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创建工作方案
一、背景
我国经济总量和人口数量大幅增长,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加上一些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为,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不合理使用,对环境带来了一定的破坏。
因此,对于保护环境和节约集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二、创建示范县(市)的重要性
建设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绿色意识”,还可以
提高自然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提高生态效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首先,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
过推动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可以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为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其次,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可以推动全面深化改革。
在推进自然
资源节约集约的同时,也可以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工作,培育科技、服务、金融等新兴产业,着力打造综合竞争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三、创建示范县(市)的目标
1.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生态环境友好型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体
目标包括:
•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提高绿化覆盖率和生态景观质量。
•建立资源节约型城市。
•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2.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提高城市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实现资源回收率的提高。
•实现未利用的废弃物资源的再利用,减少污染。
•降低城市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清理成本。
•推进能源节约和新能源应用。
3.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促进城市的低碳发展,打造国家绿色低碳示范城市。
具体目标包括:
•实现绿色建筑和生态环境的构建。
•推广绿色交通,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
•降低城市产业排放的碳排放量。
•发展绿色产业,推进城市绿色经济发展。
四、创建示范县(市)的重点工作
1.建立环境保护制度
加强环境治理法规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资源,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2.加强垃圾分类
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工作,提高城市的垃圾利用率,减少垃圾污染和清理成本。
3.实施节能减排措施
加强对城市建筑和产业的节能排放管理,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使用,降低
城市碳排放量。
4.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城市循环经济,加强对废弃资源的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5.促进绿色产业发展
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广清洁生产、绿色设计和绿色供应链。
在经济发展中注
重合理配置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创新工作的实施方式
1.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对城市居民和社会组织的宣传教育,提高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并引导居
民采取节约和环保的行动。
2.加强技术创新
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发展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城市的环保和资源利
用效率。
3.引入第三方机构
引入第三方机构,加强对城市环保和资源利用情况的监督,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落实措施
1.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明确责任人和具体工作任务。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
3.按照规划,制定实施方案,注意时间安排和预算管理。
4.把创建示范县(市)作为持续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
紧密结合当前城市工作实际,切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
七、总结
创建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旨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
现资源节约集约、环境友好型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实施中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强技术创新,引入第三方机构,要认真落实各项工作,逐步实现建设示范县(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