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市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图为某生物小组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设计装置。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丙两试管加入干酵母后应先煮沸排除原有气体干扰
B.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
C.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CO2,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D.为控制变量,气泵泵入的气体应先除去O2
2.下列关于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以控制性别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男性的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
D.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即ZW
3.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ATP增多,NADPH减少B.ATP减少,NADPH增多
C.C3化合物减少,C5化合物增多D.C3化合物增多,C5化合物减少
4.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A.增加室内CO2浓度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D.延长光照时间
5.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蛙心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该实验说明钙盐和钾盐()
A.对维持细胞的形态有着重要作用
B.是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为蛙心的持续跳动提供能量
D.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6.下图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目(a)、核DNA分子数目(b)的柱形统计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时期染色体还未复制,核DNA已完成了复制
B.③时期核膜、核仁重建,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核DNA分子数目也随之加倍
D.②→③表示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核DNA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
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8.下列关于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核酸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五碳糖是一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B.乳酸菌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八种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其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D.家兔神经细胞中的核酸及五碳糖都是两种,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
9.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凋亡、坏死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编程性死亡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
D.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就是一回事
10.关于细胞衰老机制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目前为大家普遍接受的是自由基学说和端粒学说,下列关于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B.细胞衰老时,所有酶的活性都降低
C.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
D.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
11.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
该过程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12.科学家研究某低等植物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该低等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DE阶段完成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
B.BC阶段完成核糖体的增生,CD段出现赤道面
C.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时间为17.3h
D.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取CD/BC相对比例小的
13.科研人员测定甲、乙两植物CO2吸收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更适合在CO2浓度较低的大棚中种植
B.碳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甲植物高于乙植物
C.乙植物达到CO2饱和点时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
D.M点时甲植物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的速率达到最大
14.下列关于实验的操作及显色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无需染色
B.在常温条件下,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加热
D.观察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用甲基绿染液染色
15.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与植物细胞明显不同的是()
A.间期有染色体的复制
B.前期有纺锤体的形成
C.末期在细胞的中央不形成细胞板
D.后期到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16.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中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C.有丝分裂后期纺锤体消失
D.有丝分裂末期,可观察到赤道板逐渐形成
17.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甲→乙的过程中细胞核内DNA数目加倍
B.乙→丁的过程中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通常在丙时期
D.丁→戊的过程中染色单体数目发生改变
18.下列关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的成熟体细胞比动物的成熟体细胞更容易实现全能性
B.利用离体植物细胞培育植株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它的全能性就越低
D.利用花粉培育成的植株往往高度不育,说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
19.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硝化细菌和绿色植物一样都是自养型生物
B.硝化细菌利用化学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等有机物
C.硝化细菌细胞中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的一系列酶
D.硝化细菌细胞内无线粒体,是厌氧型生物
20.下列关于细胞中的化合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2种核酸、5种碱基、5种核苷酸
B.葡萄糖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水浴条件下它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出现砖红色沉淀
C.维生素D能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钙和磷的吸收,它属于脂质
D.水和无机盐都是无机物,细胞中的水大部分是自由水,细胞中的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二、多选题
21.{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B.上述关于糖的转化不可能发生在同一生物体内,因为淀粉和麦芽糖是植物特有的糖,而糖原是动物特有的糖
C.此生物是动物,因为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D.淀粉和糖原都是储存能量的多糖,麦芽糖是二糖
2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磷脂和固醇的组成元素完全不同
B.蔗糖水解后的产物都具有还原性
C.煮熟的豆浆不含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不再发生紫色反应
D.动植物多糖都是由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形成的,都能储存能量
23.{新采摘的玉米味道比较甜的原因是籽粒中蔗糖的含量高。
采摘一天后籽粒中50%的游离蔗糖在酶的催化下可转化为淀粉。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采摘后放置几天后甜味逐渐减淡
