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故事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朝历史故事大全
第一篇:清朝历史故事大全
历史是前人智慧和经验的总结。
小时候,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很多人都会记忆犹新。
我们为大家整理了清朝历史故事大全,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清朝历史故事篇一
清顺治定鼎北京伊始,首重吏治,从严整治明末以来的吏治贪腐,摄政王多尔衮有一句名言:“贪官必诛,何必论赃多少!”康熙朝大治天下,也把吏治摆在了首位,宣布:“惟以察吏安民为要务。
”这样的为政特点与时代政治,造就了绝非偶然的“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龙。
独赴危境,他仅一驴相伴
于成龙,山西永宁人,顺治18年,45岁的他任广西罗城县知县。
从其家乡到任职地,有6千里之遥,罗城地处万山丛中,一年四季毒瘴迷天,又屡经战火,城郭无存,百姓外逃,豺狼虎豹白昼肆行。
这里瑶、壮等族杂居,好斗,攻杀不已。
友人、亲戚视罗城为危地,多劝阻免行。
于成龙感慨长叹:“惟国家所使,人生仕宦,岂择险易哉?”临行时,对亲朋表达自己的志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念,所自信者,‘天理良心’四字而已。
”说完,跨上一头驴便走。
于成龙初到罗城,凡目光所及,一片荒烟,居民仅数家,看不到行人,到处是残垣断壁。
大白天就听到野狼阵阵嚎啕,入夜,猿啼不止。
没有官邸,他自寻一间无人住的破屋,前半截作为办公地,没有几案,就挖土堆垒成桌。
后半截为居室,他与二仆人合居。
旁边放置一锅一盆,作为炊事用具,就地生火煮饭。
他日食粗砺,为应付潮湿,每晚只饮酒四钱。
他与仆人拔除青草,插棘为门,这里就成了罗城县衙。
于成龙每天早晨,必出外讯问百姓疾苦,商量兴农事。
他上下悬崖、绝涧中,不辞劳苦,奔波于各处。
在田野上,一遇到农民就与人攀谈。
当地百姓一听说成龙到,都拥上前来,环坐在树下,给他拿来饮食,欢声笑语,如同家人。
他动员当地百姓建筑房屋,召回外散的
人口居住;奖励勤于农事的人,公正地解决瑶壮族人相仇的矛盾,建乡勇,震慑瑶族头人,地方从此获得安宁;建养济院,扶助穷困;创设学官,鼓励子弟读书。
仅3年,罗城由死气沉沉变得生机勃勃。
至7年,县大治,各族和谐,社会安定。
于成龙在罗城,如史书所评:“与民相爱如家人父子。
”故深得罗城县民心,对他百般爱护。
县民都乐意纳田赋,亲自交给他过目,又经常留数钱放置在他的案桌上。
他不解,就询问是何意。
乡亲说:“阿耶不要‘火耗’(明清附加税之一),又不谋衣食,难道还不买点酒喝吗?”他大受感动,只留能买一壶酒的钱,其余退回。
他一人生活,孤苦伶仃,罗城人十分同情,每天早晚集合一大批人前去问安。
隔几天,就集体凑些钱馈送给他,恭敬地跪在地上,说:“知阿耶清苦,我们供些盐米费,请收纳!”于成龙谢绝:“我一人何需这么多东西?你们拿回去,奉孝父母,如同爱我一样。
”罗城人只好将钱收回。
有一天,罗城人听说于成龙家人来看望,奔走相告,说阿耶家人来,需要钱物安家。
于是,又凑了些钱前去于成龙的住处馈送。
于成龙笑着说:“此去我家6千里,单人携带钱物负担太重啊!”说完,让他们都回去。
罗城百姓伏地哭泣,坚请收下,于成龙亦哭,最终还是不收。
康熙6年,于成龙被提升任四川合州知州。
当他离开时,罗城百姓一齐出动,拥塞道路,追送数百里,痛哭而回。
合州承四川大乱之后,州中遗民百余人,地方残破,穷困状况与罗城不相上下。
于成龙到任,革除积弊,招民垦田,贷以耕牛与种子,只月余,民增至千户。
后来,他升任福建按察使。
乘舟上任,行前派人买了数石萝卜搬上船。
别人都觉得奇怪,不禁笑问:“萝卜是贱物,何多为?”他答:“我沿途吃饭,全赖此物。
”
官至总督,他依然驾驴赴任
于成龙官越做越大,作风却一如在罗城县时。
其属员及下属机构官员不时地给他送礼,尤其管一省司法,为请托而馈送钱物、打通关节的人很多。
于成龙始终一个态度:一律回绝!各级官吏畏惧,再也不
敢送礼了。
不久,他被提升为直隶巡抚,至此,真正进入封疆大吏之列,但还是清廉依旧。
第二年,他进京觐见,康熙帝当面称赞:“尔为今时清官第一,殊属难得!”
