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 治知识点总结20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2017
高中政治是一门涵盖广泛、知识体系较为复杂的学科。

它对于培养
我们的思维能力、理解社会现象以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 2017 年高中政治知识点的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

一、经济生活
1、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
强制使用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2、价格
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和生产经营都
有影响。

对生活消费来说,一般情况下,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
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对生产经营来说,调节产量和生产要素的投入。

3、消费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要有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消费类型有按
照交易方式划分的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按照消费目
的划分的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我们要树立
正确的消费观,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
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4、生产与经济制度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5、企业与劳动者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包括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包括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和多种方式就业观。

6、投资理财
常见的投资理财方式有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和商业保险。

储蓄存款收益较低,但风险也较小;股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债券根据发行主体的不同分为国债、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7、个人收入的分配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我国,还存在着按生产要素分配,包括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

8、财政与税收
财政的作用包括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我国的主要税种有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

二、政治生活
1、公民的政治生活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公民的政治权利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


民参与政治生活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
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
的原则。

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有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

2、我国的政府
我国政府的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


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

政府具
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组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强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职能。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包括中国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
群众自治制度。

4、当代国际社会
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利益。

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三、文化生活
1、文化与社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对人的影响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
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
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文化传播的途径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等,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

4、传统文化与文化创新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
实践,文化创新的作用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5、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6、走进文化生活
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许多可喜的
变化,但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令人忧虑的现象。

我们要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和腐朽
文化的能力。

四、生活与哲学
1、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世
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思维和存在何者为
第一性、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两个方面。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
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唯心主义分为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
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物质和意识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
映的客观实在。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6、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检验标准和目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7、唯物辩证法
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基本观点。

联系
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的实质
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矛盾即对立
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8、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