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讲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抢分点二四类鉴赏分析题——情感、形象、语言、技巧
突破点一鉴赏诗歌的情感
[典例](2017·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

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

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

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

正声:雅正的诗篇。

④伏:服气。

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看提示,定基调。

题目要求从“戏赠”入手,“戏赠”的意思是戏谑、赠送给两位老友。

可见诗歌中会有“调侃”意味。

结合注释可知,“老元偷格律”“短李伏歌行”正是这种写法。

第2步:抓意象,挖内涵。

由于这是一首序跋性质的小诗,没有意象,但可以根据诗中写到的人和事分析。

第3步:品词句,悟感情。

“应无分”“合有名”。

按照常理,自己应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个“应”字,一个“合”字,表明应该,但现实恰恰未能如愿。

“气粗言语大”是对自己前文“海口”的评价,有自嘲之意。

[规范作答]
答案: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评分细则]
能从夸耀自己和无奈自嘲两个角度概括,并结合具体内容略加分析即可。

每点3分。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丑奴儿令
龚自珍
沉思十五年中事,才也纵横,泪也纵横,双负箫心与剑名。

春来没个关心梦,自忏飘零,不信飘零,请看床头金字经[注]。

【注】金字经:指佛经。

下片后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绪变化?
答:
答案:“自忏飘零”写出了十五年来词人劳苦奔波,怎奈一事无成,而今想来后悔不已,情绪落寞低沉;“不信”二字,又表达了词人心有不甘、意欲奋发的强烈愿望,情绪顿时昂
扬;然而现实无情,挣扎无功,无奈只能通过拜佛诵经求得心安、解脱,情绪归于平静。

突破点二鉴赏诗歌的形象
[典例](2018·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陆游是我国宋代著名爱国诗人,一生忧国忧民。

第2步:分析描写,抓住特征。

①描写形象的相关词语: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其作用,诗中对“酒”的描写有两处:颔联“酒为旗鼓笔刀槊”,颈联“须臾收卷复把酒”,酒是诗人抒发情感的重要凭借物。

②表现诗人心情的词语:“醉”“胸中磊落”“空峥嵘”。

可见诗人报国无门的惆怅心情。

第3步:体察意图,注意联想。

作者作为我国历史上有名的爱国诗人,空有一腔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无法得到施展,只能醉后写诗抒志,写完诗再端起酒杯,以酒为伴,才能得到短暂的痛快。

[规范作答]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评分细则]
第一处要答出“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第二处要答出“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能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各3分。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

橘柚垂华实
橘柚垂华实,乃在深山侧。

闻君好我甘,窃自独雕饰。

委身玉盘中,历年冀见食。

芳菲不相投,青黄忽改色。

人倘欲我知,因君为羽翼。

诗中的橘柚具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孤独寂寞。

虽然品格高洁,但生长在寂寞的深山之中。

②理想不能实现。

虽然委身玉盘,但最终没被食用。

③心态委曲求全。

希望君子能够举荐自己而委身玉盘之中。

突破点三鉴赏诗歌的语言
[典例](2018·全国卷Ⅰ)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

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关注诗句表面的含意。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字面意思为:“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严冬过后,又将是生机盎然的春天,柳丝迢迢,迎风招展,远看像一团翠烟。

第2步:关注诗句使用的手法。

这两句是诗人的想象,是借描写寒冬过后会出现的美好景色,表达诗人对未来的美好向往。

第3步:关注诗句抒发的情感
联系诗人现在的不得志,可知诗人不甘于沉沦,相信会有属于自己的春天。

全诗带有自励自勉之意。

[规范作答]
答案: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

[评分细则]
能分别从诗句的含意、手法角度入手,分析诗句的作用且分析正确,各3分。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黄山道中①
[金]赵沨
小榖城②荒路屈盘,
石根寒碧涨秋湾。

千章③秀木黄公庙,
一点飞雪白塔山。

好景落谁诗句里?
蹇驴驮我画图间。

膏肓泉石真吾事,
莫厌乘兴数往还。

【注】①黄山:一名榖城山,在山东东阿。

②小榖城:即东阿县铜城镇。

③章:大材。

诗的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

答:
答案:①运用设问,回答时不说景在诗中,却说人在景中,构思新奇。

②用画图比喻黄山美景,生动贴切;而诗人骑着蹇驴缓缓前行,更显诗歌意韵之美。

③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黄山道中所见景色由衷喜爱之情。

突破点四鉴赏诗歌的技巧
[典例]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兴
陆游
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注],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迮:狭窄。

简要赏析尾联的表达效果。

(6分)
[答题流程] 请在空白处填入你的理解和分析。

第1步:明确技巧。

诗的尾联写景,手法应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第2步:阐释运用。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诗人想象自己将来在桐江上烟雨垂钓的景象,借此来表达自己隐逸的愿望。

第3步:指明效果。

尾联既照应题目“秋兴”,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规范作答]
答案:以“丹枫”照应“秋”;寓情于景,想象自己将来烟雨垂钓的画面,表达了自己隐逸的愿望,也暗含无奈和苦闷之情。