于成龙在巡抚任上时,总有一些亲戚、朋友相托求办私事,他一概严厉拒绝,所属人员及亲友时有馈送礼品,他是“一介不取”。
康熙帝大为赞赏:“知其家计凉薄,特赐内帑银一千两、朕亲乘良马一匹,以示鼓励。
”
那年,康熙帝以特旨授以江南江西总督,地方官吏大多以此职为极限。
从直隶任赴南京,成龙与幼子雇驴车一辆,各带钱仅数十文,沿途投住私人旅舍,不去惊动当地官设驿道公馆。
在繁华的南京城,仍过着简朴的平民生活,每天只吃青菜或豆腐,江南人称他为“于青菜”。
仆人喝茶没茶叶,每日采衙后槐树叶当茶叶,不久,树叶都给采光了,成了秃树。
他的儿子冬天只穿粗布棉衣,江南风俗侈丽,在于成龙倡导并身体力行下,当地改穿布衣,士大夫家出门减舆从,婚嫁不用音乐……于成龙办公通宵达旦,常穿上便服深入民间私访,察知民间疾苦及属吏表现。
属下官员无不谨慎供职,吏风大为改观。
于成龙以总督之贵,后又兼摄江苏、安徽两巡抚事,权力如此之大但仍不改昔日清廉作风,生活极其清苦。
他的长公子自山西来看他,当其返家时,署中刚好有一只腌鸭,他用刀砍下一半给了儿子,备其途中食用。
此事传至民间,遂有“于公豆腐量太狭,长公临行割半鸭”之谣。
于成龙历官20余年,从不携带家眷。
去世时,将军、都统及同僚属吏入府吊唁,府中几无他物,吊唁者无不隐然为之哭泣,市民闻讯,罢市聚哭。
康熙帝南巡时向大学士们感叹:“于成龙实天下廉吏第一!”又叹道:“居官如成龙,能有几人耶!”
