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形考作业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开放大学《环境生态学》形考作业1答案
1
当光强度不足时,C02浓度的适当提高,则使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不致于降低,这种作用称为(C )
• A
综合作用
• B
阶段性作用
• C
补偿作用
• D
不可替代作用
2
判断:低温在某些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可少的。
A
• A
正确
• B
错误
3
在光与植物形态建成的各种关系中,植物对黑暗环境的特殊适应产生(A )
• A
黄化现象
• B
白化现象
• C
辐射效应
• D
代谢效应
4
最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是(C )
• A
粘土
• B
砂土
• C
壤土
• D
黄土
5 水生植物的特点是(A )
• A
通气组织发达
• B
叶面积小
• C
机械组织发达
• D
根系发达
6
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B )
• A
李比希定律
• B
贝格曼法则
• C
阿伦法则
• D
谢尔福德定律
7
有效积温法则公式K=N(T-C)中,C为(D )
• A
平均温度
• B
发育的时间
• C
有效积温
• D
发育起点温度
8
在太阳辐射中,主要引起光学效应,促进维生素D的形成和杀菌作用的光是(A )
• A
紫外光
• B
红光
• C
绿光
• D
红外光
9
太阳辐射光谱中,主要引起热的变化的光是(C )
• A
红光
• B
紫外光
• C
红外光
• D
绿光
10
属于生理有效辐射的光质是(A )
• A
红光
• B
紫外光
• C
绿光
• D
红外光
11
一般来讲,某种生物的耐性限度达到最适时的温度、湿度条件组合状况为(D )
• A
高温、高湿
• B
中温、高湿
• C
高温、中湿
• D
中温、中湿
12
判断:在光谱中,380--760nm波长范围的光属于紫外光。
B
• A
正确
• B
错误
13
判断:昆虫的休眠和滞育主要与温度这一生态因子有关。
B
• A
正确
• B
错误
14
判断: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其身体往往比生活在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这个规律称为Bergman规律。
A
• A
正确
• B
错误
15
判断:发育起点温度又称为最低有效温度A
• A
正确
• B
错误
16
判断:生物体的含水量一般在80%以上B
• A
正确
• B
错误
17
判断:海洋生活的低渗动物具有发达的排泄器官,其功能是排出水分B
• A
正确
• B
错误
18
判断:最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土壤结构是块状结构B
• A
正确
• B
错误
19
判断:生态学作为一个科学名词,最早是由E.Haeckel提出并定义的
A
• A
正确
• B
错误
20
判断:每种植物的生态幅影响该种植物的生物量。
B
• A
正确
• B
错误
填空题
21
22
美国生态学家V.E.谢尔福特于1913年在最低因子定律基础上把最低
23
年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来的。
24
某一生态因子的数量不足,但在一定条件下可由其他因子的加强而得
25
段性的作用、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
26
苏联学者蒙恰斯基根据生态因子的稳定性程度,把生态因子分为
27
28
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Darwin)于1859
生态学和进化论作出了巨大贡献
29
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组织层次,生态学分化出了分子生态学、种群生
30
1.
物圈。
31
32
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
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
33
34
论述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
答:温度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和生物的发育,并决定着生物的地理分布。
任何一种生物都必须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一般说来,生物生长发育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变缓。
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所能忍受的温度范围时,生物的生长发育就会受阻,甚至造成死亡。
此外,地球表面的温度在时间上有四季变化和昼夜变化,温度的这些变化都能给生物带来多方面和深刻的影响。
温度对生物的生态意义还在于温度的变化能引起环境中其他生态因子的改变,如引起湿度、降水、风、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及食物和其他生物活动与行为的改变等,这是温度对生物的间接影响。
35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答:1.综合性: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可能引起其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因此在进行生态分析时,不能只片面地注意到某一生态因子而忽略其他因子.例如,一个地区湿润程度,不只决定于降水量一个因素,而是诸气象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效应.湿润程度既决定于水分收入(降水),又决定于水分支出(蒸发、蒸腾、径流和渗漏等).可以认为,蒸散是太阳辐射、温度、大气相对湿度、风速以及地表覆盖等诸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由于蒸散不便于取得可靠的观测资料,而温度与蒸散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许多气象学家、生态学家常用干燥度来表示一个地区的湿润程度.