[评分细则]
照应题目1分;寓情于景1分,分析2分;答出诗人情感的两个方面各1分。

【对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梅引[注]
姜夔
人间离别易多时。

见梅枝,忽相思。

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

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晖。

旧约扁舟,心事已成非。

歌罢淮南春草赋,又萋萋。

漂零客,泪满衣。

【注】庆元二年丙辰之冬,正值园中蜡梅绽放,词人见梅怀念远方的恋人,因作此词。

淮南小山著辞赋《招隐士》里有“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的句子。

本词在抒发感情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直抒胸臆。

“人间离别易多时”“忽相思”“漂零客,泪满衣”等句直接抒发伤感和相思情感。

②虚写(想象)。

内容包括梦境和回忆两部分。

“几度”句,写两人欢聚的梦境,“今夜”四句,写另一种梦境,悲欢两种梦境相比,表达了别后对情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俊游巷陌”“旧约扁舟”回忆往昔,表达人事已非,旧约难以实现的悲苦,进一
步抒发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答“虚实结合”也可)③对比。

通过悲欢两种梦境的对比,以及对昔日之欢的回忆和今日孤独之境的对比来抒发情感。

(借景抒情、借事抒情、用典,言之成理即可。

)
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06页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柳长句
杜牧
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

巫娥①庙里低含雨,宋玉②宅前斜带风。

不嫌③榆荚共争翠,深与桃花④相映红。

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注】①巫娥,指巫山神女,亦泛指美女。

②宋玉,战国时楚国人,是楚国继屈原之后的第二大诗人。

仕途坎坷,政治上终不得志。

③不嫌,一作“莫将”。

④与桃花,一作“感杏花”。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引兴托喻,借景抒情,写“落日”“流水”“春光”“柳树”,营造了令人伤感的氛围。

B.颈联两句,色彩艳丽,“翠”和“红”是春天常见的颜色,突出了春天的蓬勃生机。

C.尾联借柳伤别,新春柳绿,在游宦的别离中抒发对家人的依依不舍,抒情真切、自然。

D.诗的前六句写景,写柳树的婀娜多姿,柳在榆荚、桃花映衬下的妖娆,景中融情。

解析:A项“营造了令人伤感的氛围”不恰当,写“落日”“流水”意在突出时光的流逝,写“春光”“柳树”意在突出春景之胜。

答案:A
★(2)(鉴赏诗歌的情感)本诗的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①对柳树的喜爱之情。

“含”“带”二字写柳因雨重而低垂,因风拂而斜飘,突出柳树的动态美,表达了诗人对柳的喜爱。

②坚守高洁品格。

诗人用“巫娥”“宋玉”的典故,以“巫娥”来象征自己美好高洁的情趣;诗人以“宋玉”自比,表达了虽怀才不遇、宦途失意,仍矢志不渝的操守。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秋日还京陕西十里作
[唐]薛稷
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

隔河望乡邑,秋风水增波。

西登咸阳途,日暮忧思多。

傅岩既纡郁,首山亦嵯峨。

操筑无昔老,采薇有遗歌。

客游节回换,人生知几何?
(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写自己奔波在外,眺望家乡,表现的是一种对故乡的深深眷念之情。

一个“望”字,活画出诗人引颈翘首,深情注目故土的情景,触发出无穷的乡思。

B.中间四句,借家乡名山的典故,写已无傅说、伯夷、叔齐这样的贤士,表达了对古人的追念与仰慕,也流露出对当今朝廷的不满。

C.诗人先从思乡写起,到“西登”二句时,突然作一顿挫,这样,既使乡情显得强烈,又为下文表现从乡情生发开去的复杂思想,做了铺垫。

D.这首诗的最后,作者想到自己已多年客游在外,时间轮回般地不断前进,一生还能有多长的时间呢?表达了人生无常的感叹。

解析:B项,“对当今朝廷的不满”有误,应为“对当今政治的隐忧”。

答案:B
★(2)(鉴赏诗歌的语言)首句“驱车越陕郊,北顾临大河”中的动词富有表现力,请分析。

答:
答案:“驱”“越”两个动词的连用,开篇就给人一种马不停蹄、车轮滚滚、行色匆匆之感,写出了诗人奔波的辛苦和飘忽无定。

“顾”形象地表现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苍洱临眺
李京
水绕青山山绕城,万家烟树一川明。

鸟从云母屏中过,鱼在鲛人镜里行。

翡翠罘崽笼海气,旃檀楼阁殷秋声。

虎头妙墨龙眠手,百帧生绡画不成。

(1)下列对诗歌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此诗写出了大理的独特景观:水环绕着青山,山环绕着古城;大理人烟繁盛,山川明丽。

B.此诗描写苍山洱海,“云母屏”“鲛人镜”“翡翠罘崽”,比喻贴切,形象生动,
想象丰富。

C.诗人看到大理的风光,情满于山,意溢于海,遂以客观写实笔法描绘了大理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

D.颈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作者置身苍山洱海秋天美景中的感受,洱海如玉,秋声悠远。

解析:C项“客观写实”不准确;没有描绘“风土人情”。

答案:C
★(2)(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这首诗在写法上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请联系全诗简要分析。

答:
答案:虚实结合。

前三联均为写实,最后一联为虚写——哪怕顾恺之、李公麟再世,就算他们的生花妙笔,用尽百幅生绡,也画不出大理的美景。

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

实写中又有虚写:鸟飞、鱼游乃实写,云母屏、鲛人镜又是虚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