析:
(1)该溶液pH=13,证明不存在的离子是__Cu2+__。

(2)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写出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__BaCO3+2HCl===BaCl2+H2O+CO2↑__。

(3)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是__Na+、SO2-4、CO2-3__,可能存在的离子是__NO-3__。

12.海水晒制得到的粗盐中除含NaCl外,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以及泥沙等杂质,以下是将粗盐进行提纯的实验步骤。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和步骤②都涉及到的实验操作是__过滤__。

(2)步骤④加热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其作用是__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__。

(3)为了除去溶液A 中的可溶性杂质,应按顺序分别加入过量的Na 2CO 3、NaOH 、BaCl 2,请写出所加三种试剂的顺序。

答:BaCl 2、NaOH 、Na 2CO 3(答案不唯一,只要Na 2CO 3在BaCl 2之后即可)。

(4)溶液B 中含有的溶质有哪些? 答:NaCl 、NaOH 、Na 2CO 3。

(5)步骤③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什么? 答: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6)步骤②中不能用Ba(NO 3)2代替BaCl 2的原因是什么?
答:会引入新的杂质NaNO 3(或NO -
3)。

(7)固体X 的成分是__CaCO 3、BaCO 3、BaSO 4和Mg(OH)2__,请写出生成Mg(OH)2的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MgCl 2+2NaOH===Mg(OH)2↓+2NaCl 。

(8)某加钙食盐的配料表如下:氯化钠、食用碳酸钙、碘酸钾。

为了测定其中钙元素含量,取20 g 该食盐溶于水,加足量盐酸,可生成0.66 g CO 2。

则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设此加钙食盐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100 44 x 0.66 g
10044=x 0.66 g
x =1.5 g 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1.5 g×40
100=0.6 g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6 g
20 g ×100%=3%
答:该加钙食盐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

04 拓展题
13.(河南中招)在一定质量的某NaCl 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 3溶液,所得AgCl 沉淀质量等于原NaCl 溶液质量的1
4。

则原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D) A .40% B .30% C .20% D .10%
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硫酸铜与氯化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稀硫酸与碳酸钾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稀硫酸与硝酸钡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