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
1. (4分) (2020高三上·福清月考) 古代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历史事件(部分)
对表中信息解释合理的是()
A . 古代中外之间交流具有双向性
B . 古代中外间交流以技术为主导
C . 海外贸易受到历代王朝的重视
D . 中国对外交流主要对象是邻国
2. (4分) (2018高一下·开鲁期末) “无论是先秦的领主封建制时期,还是秦以后到清的中央集权时期,古代王朝国家都具有家族私有性。
”该观点强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 . 王权与神权结合
B .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 . 君权受制于族权
D .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3. (4分)两宋时期,江南出现大量种植粟、麦、豆,江北广种水稻的现象,棉花的种植也由福建、广东推广到江淮,川蜀。
这种现象说明()
A . 南稻北粟格局开始打破
B . 经济重心出现北移趋势
C . 南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D . 南北农业经济交流加强
4. (4分) (2019高一下·湖北期中) 陈启沅于1873年创办一家机器缫丝厂。
取名为“继昌隆”,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厂房占地约为1.44公顷,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有1500多工人,95%都是女工。
由此可知()
A . 中国第一批近代产业工人诞生
B . 当地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
C . 当地自然经济受到一定的冲击
D . 西方民主思想在华广泛传播
5. (4分)(2017·山东模拟) 有历史学者曾以忧时伤世的感情袒露自己在抗战孤岛——香港,读宋人著作的心灵感受,对两宋交替之际“汴京围困屈降诸卷,所述人事利害之回环,国论是非之纷错,殆极世态诡变之至奇。
……乃取当日身历目睹之事,以相印证,则忽豁然心通意会”。
这说明()
A . 问题意识有助于廓清扑朔迷离的历史与现实是非
B . 家国情怀往往影响对历史与现实相关事件的理解
C .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往往贯穿于对现实的把握与选择
D .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6. (4分)(2020·洛阳模拟) 1895年,《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选译《泰唔士报》等外国报纸的消息、评论;选录津、沪、港、粵等地报纸的新闻、言论,摘编“西国格致有用诸书”,最后附有梁启超等人的编者按和论说。
据此可知,该报刊的创办旨在()
A . 引导人们开始关注国际局势变化
B . 宣传维新思想促进人民觉醒
C . 激励人们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D . 宣传民主科学启发国民自觉
7. (4分)(2019·陆良模拟) 朱元璋在平定天下的第三年,吸取历代治国的经验教训,采取藩封的办法,“惩宋元孤立,失古封建意,于是择名城大都,豫王诸子,待其壮而遣就藩服”。
明太祖此举()
A . 对宋元的灭亡拥有准确的认识
B . 带有浓厚血缘政治色彩
C . 为明中后期地方割据留下隐患
D . 是中央加强对地方控制
8. (4分)(2020·河北模拟) 1943年薛暮桥在中共山东分局要求下作了有关土地政策的报告,报告指出既要减租减息,还要交租交息,要逐步减轻地主对农民的封建剥削,欢迎收租地主向经营地主转化,支持农业副产收入和运输贩卖等。
薛暮桥的报告()
A . 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 体现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 . 试图限制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 表明中共工作重心转向经济领域
9. (4分) (2020高三上·商城月考)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
这说明()
A .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己明确
B . 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C . 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已完全被打破
D .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异常的艰难
10. (4分)下图是世界百万人口大城市数量统计表。
造成其增长的原因主要是()
A . 工业革命带来城市化进程
B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C . 工业化、人口增长和移民
D . 第三产业的迅猛发展
11. (4分)“当三十年代的沙尘暴和大萧条引发人们的绝望之情时,她(Ann NixOn Cooper,106岁的选民)看到一个国家用罗斯福新政、新就业机会以及对新目标的共同追求战胜恐慌。
……”这是新当选的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获胜演讲,其中“新就业机会”主要是通过何种方式提供的()
A . 整顿财政金融
B . 调整工业生产
C . 扩大农业生产
D . 举办公共工程
12. (4分) (2020高二上·长春开学考) 1960年,英国与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奥地利、葡萄牙7国,共同组建了七国自由贸易区,抗衡法德;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1999年,欧元问世,但英镑仍是英国的通用货币;2020年,英国正式退出欧盟。
材料意在说明()
A . 英国成为美苏争霸的焦点与重心
B . 世界格局变化影响英国外交
C . 英国外交受理想与现实的双重影响
D . 区域集团化遭到重大挫折
二、非选择题。
(13、14题为必做题,15、16、17为选做题。
(共5题;共82分)
13. (25.0分) (2017高一上·瓮安月考)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
“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
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
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予复核。
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
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
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近四十年来,……普遍的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以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
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
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吴晗《历史的镜子》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
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
(2)据材料二,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制度的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
14. (12分) (2017高一下·崇仁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
——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联邦政府成立联邦剩余商品救济公司,当市场供大于求,农产品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就从农产品计划参与者那里收购农产品以提高市场价格,反之则通过抛售农产品平抑市场价格。
发放无追索权贷款和储备剩余农产品构成常平仓计划的主要内容。
同时1938年农业调整法还规定农作物保险计划,当农作物遇到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时,农业生产者能得到一定的赔偿金。
——蔡东丽、谢加书《论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农业立法》
材料三: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工业和个体小农业是完全不同的经济,甚至是相互对立的,社会主义事业不能长期建立在两个不同的基础上,否则,总有一天会使整个国民经济全部崩溃。
——《斯大林选集》下卷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和苏联受世界共同关注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三,分别指出罗斯福和斯大林农业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的影响。
(3)罗斯福和斯大林的农业政策有何相同点?二者的农业政策对我们深化改革有何启示?
