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宝宝肺炎的原因 试试食疗方治宝宝肺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
2018.01
食疗茶坊
肺炎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通常以高烧、咳嗽、鼻翼扇动为主要症状,有的伴有呕吐、抽搐、流涕、咳痰等,多见于秋冬季,主因由于受凉、感冒引起的。
下面我们看看有哪些食物可以治疗宝宝肺炎?
宝宝肺炎的原因
上呼吸道感染:由于小儿的免疫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局限感染的能力较弱,患感冒、咽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后,感染容易从上呼吸道沿气管、支气管向下蔓延而引发肺炎。
突然受凉、饥饿、疲劳等,削弱全身抵抗力,使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更容易侵入呼吸道,并且不容易被人体清除,而导致发生肺炎。
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如麻疹、百
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入冰糖,代茶饮用。
5、党参10克,大枣15克(去核),糯米150克,加适量水共煮粥,用白糖调味服用。
6、杏仁10克,去皮尖,水研滤汁,大米30克,加水共煮粥服用。
切记,在发热期间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以流质半流质为好,如粥。
日咳、流感及腺病毒感染时,容易并发肺炎,甚至发展成重症肺炎。
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免疫缺陷病,先天性心脏病、先天性呼吸系统发育异常、营养不良、贫血以及其他系统严重疾病,也是肺炎的易感因素。
哪些食物可治疗宝宝肺炎
1、柚子肉5瓣,白菜干60克,北芪15克,猪瘦肉250克,诸药共煲汤服食,每日1剂,分两次服。
可益气养阴,润肺化痰。
2、百合50克,薏米200克,加水5碗,煎成3碗,分3次服,每日1剂。
3、核桃仁、冰糖各30克,梨150克,共绞碎,加水煮服。
每次1匙,每日3次。
4、杏仁10克(去皮尖打碎),鸭梨1至2个,冰糖适量。
先将鸭梨切块
哪些食疗方可治疗老年哮喘如何避免哮喘来袭
■ 彭颖姣
引起宝宝肺炎的原因 试试食疗方治宝宝肺炎
■ 任志慧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
此病可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多在夜间或凌晨发生。
下面我们看看哪些食疗方可治疗老年哮喘?
哪些食疗方可治疗老年哮喘
核桃仁:取核桃仁1000克研细,
补骨脂500克为末,蜜调如饴,晨起用酒调服一大匙。
不能饮酒者用温开水调服,忌羊肉。
适用于肺虚久嗽、气喘、便秘、病后虚弱等症。
杏仁粥:杏仁10克去皮,研细,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适量,加水煮粥,每日两次温热食。
能宣肺化痰、
止咳定喘,为治咳喘之良药。
糖水白果:取白果仁50克,小火炒熟,用刀拍破果皮,去外壳及外衣,清水洗净切成小丁。
锅洗净,入清水一碗,投入白果,上旺火,烧沸后转小火焖煮片刻,入白糖50克,烧一沸滚,入糖桂花少许,即可食用。
27
2018.01
中医文化
蜜饯双仁:炒甜杏仁250克,水煮一小时,加核桃仁250克,收汁,将干锅时,加蜂蜜500克,搅匀煮沸即可。
杏仁苦辛性温,能降肺气,宣肺除痰。
本方可补肾益肺、止咳平喘润燥。
核桃蜜糖糊
材料:蜂蜜和核桃仁120克做法:先将核桃炸酥,研成细末,然后倒入蜂蜜搅拌一些,调成糊状即可。
食用方法:分7天食用,儿童的话用量减半。
功效:蜂蜜能润肠通便、补中益气,核桃能养肺定喘、补肾纳气,二者结合对哮喘有疗效。
哮喘预防措施
在气候寒冷或季节交替的时候,由于没有做好保暖措施,常常容易发生感
长期接触刺激性气体会导致哮喘的发作,所以应远离有毒、刺激的气体,如二氧化硫、油漆等。
在户外活动时,要尽量选择花粉不多的季节,春夏两季不要到花丛中游玩,哮喘患者在户外活动时,最好带上口罩,防止哮喘发作。
激动或焦虑的情绪也会引发哮喘,要预防哮喘发作,一定要学会保持平静的心态,尽量减少激动和愤怒,否则有可能引起哮喘发作。
冒或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这些疾病久治不愈就会转化为哮喘。
所以气候变化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颈部。
日常饮食要多加注意,不要嗜食辛辣、刺激的食物,长期食用这些食物会导致咽部黏膜受损,容易发生感染或炎症。
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不要食用过多发物。
家庭的卫生死角和沙发、被褥中往往隐藏着很多屋尘螨,这些屋尘螨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变应原之一。
所以要预防哮喘,一定要定时清洗传单和被褥,病经过暴晒消毒之后在食用。
家中的卫生死角要经常清洁,并保持室内的湿度。
家中最好不要饲养小动物,尤其是有羽毛、皮毛的小动物,这些皮毛容易
被吸入,从而成为引发哮喘的变应原。
即使要饲养动物,也要做好清洁和清理工作。
随着《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三五”规划》、我国首部《中医药法》以及《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相继出台,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迎来了前
所未有的黄金时期。
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医药文化,是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要途径,关乎中国文化内在价值的世界认同,而借助“一带一路”倡议的具体实施,中国与沿线各国开展中医药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前景广阔。
语言障碍是国际传播瓶颈
在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过程中,语言尤其是翻译成为最大的障碍。
究其原因,一方面,中医文化理论很多来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且深奥晦涩,难以
翻译;另一方面,中西文化存在诸多差异,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也有诸多学理上的差异,国外民众的认知习惯难以同中医学说的表达对接。
据国家中医管理局统计,中医技术的应用目前在世界的传播速度很快,约有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应用中医,但主要局限于针灸和推拿,更多的中医文化知识远未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中医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中医本身的内涵和厚度相比,相去甚远。
相关翻译人才尤其是高端翻译人才的匮乏,是制约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最大瓶颈。
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需要科学的翻译
构建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话语体系
■ 王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