B.冷冻处理可抑制淀粉的生成
C.蔗糖转化为淀粉是通过水解实现的
D.籽粒中的蔗糖是由两分子葡萄糖合成的
24.{研究表明,溶液浓度升高,冰点降低。
“霜打”后的青菜格外“甜”。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结合水增多,增强抗寒能力
B.多糖水解成单糖,细胞液浓度下降,冰点降低
C.霜打后的青菜细胞中不再有自由水
D.该现象为青菜对低温环境的一种适应
25.{用同位素标记的氧原子研究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的产物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H2O
B.有氧呼吸的产物H2O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O2
C.有氧呼吸的产物CO2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6H12O6
D.光合作用的产物C6H12O6中的O全部来自原料中的CO2
三、非选择题(实验解答题)
26.{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 1982 年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药物——脑啡肽,下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
(1)图中①的名称是_____,②的名称是_____,③的名称_____。
(2)氨基酸的种类由_____ 决定,组成生物体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_____种。
(3)脑啡肽是由_________种_____个氨基酸分子脱去_____个水分子缩合而成。
在此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_____。
27.{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__________此时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__________细胞呼吸速率(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__________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和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细胞呼吸产生的CO2量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CO2量。
(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__________这一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
28.{下图甲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COPⅠ、COPⅡ是由膜包被的泡状结构,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与B之间的运输。
图乙表示细胞膜结构,1、2、3表示膜蛋白。
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甲中溶酶体起源于B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
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体还能够分解___________,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COPⅡ负责从A___________(细胞器名称)向B运输“货物”,完成该运输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___________,完成此运输过程_____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能量。
(3)图甲细胞的分泌蛋白以___________方式分泌出细胞,某些分泌蛋白能与图乙上的
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结合,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功能。
(4)在电子显微镜下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看到图乙的结构:该图中膜蛋白3在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___________部分有关。
29.{如图甲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某高等雌性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乙表示该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变化,丙表示该动物形成
生殖细胞的过程图解,丁表示某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位置关系。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
图甲中B细胞含有____条染色体,图甲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有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a表示_______,图甲中F与图乙中 ____细胞类型相对应。
(3)图丁对应于图丙中的细胞是_________(选填“①” “②”或“③”),细胞IV的基因型是_______。
30.{图甲表示某个高等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数。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条。
(2)图甲细胞中含有______条染色单体,对应图乙中______段。
(3)图乙中a-b段DNA含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处于d-e段的细胞内含染色体
______条。
(4)图丙中表示染色体、DNA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图甲细胞的下一分裂时期对应图丙中的______阶段。
(填序号)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析实验装置图:甲和乙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有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丙和丁装置中的石蜡油具有隔绝空气的作用,所以该装置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实验装置,其中的澄清石灰水用于检测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详解】
A、煮沸会杀死酵母菌,A错误;
B、本实验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自变量为氧气的有无即是否通入O2,B正确;
C、实验因变量为CO2产生量的多少或者酒精的有无,但Ca(OH)2溶液可换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C错误;
D、乙是验证酵母菌有氧呼吸方式的,需要氧气,所以气泵泵入的气体不需要除去O2,D 错误。
故选B。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不都决定性别,性染色体上的遗传方式都与性别相关联,称为伴性遗传。
2、男性的性染色体是XY,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在生殖过程中,男性产生两种类型的精子,含有X染色体的和含Y染色体的;女性只产生一种类型的卵细胞,是含有X染色体的。
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女性,含Y染色体的精子和含有X染色体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为男性。
【详解】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有的可以控制性别,但是也有不控制性别的,如控制色盲的基因在X 染色体上,但其不能控制性别,A错误;
B、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B错误;
C、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其体细胞中有时也有2条X染色体,如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公鸡的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即ZZ,D错误。
故选C。
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NADPH和ATP,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
【详解】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如果突然撤去光照,短暂时间内光反应产物
NADPH和ATP减少, C3化合物被还原的少,因此C3化合物增多,还原产物C5化合物减少,故选D。
【点睛】
光照突然改变,首先影响光反应产物NADPH和ATP,这两个产物与暗反应的C3的还原相关,因而会影响C3和C5的含量发生变化。
理解光反应和暗反应之间的联系是解答本题关键。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外界条件。
【详解】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农作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白天进行,晚上只进行呼吸作用,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弱呼吸作用,ACD有利于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会增大,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涉及到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个重要知识点,有一定难度。