清朝历史故事篇二
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和珅(1750一1799)字致斋,原为正红旗满洲人。
和珅既贪财又贪色,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的名门千金,也有秦
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和珅这贪官一生对于女色贪得无厌。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
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字天爵,号润圃,)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
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
终年四十七岁。
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其实,和珅迎娶结发妻子冯霁雯之前,是一个破落家族中的咸安宫官学的生员,而冯霁雯是一个满清世家的独生女,其祖父英廉多年出任户部尚书和总管内务府大臣,掌管国家财政和负责宫廷事务,深受乾隆皇帝的信任,是一个实权人物。
英廉将独生孙女嫁给和珅,等于为他提供仕途发展的机会。
冯霁雯出身名门,性情温顺,进入和珅府后,一直秉持相夫教子的传统妇德,对和珅体贴入微,和珅在冯霁雯面前也未敢横行无忌,为所欲为。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称之为二夫人,和珅最为信任,由于善于理财,就负责财务,成为和珅府上的财务总监督。
长二姑很有主见,和珅若遇到了棘手事情总是与她商量解决,因而在和珅府上也是最有权势。
长二姑的父亲家境贫寒,在正蓝旗牧地上放马,长二姑在十一岁时就被送到刑部曹司员家做奴婢,其时,她不仅学会管家理财,还学会吟诗作赋,琴棋书画也略通一二。
长二姑长大后,姿色天成,被曹司员纳为小妾。
后来,曹司员窃知刑部秋审处有个空缺,他垂涎三尺,欲把此肥缺弄到手,就忍痛割爱,把长二姑送给和珅。
和珅见长二姑年轻貌美,欣然接受,长二姑进入和珅府,得到和珅的宠爱,成了他的得力内助。
三、吴卿莲:能诗善画,且言语乖巧,体态轻盈,令人心醉神迷,是名噪江南的苏州才女,原是浙江巡抚王亶望的爱妾。
在杭州西湖畔建有饰以宝玉的楼阁供其居住,称为“迷楼”。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冒领赈灾钱粮大案发生,王亶望和时任陕甘总督的勒尔谨等二十余人被处死,家庭财产被抄没,其爱妾吴卿莲被侍郎蒋锡所得。
后来蒋锡
为巴结和珅,又把她奉献给和珅。
苏卿莲到了和珅府以后,长二姑主持内部事务,外面帐目则由苏卿莲独立整理,成为和珅府上理财的左右手。
四、豆蔻:容貌秀丽、风姿绰约,是扬州多才多艺的美女。
和珅当年随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扬州盐商汪如龙在精心训教进献美女给皇上的同时,也把豆蔻作为贡品进献给好色成性的和珅,于是,和珅在乾隆面前力举汪如龙任两淮盐政。
后至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豆蔻得知和珅在狱中被处死的消息,在悲痛之下,赋七律二首挽之,并以此自悼:诗中有“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自古桃花怜命簿”,“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一缕青丝坠玉楼”等句,诗成之后,豆蔻纵身从楼上跳下,追随和珅而去。
五、纳兰:名为和珅的干女儿,实为和珅的情妇。
其父亲苏凌阿在江西饶广做道台时,早就梦想到京城做大官,他巴结了和珅,把十三四岁生得如花似玉的女儿纳兰拜和珅做干爹。
从此,纳兰与家人得到说不尽的好处,享受到数不清的荣华。
其父亲苏凌阿从江西调到京城,先做吏部侍郎,后坐相位。
和珅对纳兰爱不释手,本想把她娶过府来,但一时难于改口,又怕背后被人说三道四,就一直以干女儿相待。
六、黑玫瑰:本是扬州盐商汪如龙选送进贡的美女,她那黑缎子似的皮肤,身材丰满结实,风韵独具,令和珅早已神魂颠倒。
后来乾隆皇帝到了晚年,后宫每年都遣散一批宫女,和珅买通太监总管,借机把黑玫瑰从皇宫转移到和珅的别墅“淑春园,”两人随即共赴巫山云雨,之后,和珅又把黑玫瑰接进府中做小妾。
后至嘉庆皇帝在罗列和珅二十条罪状中的第四条“纳出宫女子为次妻”者正是指此女。
七、八、小莺和紫嫣:也是与黑玫瑰由地方官员进贡的美女。
当时和珅随乾隆皇帝南巡江宁,来到秦淮河畔观风问俗,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安排江宁的名妓集于船上,好不热闹,当晚,还向乾隆皇帝谳上两名江南佳丽,一个倾国倾城,一个国色天香的小莺和紫嫣。
和珅见了神魂颠倒,为此而迁怒于两江总督和江宁织造,廹得其送上十几
万两银子才算了事。
但是,这两位美女也像扬州的黑玫瑰一样,让和珅朝思暮想了好多年。
直到后来这两个美女被遣送出宫,才被和珅收进府中做了小妾。
九、玛丽:西洋美女,金发碧眼,凸胸翘臀,别具风骚。
她与豆蔻二人在和珅妻妾中是最为漂亮的美女,平时与吴卿莛、豆蔻和黑玫瑰同住在家庙后院。
作为第一贪官的和珅,权势熏天,无所不能,无所不贪,恨不得贪尽天下金钱(据传抄没其家产估计值银二亿二千万两),占尽天下美女,享尽天下富贵,人间风流,甚至以染指皇帝身边的女人为快。
第二篇:清朝历史年表范文
清朝历史年表
清﹙女真●满﹚﹙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太祖努尔哈赤
