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意识和注意)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全部题型 4. 判断题5. 填空题7.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9. 论述题
判断题
1.“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览无余,一目十行”,前者指注意分配,后者指注意广度。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与“一览无余、一目十行”都是注意的广度。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2.注意的稳定性意味着心理活动总是指向于同一对象。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注意的稳定性指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对象上,这些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相互关联的一组。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3.注意的起伏是一种正常现象,能防止疲劳。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的起伏是短时间内注意周期性的不随意跳跃现象,只要我们的注意没有离开当前的对象,它对任务就不产生消极作用。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4.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边听课边做小动作,这是注意转移的表现。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边听课边做小动作属于分心,即注意的分散。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5.两种都是陌生的活动很难使注意分配。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在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活动是已经熟练的,它可以不需要给予更多的注意,从而有可能把注意集中在另一种活动上。

这是注意分配的条件之一。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6.稳定的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重要条件。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直接兴趣是产生无意注意的条件,间接兴趣是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7.平时人们所说的“一心二用”是指注意品质的分配特性。

其基本条件是同时进行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平时所说的“一心二用”指的是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即当同时进行两种活动时,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8.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是注意的指向性。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注意的指向性是注意集中性的前提和基础。

知识模块:意识和注意
填空题
9.根据注意有无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不同,把注意分为无意注意、__________和__________。

正确答案: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0.直接兴趣是引起__________注意的原因之一;间接兴趣是引起和保持__________注意的重要条件。

正确答案:无意有意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1.__________是人和动物都具有的一种初级的注意形态。

正确答案:无意注意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2.__________是人类所特有的高级注意形态,是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

正确答案:有意注意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3.注意具有选择、保持、__________的功能。

正确答案:调节和监督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4.不能稳定而集中地指向应该注意的对象称为注意的__________;能够同时注意两个以上的对象,称为注意的__________。

正确答案:分散分配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简答题
15.简述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正确答案:(1)客观因素——刺激物自身的特点:①刺激的强度,如一声巨响。

②刺激物的对比性,如夜深人静时,室内时钟的嘀嗒声。

③刺激物的新异性,如南方入迁居北方第一次见到雪。

④刺激物的运动和变化,如闪烁的霓虹灯,划过夜空的流星。

(2)主观因素——人本身的状态:①当时的需要,如食物易引起饥饿者的注意。

②当时的特殊情绪状态。

③当时的直接兴趣。

④个体的知识经验等。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6.简述产生有意注意的条件。

正确答案:(1)加深对目的任务的了解。

(2)对兴趣的依从性。

(3)合理组织活动。

(4)对过去知识经验的依从性。

(5)排除内外因素的干扰。

(6)对人格的依从性。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7.简述注意的外部表现。

正确答案:(1)适应性活动。

人在注意状态下,感觉器官一般是朝向注意对象的。

如“侧耳倾听”。

(2)无关动作减少。

当人们集中注意时,就会高度关注当前的活动对象,一些无关动作或起干扰作用的动作就会相应减少甚至停止。

(3)呼吸运动的变化。

如人在紧张注意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时停止的情况,即所谓的“屏息”现象。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8.简述影响注意广度的因素?
正确答案:(1)知觉对象的特点。

(2)知觉者的知觉任务。

(3)知觉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水平。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19.简述影响注意分配的条件。

正确答案:(1)两种同时进行的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都已熟练。

(3)几种不同的活动已成为一套统一的组织。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20.简述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正确答案:(1)原有活动吸引注意的强度。

原来的注意强度越小,转移就越容易、迅速。

(2)新的事物的性质与意义。

新事物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转移就越容易。

(3)事先是否具有转移注意的信号。

如果有信号提示,个体有准备,转移就较容易、迅速。

(4)个体的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灵活性强的人,注意转移就容易。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21.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正确答案:(1)要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就要防止注意的分散。

(2)要扩大注意的广度,需要学生积累本学科相当的知识经验和一定的素养。

(3)注意的分配在教学中有实践意义。

(4)注意的转移同人的先天的神经活动类型有关,但也可以通过对外在因素的控制和后天训练加以改善和提高。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22.简述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正确答案:(1)根据注意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

(2)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3)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4)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组织教学。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案例分析题
23.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内容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

考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着急。

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帮助小刚改掉“坏毛病”?
正确答案:(1)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上课时应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动性的内容,
让学生参加活动,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评价、外部奖励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学习动机。

(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

同时,把一些没听懂的内容也要记下来,以便下课向教师或同学请教。

(4)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教师平时应给予较多的关注。

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在平时交往中,摸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有位置的。

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24.一位热情且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想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

新学年开始时,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使课室充满了生机。

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正确答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运用注意规律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但前提是刺激物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事物,否则可能会分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力。

(1)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很好,但可能事与愿逍,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

(2)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上,而影响专心听课。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论述题
25.试述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正确答案:(1)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应该注意教室内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教学环境。

如教室的布置和装饰应简洁朴素,以减少学生注意力的分散;风雨交加的时候关上门窗、夏天日晒的时候拉好窗帘,尽可能排除一切外在干扰。

(2)注重讲演、板书技巧和教具的使用。

在讲课过程中,教师应该音量适中,语音语调抑扬顿挫,遇到重难点要加强语气,并伴以适当的手势和表情;板书应做到运用有度、重点突出、清晰醒目,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结构脉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具应新颖直观并加以言语讲解,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引导学生正确观察。

(3)注重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个体的知识经验是影响无意注意产生的因素,学生更愿意关注与自己知识经验相关的事物,教师应找出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结构的结合点,提供具体实例,维持学生的注意;无意注意也可由人本身的状态引起,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饱满的情绪状态和学习的积极性。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26.试述如何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

正确答案:(1)明确学习目的与任务。

要经常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明确为
什么学习、每一部分学习内容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目的越明确,注意就越容易集中。

(2)培养间接兴趣。

在确立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了解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在知识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特别是对于一些难度较大、内容相对枯燥的科目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其社会价值与功用,有助于引起他们对学习结果的间接兴趣,使他们进入有意注意的学习活动。

(3)合理组织课堂教学,防止学生分心。

课堂教学组织越合理,越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内在需要,学生越不容易分心。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有意注意需要紧张的主观努力,持续太久容易产生疲劳。

因此,教师可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把课上得生动活泼,从而降低和消除学生的疲劳感,维持较长时间的有意注意。

涉及知识点:意识和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