增加室内CO2浓度、适当增加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都能增加光合作用的产物,有利于作物产量的提高。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盐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其收缩不能维持;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时,蛙心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这说明钙盐和钾盐在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分析,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表示染色体数目、b表示DNA数目,①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2,可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②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1:1,且含量均为体细胞的2倍,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DNA数
=1:1,且含量均与体细胞相同,可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详解】
A、①表示有丝分裂前期或中期,该时期DNA和染色体的复制均已经完成,A错误;
B、③表示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此时核膜、核仁重建,但不会出现细胞板,B错误;
C、①→②表示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分子数目不变,C错误;
D②→③可以表示由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细胞核内DNA 分子也随之平均分配,D正确。
故选D。
7.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据题干信息可知,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A正确;
B、细胞膜是单层膜结构,B错误;
C、图中原始真核生物细胞内的叶绿体的外膜来源于细胞自身的细胞膜,内膜来源于蓝藻的细胞膜,所以二者在成分上有差异,C正确;
D、有图中信息可知,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D正确。
故选B。
【定位】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异同和亲缘关系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1、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它们的组成单位依次是四种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和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
2、细胞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细胞都同时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而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即DNA或RNA。
【详解】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其五碳糖只有1种,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A正确;
B、乳酸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的核酸有2种,碱基有5种,核苷酸有8种,B错误;
C、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其遗传物质主要位于染色体上,其遗传物质DNA中的碱基和核苷酸各有4种,C正确;
D、家兔神经细胞中含有DNA和RNA,所以核酸及五碳糖都有2种,其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D正确。
故选B。
9.C
解析:C
【解析】
【分析】
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详解】
A、细胞坏死是由于细胞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异常性死亡,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A错误;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错误;
C、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是有积极意义的,是机体的正常生命现象,C正确;
D、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讲,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就是一回事,但对于多细胞生物来讲,细胞的衰老与个体的衰老不是一回事,D错误。
故选C。
【点睛】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自由基假说:生物体的衰老过程是机体的组织细胞不断产生的自由基积累结果,自由基可以引起DNA损伤从而导致突变,诱发肿瘤形成。
自由基是正常代谢的中间产物,其反应能力很强,可使细胞中的多种物质发生氧化,损害生物膜。
还能够使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交联,影响其正常功能。
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端粒DNA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加,截短的部分会逐渐向内延伸。
在端粒DNA序列被“截”短后,端粒内侧的正常基因的DNA序列就会受到损伤,结果使细胞活动渐趋异常。
【详解】
A、衰老细胞染色质固缩,染色变深,A正确;
B、细胞衰老时,与衰老凋亡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B错误;
C、细胞衰老时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C正确;
D、自由基会使细胞多种物质氧化,加速衰老,故人体细胞若能及时清除自由基,可能延缓细胞衰老,D正确。
故选B。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由胰岛素原变成胰岛素过程,在蛋白酶的作用少丢失一部分肽链,所以至少需要断裂2个肽键,肽键断裂属于水解过程,消耗水分子。
【详解】
对胰岛素原的修饰加工发生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A错误;
胰岛素是分泌蛋白,修饰加工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B正确;
由图可知,至少断裂2个肽键,消耗2分子水,C错误;
肽键水解需要水中的氢用于形成-COOH和-NH2,D错误.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所经历的整个过程。
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大约占细胞周期的90%~95%。
分析图示可知,BC、DE阶段为分裂间期,AB、CD、EF阶段为分裂期。
【详解】
A、DE阶段表示分裂间期,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等,由于该细胞为低等植物细胞,含有中心体,中心体也是在分裂间期倍增,A正确;
B、BC阶段表示分裂间期,会完成核糖体的增生,CD段为分裂期,赤道面是垂直于纺锤体的中轴的一个平面,不是真实存在的结构,B错误;
C、由细胞周期的概念可知,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BC+CD或DE+EF,不能表示为
CD+DE,C错误;
D、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取分裂期占细胞周期比例较大的材料,即CD/BC相对比例大的,D错误。
故选A。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分析曲线图:题图表示甲乙两植物CO2吸收速率随CO2浓度变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甲植物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乙植物适宜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实验自变量为二氧化碳的浓度和植物种类,因变量是净光合速率。
【详解】
A、由分析可知:甲植物更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生活,A错误;
B、甲植物适宜在较高二氧化碳浓度下就达到最大光合速率,乙植物在较低二氧化碳浓度就能达到最大光合速率,但这无法说明反应中固定CO2酶的活性甲植物高于乙植物,B错误;
C、乙植物达到CO2饱和点时,此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因此会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C错误;
D、M点时,甲植物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故光反应产生ATP和[H]的速率最大,D正确。
故选D。
1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
呈现红色。
实验中,需要使用盐酸处理玻片,主要是因为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2、由于菠菜叶下表皮叶肉细胞叶绿体大而且数量少,便于观察,因此用于“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在观察线粒体时需要使用健那绿染液,它能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详解】
A、观察菠菜叶肉细胞的叶绿体时,叶绿体本身有绿色,无需染色,A正确;
B、在常温条件下,吡罗红可以使RNA呈现红色,B正确;
C、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需要30℃水浴加热5min,有利于盐酸水解,C正确;
D、观察活细胞的线粒体可以用健那绿染液染色,D错误。
故选D。
1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动物、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