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起步第9课 新文化运动中华书局版课后练习五十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第9课新文化运动中
华书局版课后练习五十五
第1题【单选题】
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存现在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以作乱为自振之机。
”文中的守旧党、中立党、维新党分别是指( )
A、顽固派、维新派和革命派
B、抵抗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C、顽固派、洋务派和维新派
D、顽固派、抵抗派和洋务派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图是中国近代一本杂志的封面,这本杂志的创办人是( )
A、李大钊
B、胡适
C、陈独秀
D、鲁迅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 )”
①民权②民主③科学④自由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欧洲从14世纪开始经历了一次思想文化领域的大变革,它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有( ) ①都提倡白话文②都宣称要打倒“孔家店”
⑧都是思想解放运动④都反映了当时进步知识分子的愿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办了( )
A、《新青年》
B、《申报》
C、《中外纪闻》
D、《每周评论》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近代化就是资本主义化。
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
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相符的有( )
①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团,女练红灯照。
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②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20世纪初,他因创办《新青年》被誉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后又成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此人是( )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周恩来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当我们顺利地阅读着报刊杂志时,应该感谢那些最早把晦涩难懂的文言文改成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先驱,他们是( )
A、李鸿章等洋务派
B、胡适等进步知识分子
C、康有为等维新派
D、孙中山等革命派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
”请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历史课上,张老师要求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不恰当的是( )
A、李大钊
B、李鸿章
C、陈独秀
D、胡适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
材料一:
材料二: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据材料一,分别写出B、C两处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名称。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各举一例中国在近代化探索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
据材料二,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近代化”是指近代以来从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其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理性化等。
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要举办一次以“近代化的探索”为主题的图文展,邀请你全程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准备
表解历史
读图释史
材料一
文汇历史
材料二18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蒸汽机的汽笛发出了第一声鸣响,世界展现出一派崭新的景象……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新时代。
19世纪末,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发明、新理论层出不穷。
……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
——摘编自川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
你可以从哪些途径收集资料?
列表归纳相关历史事件,是常用的学习历史的方法。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在答题卡上写出上表中英文字母处的内容。
并请你为该表拟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6、图7历史事件的主要影响。
图8所示艺术作品体现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反映了当时哪一阶级的愿望?
举例说明材料二中的“崭新的景象”。
指出“人类从蒸汽时代进入到电气时代”的标志。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你有何认识?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岂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明定国是”诏书材料三:颠覆满清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
──孙中山就职誓词材料四:如图所示
材料一是李鸿章对什么运动的反思?
材料二是光绪皇帝颁布的诏书,为此开展了什么运动?此运动结局如何?
材料三孙中山为“颠覆满清专制政府”领导、开展了什么运动?
材料四中的人物、杂志与中国近代哪一场运动有关?
上述几次运动都是在向西方学习,其总体趋势如何?
【答案】:
【解析】:
第14题【综合题】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
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
引文摘自谁写的什么作品?
作者当时在参与什么运动?与他同时参与运动主要还有哪些人?
简要说出这场运动的性质?
【答案】: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此刊物在当时受到广大青年知识分子的普遍欢迎,被视为青年人的“良师益友”,他们说:“青年人得此,如清夜闻钟,如当头一棒。
”
上图中刊物的名称是什么?此刊物于哪一年正式发表?
上图中的人物是谁?此刊物与人物和中国近代史上哪件大事紧密联系在一起?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