2.主导因子作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是起主要作用的主导因子.主导因子的改变常会引起其他生态因子发生明显变化或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发生明显变化,如光周期现象中的日照时间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因子就是主导因子.
3.阶段性作用:由于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因子的要求不同,因此,生态因子的作用也具有阶段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的变化所造成的.例如,光照长短,在植物的春化阶段并不起作用,但在光周期阶段则是十分重要的.另外,有些鱼类年是终生都定居在某一个环境中,根据其生活史的各个不同阶段,对生存条件有不同的要求.例如鱼类的洄游,
大马哈鱼生活在海洋中,生殖季节就成群结队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而鳗鲡则在淡水中生活,洄游到海洋中去生殖.
4.不可替代性和补偿性作用:生态因子虽非等价,但都不可缺少,一个因子的缺失不能由另一个因子来代替.但某一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由其他因子来补偿.例如光照不足所引起的光合作用的下降可由CO2浓度的增加得到补偿.
5.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依生态因子与生物的相互作用可将生物因子分为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类型,区分其作用方式对认识生物的生殖、发育、繁殖及分布都很重要.环境中地形因子,其起伏、程度、坡向、坡度、海拔高度及经纬度等对生物的作用是直接的,但是它们能够影响光照、温度、雨水等因子的分布,因而对生物产生的作用则是间接作用;而这些地方的光照、温度、水分状况则对生物类型、生长和分布起直接的作用.
36
试述水因子的生态作用。
答:(1)水是生物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生物新陈代谢的直接参与者,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因此,水是生命现象的基础,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活动。
此外,水有较大的比热,当环境中温度剧烈变动时,它可以发挥缓和、调节体温的作用。
(2)水对生物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
水量对植物的生长也有最高、最适和最低3个基点。
低于最低点,植物萎蔫,生长停止;高于最高点,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只有处于最适范围内,才能维持植物的水分平衡,以保证植物有最优的生长条件。
在水分不足时,可以引起动物的滞育或休眠。
(3)水对生物的分布的影响。
水分状况作为一种主要的环境因素通常是以降水、空气湿度和生物体内外水环境三种方式对生物施加影响,这三种方式相互联系共同影响着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空间分布。
降水是决定地球上水分状况的一种重要因素,因此,降水量的多少与温度状况成为生物分布的主要限制因子。
我国从东南至西北,可以分为3个等雨量区,因而植被类型也可分为3个区,即湿润森林区、半干旱草原区及干旱荒漠区。
37
“限制因子” (limiting factors)
答:使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甚至死亡的生态因子称为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一般来说,对一种生物而言,限制因子的数目一般都会不少于2个。
对于一种生物而言,许多限制因子作为元素形成的集合就叫做限制因集。
38
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
答:光饱和点: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的光照强度以后,光合作用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再增加了,这个光照强度的临界点称为光饱和点。
光补偿点:在光饱和点以下,当光照强度降低时,光合作用也随之降低,当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质与呼吸作用消耗的物质相平衡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39
环境因子与生态因子
答:环境因子是指某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全部环境要素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和繁殖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则是环境因子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也就是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繁
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相关生物等。
40
简述生态学研究的方法。
答:生态学研究方法包括野外调查研究、实验室研究、系统分析与模型模拟3种类型。
(1)野外调查研究是指在自然界原生境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考察研究,包括野外考察、定位观测和原地实验等方法。
(2)实验室研究是在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受控生态实验系统中研究单项或多项因子相互作用及其对种群或群落影响的方法技术。
(3)系统分析和模型是指对野外调查研究或受控生态实验的大量资料和数据进行综合归纳分析,表达各种变量之间存在的种种相互关系,反映客观生态规律性,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方法技术。
41
生物圈
答:生物圈(biosphere),是指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自然灾害主要发生地,它衍生出环境生态灾害。
生物圈是地球上凡是出现并感受到生命活动影响的地区,是地表有机体包括微生物及其自下而上环境的总称,是行星地球特有的圈层。
它也是人类诞生和生存的空间。
生物圈的范围是:大气圈的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