在位时间:公元1616年—公元1626年公元1559年,出生
公元1577年,开始了他六年的游历生涯
公元1584年,祖父与父亲被明军杀害, 努尔哈赤继建州左卫都指挥史公元1586年,击败叶赫等九部联军。
公元1587年,建赫图阿拉城公元1593年,统一了建州女真,又把目标盯向海西女真
公元1601年,以黄,白,红,蓝四色旗为标志,从而建立八旗公元1607年,灭辉发公元1611年,灭扈伦
公元1616年,称帝,建国,国号金,年号天命
公元1618年,宣读告天“七大恨”,誓师伐明,并在萨尔浒大败明军
公元1619年,灭叶赫,统一海西女真,在此期间内也统一了东海女真,完成了统一所有女真部落的大业.公元1621年,发动辽沈之战公元1625年,迁都沈阳,推行“计丁授天,按丁编庄”制度, 公元1626年,兵败宁远,不久伤重而亡,庙号太祖,葬福陵
谥号: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太宗皇太极
在位时间:公元1626年—公元1643年公元1592年,出生
公元1612年,第一次出征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后,与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一同成为辅政四大贝勒公元1626年,被推举为后金大汗,年号天聪
公元1627年,出兵剿灭朝鲜,使其成为后金的咐属国公元1631年,颁布《离主条例》,得到汉人的拥护公元1635年,改国号为大清,年号崇德
公元1638年,下令解放农奴,大大增加了劳动力
公元1639年,发动松锦大战,歼明军13万,俘洪承畴,并劝降.公元1643年,因操劳过度,于清入关前一年驾崩, 庙号太宗,葬清东陵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世祖福临
在位时间:公元1643年—公元1661年 18年公元1638年,出生23年公元1643年,即位,年号顺治
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开始统一全国.公元1645年,“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百姓死亡人数过百万.公元1650年,亲政
公元1661年, 驾崩, 庙号世祖,葬清东陵﹙此乃一家之言﹚谥号: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
圣祖玄烨
在位时间:公元1661年—公元1722年 61年公元1654年,出生68年公元1661年,即位,年号康熙公元1667年,亲政
公元1669年,软禁鳌拜,下诏停止满州贵族圈地公元1673年,开始裁撤三藩公元1681年,平定三藩公元1683年,收复台湾
公元1685年,进兵沙俄的雅克萨城
公元1689年,与沙俄政府签订《尼布楚条约》,明确了两国疆界公元1690年,亲征准葛尔公元1696年,再次亲征准葛尔
公元1697年,第三次亲征准葛尔,并消灭首领葛尔丹
公元1712年,宣布全国赋税以康熙五十年为准.以后多增人口不再征税,称为“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公元1722年, 驾崩, 庙号圣祖,葬清东陵
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世宗胤禛
在位时间:公元1722年—公元1735年 13年公元1678年,出生57年公元1722年,即位,年号雍正
公元1725年,实行“火耗归公”、“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国策.公元1728年,平定阿尔布巴叛乱
公元1729年,设立军机处,权力逐渐取代内阁公元1735年, 驾崩, 庙号世宗,葬泰陵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高宗弘历
在位时间:公元1735年—公元1795年 60年公元1711年,出生88年公元1735年,即位,年号乾隆
公元1747年与1766年,两次平定大小金川公元1755年,平定准葛尔叛乱
公元1757年,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乱公元1791年,清军入藏
公元1792年,亲自撰写《十全武功记》,并花费15年时间完成《四库全书》公元1795年,退位,传位嘉庆
公元1799年, 驾崩, 庙号高宗,葬裕陵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
仁宗顒琰
在位时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 24年公元1760年,出生60年公元1795年,即位,年号嘉庆公元1799年,赐死和珅公元1804年,镇压白莲教起义
公元1813年,天理教起义,闯入紫禁城,史称“葵酉之变” 公元1820年, 驾崩, 庙号仁宗,葬清西陵
谥号: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
宣宗旻宁
在位时间:公元1820年—公元1850年 30年公元1782年,出生68年公元1820年,即位,年号道光
公元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暴发
公元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公元1850年, 驾崩, 庙号宣宗,葬慕陵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文宗奕泞
