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镇静效果的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对硬膜外麻醉下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镇静效
果的比较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和咪达唑仑在小儿腹腔镜手术麻醉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选取70例行小儿腹腔镜手术患儿,均进行硬膜外麻醉,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组)和咪达唑仑组(M组),比较两组在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 (T1)、气腹后30 min (T2)、腹腔放气后5 min (T3)及腹腔放气后10 min (T4)时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搏氧饱和度(SpO2)、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等的变化,以及躁动、不良反应发生率及麻醉满意度等指标。
结果两组各时间点的HR、SBP、DBP和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两组T1、T2、T3、T4时E和N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水平(P均0.05)。
1.2 麻醉方法
手术患儿均术前30 min常规肌注哌替啶1 mg/kg、异丙嗪0.5 mg/kg、东莨菪碱0.01 mg/kg。
选择T12~L1椎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给予2%利多卡因10 mL、0.894%布比卡因5 mL和注射用水5 mL共20 mL混合液10~16 mL,分三次注入。
麻醉平面T4~L3范围,然后M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05 mg/kg后,采用SP-500微量注射泵(日本GMS公司生产)以0.05 m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D组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啶(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0.5 μg/kg负荷量后,以0.5 μg(kg·h)的速率静脉输注。
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的剂量分别为0.1 mg/kg和1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20 mL。
所有患者均常规面罩吸O2(2~3)L/min。
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啶开始给药后15 min进行手术。
所有患者麻醉后均经桡动脉穿刺置管,通过压力传感器接HP 心电监测仪连续监测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脉搏氧饱和度(SpO2),保持呼吸道通畅,面罩持续吸氧,对术中出现的并发症随时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分别记录咪达唑仑或右美托咪啶组气腹前(T0)、气腹后10 min(T1)、气腹后30 min(T2)、腹腔放气后5 min(T3)及腹腔放气后10 min(T4)HR、SBP、DBP和SpO2变化,并在上述时间点自颈外静脉抽静脉血6 mL,抗凝后常温下3000 r/min离心15 min,分离血浆置-20℃冰箱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检测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试剂盒由美国TPI公司生产),记录两组患儿术中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镇静效果满意率。
术后送麻醉苏醒室持续监测吸氧,直至患儿清醒后安全送回病房。
24 h 后回访患儿均恢复正常,无恶心、呕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及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E、NE的比较
两组患儿注射不同麻醉药物后在同等监测环境下各时间点E、NE的数值与同组T0比较,两组T1、T2、T3、T4时E和NE水平均显著高于同组T0时水平,经t检验和方差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见表3。
3讨论
小儿腹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由于腹腔镜手术和患儿解剖生理学的特殊性,麻醉手段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比如术中要求患儿安静、无躁动、呼吸平稳,以配合细微的手术,但手术所需人工气腹和特殊体位对患儿的循环和呼吸干扰较大[3-4],会产生较大应激反应,同时患儿自身代偿能力和耐受力差,这需要麻醉能维持适当深度,并保证患儿循环和呼吸平稳,保持适当肌松和控制膈肌抽动。
因而我们考虑对于硬膜外麻醉的腹腔镜手术患儿采用辅助镇静,期望能减轻腹腔镜手术气腹时的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以及患儿自身的应激反应。
所选药物中咪达唑仑具有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和解痉作用等特点,其肌松作用也适合于腹腔镜手术,但对呼吸有抑制作用[5]。
而右美托咪啶是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良好的镇静、镇痛、抗焦虑等效果,且无明显呼吸抑制作用,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小[6]。
本研究中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的剂量均为临床上镇静时常用剂量。
本研究发现所有患儿在气腹过程中仍可见SBP、DBP升高和HR加快,分别采用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啶镇静的两组患儿各时间点的HR、SBP、DBP和SpO2等常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组反映患儿应激水平的E和NE 水平在气腹后(T1、T2时)均显著低于M组(P 0.05)。
Talke等[7]曾报道右美托咪啶可抑制交感神经,使用右美托咪啶用于心脏传导阻滞的成年患者镇静易发生心动过缓,但本研究并未发现,可能与药物用量和受试人群有区别有关,具体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与咪达唑仑比较,硬膜外麻醉下小儿阑尾手术患者右美托咪啶镇静时循环呼吸稳定,应激反应更小,不抑制呼吸,并发症少,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McHoney MC,Corizia L,Eaton S,et al.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childre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traoperative hypermetabolic response[J].Surg Endosc,2006,20(3):452-457.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84.
[3]章艳君,刘金柱.全凭静脉麻醉下小儿腹腔镜手术对呼吸循环系统影响[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1,17(1):45-47.
[4]Yind XK,Xiang ZG,Prasai A,et al. The observation of response to cardiovascular system at periextubation period after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J]. Nepal Med Coll J,2003,5(1):6-8.
[5]Nishiyama T,Yokoyama T,Hanaoka K. Sedation guidelines for midazolam infusion during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J]. J Clin Anesth,2004,16(8):568-572.
[6]Venn M,Newman J,Grounds M. A phase II study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dexmedetomidine for sedation in the medical intensive care unit[J]. Intensive Care Med,2003,29(2):201-207.
[7]Talke P,Richardson CA,Scheinin M,et al. Postoperative pharmacokinetics and sympatholytic effects of dexmedetomidine[J].Anesth Analg,1997,85(5):1136-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