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双孙兵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双孙兵法”作者:田芝
来源:《金桥》2019年第07期
今年初,在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播出的《国家宝藏》第二季中,银雀山汉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亮相。

节目中,著名演员王学圻以精湛的演技还原了一位富有谋略的军事家孙膑,故事曲折离奇又大气磅礴。

1972年,银雀山汉简发掘出土于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汉墓中。

汉简出土不仅让消失已久的《孙膑兵法》重见天日,还解开了一段千年悬案。

据史料记载,大概在汉末时期,《孙膑兵法》就散佚了,世间只有《孙子兵法》一部兵法流传。

因此,孙武和孙膑两人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

有人认为孙膑是孙武的后人,两书作者
不是同一人;有人认为《孙膑兵法》源于孙武,完成于孙膑;更有人对此提出质疑:孙膑这个人到底存不存在呢?
不过随着《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的同日出土,千年谜案终于真相大白。

因历史意义重大,银雀山汉墓被列为建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大发现之一。

那么孙武和孙膑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据考证,孙武跟孙膑分别是春秋、战国两个时期的人。

其中,孙武(约公元前545年~公元前470年)是齐国乐安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

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约活动于公元前六世纪末至前五世纪初。

孙武生在齐国,后为逃避齐国的战祸,辗转到南方的吴国,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13篇,受到重用为将。

而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五代孙。

孙膑曾与魏国将军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明末清初,有以孙膑、庞涓生平为原型的历史小说《孙庞斗智演义》,使孙庞斗智的故事广为流传。

唐德宗时,将孙膑等历史上64位武功卓著的名将供奉于武成王庙内,被称为武成王庙六十四将。

宋徽宗时追尊孙膑为武清伯,位列宋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孙武与孙膑是祖孙关系,《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两部兵法之间则存在内在的师承关系,前者是后者的依据和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阐述和继承。

两部兵法对中国影响深远,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操、诸葛亮、司马懿等人都是对于“双孙兵法”推崇不已。

除此之外,“双孙兵法”在国外也有很大影响力。

其中,《孙子兵法》第一次走出国门是在唐代,由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传至日本;18世纪又由传教士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出版,据说拿破仑经常诵读《孙子兵法》;20世纪初期,《孙子兵法》被翻译成英文,开始在西方国家流传,并被各院校当作必读的军事教材;到20世纪80年代,《孙子兵法》已被翻譯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出现全球性“孙子热”。

据闻,海湾战争的时候,老布什桌子上摆着两本书,其中一本就是《孙子兵法》。

他还把这本书的英文译本运到前线,供参战人员阅读。

“双孙兵法”是中国先秦时期军事思想的集大成者,可以让军事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同时它还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思想,现代人对“双孙兵法”的研究已不局限于战争和军事及政治的方面,而上升到经济管理、人事关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

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的教授安乐哲,是将中国哲学向西方介绍的一个重要推手。

他用银雀山版本翻译的《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均成为畅销书。

在他看来,《孙子兵法》跟
《孙膑兵法》是中国的瑰宝,如果了解它们,就会了解一个思维方法。

“我觉得中国人不想打仗,打仗是不得已的,是最后的选择,这两部兵法是战术、战略,可最后它是哲学。

它的态度跟《论语》《中庸》是一样的,惟一的目标是和谐。


在光阴的流转中,银雀山汉墓竹简重返人间,即使被埋葬千年,但它智慧的光芒仍冲破了一切藩篱,璀璨夺目。

按照西方的统计,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5亿人在直接或间接地学习“双孙兵法”;2017年,亚马逊网站销售率排在历史类榜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