在位时间:公元1850年—公元1861年 11年公元1831年,出生30年公元1850年,即位,年号咸丰公元1850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公元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暴发公元1858年,与英法签订《天津天约》公元1861年, 驾崩, 庙号文宗.谥号: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显皇帝
穆宗载淳
在位时间:公元1861年—公元1874年 13年公元1856年,出生18年公元1861年,即位,年号同治
公元1874年, 驾崩, 庙号穆宗,葬惠陵。
谥号: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毅皇帝
德宗载湉
在位时间:公元1874年—公元1908年 34年公元1871年,出生37年公元1874年,即位,年号光绪公元1908年, 驾崩, 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末帝溥仪
在位时间:公元1908年—公元1911年3年公元1906年,出生61年公元1908年,即位,年号宣统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溥仪退位,历时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灭亡了公元1931年,在日本人的保护下前往东北
公元1950年,回到中国,被送到抚顺战犯管理所改造公元1959年,被特赦
公元1967年,去世,葬八宝山革命公墓太祖(1616-1626)太宗(1627-1643)世祖顺治福临(1644-1661)圣祖康熙玄烨(1662-1722)世宗雍正胤(1723-1735)高宗乾隆弘历(1736-1795)仁宗嘉庆琰(1796-1820)宣宗道光宁(1821-1850)文宗咸丰奕(1851-1861)穆宗同治载淳(1862-1874)德宗光绪载(1875-1908)宣统溥仪(1909-1911
第三篇:清朝基本历史概况
现在清宫剧特别多,但是很多电视就不尊重历史事实,扭曲了很
多历史事件,所以今天我跟大家分享一下清朝的基本历史概况。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政权,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清朝的祖先是女真族。
明朝初期,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三大部。
后又按地域分为建州、长白、东海、扈伦四大部分。
明朝在东北设立辽东都司、奴儿干都司作为管理机构,女真各部皆臣服于明朝。
清朝统治者为出身建州女真的爱新觉罗氏。
建州女真首领猛哥帖木儿时为明朝建州卫左都督,1433年因部族冲突被害。
1440年建州部南移,最终定居于赫图阿拉。
南移后,建州女真部与明朝交往密切,建州部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繁荣。
1583年,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袭封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相继兼并海西女真部,征服东海女真部,统一了女真各部。
他还筑城池、设大臣、定法律、理诉讼、建立八旗制度。
八旗制度按军事组织形式,把女真人编制起来,在贵族控制下进行战争和生产活动,是一种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
八旗制度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巩固了努尔哈赤的统治地位。
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自立为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建元天命,公开反叛明朝政府。
1618年,努尔哈赤发布“七大恨”的讨明檄文,誓师伐明,举国震惊。
1619年,明朝在萨尔浒之战惨败,几年间丧失辽东七十余城。
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辽阳、沈阳,迁都于辽阳。
1625春,努尔哈赤不顾贝勒诸臣异议,决定迁都沈阳。
当年农历三月三日在拜祭祖陵后,便率亲族百官自东京(辽阳)起程,夜宿虎皮驿,翌日抵沈阳。
从此沈阳成为后金政权的统治中心。
不过,努尔哈赤在1626年的宁远战役中被明军的大炮打成重伤,不久逝世。
第八子皇太极继位。
他继续对明朝展开攻势,并联合蒙古各部,势力不断扩大。
1636年(明崇祯九年,清崇德元年),清太宗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的大顺军攻占北京,明朝灭亡;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清摄政王多尔衮指挥清军入关,打败大顺农民军;同年清顺治帝迁都北京,从
此清朝取代明朝成为全国的统治者。
入关后20年时间里,清朝先后灭亡大顺、大西和南明等政权,基本统一全国。
清朝最初建都于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1621年迁都辽阳,1625年迁都沈阳(改称“盛京”),1644年定都北京。
以盛京为陪都。
清朝奠定了中国疆域的基础,鼎盛时领土达1300万平方公里。