15. (15.0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城市是文明的象征,随着社会发展城市也发生着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周原来是西部的小邦,灭商以后,都城丰镐地处偏僻,不能有效控制广阔的中原和东部地区。
周公指出洛邑(今河南洛阳)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周公在这里建立军事和政治重镇,将统治中心东移,监管殷顽(不愿接受周统治的殷商旧贵族)、东夷,对天下实行有效地统治。
诸侯咸服,天下大治。
——摘编自卢连成《论商代、西周都城形态》
材料二唐宋时期抑或唐宋之际的中国社会曾经发生了重要变革……其中,作为社会重要载体的城市可以说
往往起着既引领社会潮流,又设置种种藩篱的双重作用。
城市变革是唐宋社会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城市为中心、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城市的变革昭示着社会深刻而全面的变化。
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也是城市历史上人口流动频率较高的时期,城市变化是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集中表现,城市的数量、空间分布、职能和类型、人口数量和结构、人口流动、人口文化结构、城市网络体系、城市市场商品流通和商品结构的变化是城市变化乃至社会变化的集中反映。
——宁欣陈涛《唐宋城市社会变革研究的缘起与启程》
材料三在我国(早期)封建城市形成的过程中……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军事需要。
春秋时筑城的原因不外乎以下三种:第一,大小诸侯国国都都是政治中心,都需筑城……第二,各国纷争中,需要在战略要地筑城……第三,统治者为达到某种政治目的而在一些地方筑城……封建社会的城市商业是在这些旧城的基础上发展繁荣起来的。
——胡如雷《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
材料四南京(今河南商丘附近)去汴河五里,河坝(畔),谓之河市,五代国(国即北宋)初,官府罕至,舟车所聚,四方商贾孔道(交通要道)也。
其盛非宋州(今河南商丘)可比。
——(北宋)王巩《闻见近录》
(1)洛邑是古代重要的城市。
依据材料,分析西周营建东都洛邑的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周和东周时期洛邑地位的变化及其原因。
(2)请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宋时期城市变革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中国古代社会城市形成的因素。
16. (15.0分) (2020高三上·浙江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去年十二月九日我们对日德意宣战,今年元旦参加反侵略同盟,我们已正式踏上世界政治舞台,今后世界战时与战后的大大小小问题我们都得参加。
参加得力,我们可以一跃而为列强之一员;参加不力以至失当,将永远做一个三四等国家。
这一点,我们应该以极大的警惕,做今天的努力。
——摘自《反侵略同盟与中国》(《大公报》)
材料二:中国抗战后期,“蒋介石的权力只及于西南一隅”,长江以北连“中央政府的影子也没有”,的“假如我们让日本人立即放下他们的武器,并且向海边开去,那么整个中国就将会被共产党拿过去”。
——摘引自(美)杜鲁门《杜鲁门回忆录》(第2卷)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去年十二月九日我们对日德意宣战”的直接原因及“今年元旦参加(的)反侵略同盟”的组织性质,并列举“我们已正式踏上世界政治舞台,今后世界战时与战后的大大小小问题我们都得参加”的典型事实。
(2)根据材料二和结合所学:简述抗战后期美因为避免出现“整个中国被共产党拿过去”而采取的对华政策。
指出为避免整个欧洲被苏联控制: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采取的重大举措
17. (15.0分) (2019高三上·扶沟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在汉代,皇帝会诏令地方对政绩突出、表率一方的地方官按祠祭。
桂阳太守许荆“为设丧祭婚烟制度,使知礼禁……桂阳人为立庙树碑”;淮平大尹侯霸政理有能名,“临淮吏人共为立祠,四时祭焉”。
政府统一祭祀五岳四渎等名山大川,各地居民祭祀当地山神、水神,华阴有太华山祠、江都有江水祠等。
同时,人们为“攘除凶灾,御止疫鬼”祭祀门神,为长生拜祭西王母、司命,为祈福祥与富贵尊荣祭祀灶神。
每年春二月秋八月,乡村全体成员都必须参加祭祀地方保护神——社神;腊祭是“岁终大祭”,阖家大小在家长的率领下,洁祀祖先,然后按次序列于先祖之前,依次向尊长进酒祝寿。
——摘编自贾艳红《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点》等
材料二:据统计,河北井陉县原有自然神坛庙14处,到民国年间无一保留;河南滑县原有自然神坛庙22处,到民国年间仅剩1处,有的地方虽然坛庙尚存,但已没有什么祭祀活动。
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大都市,东南沿海地区的乡村,“昔年巨族皆建祠堂,今存者什之一”,祭祀活动难以为继。
民国实行信教自由政策,1913年全国天主教徒130万,1932年达到250余万。
中华民国公布“废除卜筮、星相,巫觋、堪舆办法”,“取缔经营迷信物品办”,视“逃信为进化之障碍”,贵州仁怀跳大神、巫蛊等活动“奉文禁革,其习渐息”;上海法华乡,延巫治病之风“稍戢矣”。
——摘编自赵英兰、贾小壮《民国时期社会信仰态势嬗变之缘由》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民间信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间信仰发展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传统民间信仰相比,民国时期社会信仰出现的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每小题4分,共48分) (共12题;共48分)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二、非选择题。
(13、14题为必做题,15、16、17为选做题。
(共5题;共82分)答案:13-1、
答案:13-2、
答案:13-3、
考点:
解析:
答案:14-1、答案:14-2、
答案:14-3、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答案:15-2、
答案:15-3、考点:
解析:
答案:16-1、
答案:16-2、考点:
解析:
答案:17-1、
答案:17-2、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