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yu三声)等,南至南海诸岛。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
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天命福陵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天聪/ 崇德昭陵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44年~1661年顺治孝陵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康熙景陵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雍正泰陵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乾隆裕陵仁宗:爱新觉罗颙琰1796年~1820年嘉庆昌陵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821年~1850年道光慕陵文宗: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咸丰定陵
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祺祥/ 同治惠陵德宗: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光绪崇陵
(无庙号)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1年宣统华龙陵园
1911年(清宣统三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月1日,中华民国宣告成立。
同年2月12日,清
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清朝灭亡。
清朝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268年。
第四篇:清朝三个故事
清朝的三个故事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清朝的三个故事》的内容,具体内容:清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
那你知道清朝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清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清朝的故事:对西学情有独钟的康熙康熙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
清朝是中国社会发生重大转折的时期。
那你知道清朝的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清朝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清朝的故事:对西学情有独钟的康熙
康熙年间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繁荣阶段。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自是众所周知,其不盲目排外,闭关自守,有意识地吸收一些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并重视自然科学教育,奖励研发自然科学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更是被后人称道。
在中国古代庞大的帝王队伍里,他是唯一一位认真学习西学的皇帝。
而在他之后的几位皇帝,均将西学视为洪水猛兽。
这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康熙并没有将自己学习西学的精神延续下去。
那么,他既然那么努力学习西学,又取得了很多成绩,从西学中,他又看到了西学的科学之处,他为什么不将这种认识传给后来的子孙呢?他为什么要学习西学呢?
1.杨光先反教案
事情还需从1665 年说起,这一年,清廷发生了一件事,看似很小,但却对康熙触动很大。
历史把这件事称为“杨光先反教案”。
从历史对杨光先的记载来看,他年轻时就喜欢好强斗狠。
崇祯时,他来
到京师,抬着棺材到阙下,上疏弹劾大学士温体仁,朝野称其为奇人。
明朝灭亡,他跑到江南,后又旅居京师。
顺治时,他在钦天监任职。
此人对西方的天文历法全凭感知,但他却是个爱国人士。
面对当时西方教士在朝中担任重职,特别是钦天监的重职,他忧患意识顿起。
他上疏顺治,认为《时宪历》封面不当题“依西洋新法”五个字,以此来攻击当时的天主教徒、钦天监正汤若望。
可此次上疏却如泥牛入海,原因是顺治帝对汤若望很宠幸。
到了康熙三年,杨光先再次上疏朝廷,认为这个外国人是混蛋,他骨子里肯定有着不可告人的勾当。
他举例说,汤若望的《时宪历》只推到二百年就没了,意图大大的坏了,这是让大清只存在二百年啊!
他随后宣称:“宁可使中夏无好历法,不可使中夏有西洋人”。
清圣祖康熙,名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贤明君主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在他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