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牙体雕刻技术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背景下牙体雕刻技术教学策略
发布时间:2023-01-15T14:32:33.385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第18期作者:覃家苑
[导读] 牙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义齿加工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对口腔医学技术专
覃家苑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湖北荆州434020)
摘要:牙科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义齿加工业的创新发展,同时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水平要求。
本文从牙体雕刻技术课程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将数字化融入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阐述口腔数字化环境下牙体雕刻技术的教学实践策略。
关键词:数字化背景;牙体雕刻;口腔医学技术
近几年,各义齿行业越来越重视义齿质量,对义齿形态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牙体雕刻技术课程的开设显得尤为重要。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其在义齿方面的应用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我们要与时俱进,努力探索数字化环境下牙体雕刻技术的教学策略。
一、数字化的发展给义齿加工行业带来的改变
传统义齿的加工依赖技师/技工的工艺与经验,做好一颗假牙需要20多道工序,从取模到上釉烧结再到交付,耗时7天左右。
包括复模,蜡型,车金,上色,高温烧制,修型,上釉,抛光等步骤,复杂而又繁琐。
近年,牙科数字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以口腔内扫描技术(CBCT),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CAD/CAM),自动化切削技术,3D打印技术的闭环生产体系。
数字化技术使义齿加工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同时技术的升级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牙科模型灌制和运输过程造成的偏差,义齿生产时间缩短,节约医生患者等待时间。
对义齿加工行业而言,数字化最直接的影响是生产效率与精准度的提高。
二、牙体雕刻技术课程的重要性
牙体雕刻技术是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它是口腔解剖生理学的分支学科。
引人牙体雕刻技术,可以对这种枯燥的理论学习进行一定的弥补。
牙体雕刻技术在技术层面上和美术以及雕塑技术有一定的联系,这种内在的共通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习过程中的趣味性[1]。
而通过学习,学生将概念抽象,难于理解以及具体结构细微的牙体形态特征转化为将解剖形态明确在具体的事物,通过雕刻将其解剖结构展现出来。
由石膏牙、蜡牙的雕刻,循序渐进的对牙齿细节纹路把控,进而转移到上瓷岗细节纹路的堆塑,以及车牙岗细节纹路的打磨。
真正实现实践训练与实际岗位操作相衔接。
让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正常牙体形态,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为本专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义齿加工技术领域岗位的任职要求,使学生毕业后具备从事义齿加工行业的基本技能。
三、口腔数字化环境下牙体雕刻技术教学实践策略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中的发展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口腔医学的“纯手工”面貌,“个性化口腔医疗”已经悄然兴起[2]。
数字化口腔修复是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 CAD) 和计算机辅助制作( CAM) 、3D 打印等数字化设计加工手段来实现义齿修复体现代化制作及生产的先进工艺技术,是一门将现代光电子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数控机械加工技术和口腔修复工艺技术等结合起来用于固定义齿和活动义齿制作的新兴口腔修复工艺技术。
口腔医学领域目前已经广泛应用CAD/CAM( 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 系统,其在义齿加工企业的应用,是口腔数字化技术最成功的应用之一[3]。
自从20世纪90年代CAD/CAM系统进入我国以来,越来越多的义齿加工企业开始应用CAD/CAM系统。
目前,国内外义齿数字化设计和加工发展迅猛,一般义齿加工企业均配置了CAD/CAM设计和切削加工设备,部分先进企业还使用了3D打印设备,数字化义齿加工占比大幅提升[4]。
这给传统手工制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的同时也迎来了极大地挑战。
这一新技术的应用使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有了新的改变,意味着我们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也要提出新的方向。
这时候就会有人提出质疑,数字化的发展是否意味着传统手工将会逐步被替代?对牙体形态的掌握将不再重要?牙体雕刻技术是否还有开设的必要?数字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部分的传统手工操作,但并不意味着传统手工将被完全替代,更不能说对牙体形态的掌握要求会降低,相反数字化的发展会对学生能力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
需要学生能够将牙体形态准确运用到实际设计当中,因此牙体雕刻技术不仅需要开展,还要结合数字化要求进行教学策略的探索。
针对雕刻过程中,学生对牙体形态难想象的问题,在教学中可应用数字化虚拟牙体外形库辅助教学,同时融入信息化元素丰富课件中的图片,动画。
化字为图,看图做物,化字为图把书本上枯燥的文字变成一幅幅图画,让复杂的知识变得简单。
看图做物,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运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做出课堂所需教具,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活化教学内容。
再结合教师现场直播投屏示范操作,提高学生对牙体外形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更易于进行牙体外形雕刻。
在面对传统教学中岗位衔接困难的问题,结合上瓷岗、车牙岗同时对接CAD设计岗位,让学生明确掌握塑造牙体形态的重要性同时对接岗位体验感更强,在实习以及工作当中更容易接手岗位工作。
四、“五到三知”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
综上所述,教学策略可归纳为“五到三知”模式。
五到即: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三知即: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启发感知;多种身体部位参与,识别认知;自然加强大脑不同部位参与上课的主动性,大脑处理信息能力加强,学以用知。
教学中采用多感官学习、合作探究、练习巩固等方法引用3Dbody、智慧职教等信息化手段,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
学生通过看、说、听、做、评掌握知识要点,提升操作技能水平。
以上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的体现过程主要先眼到习题明任务,课前让学生通3Dbody查看牙体形态,启发感知形态特征。
在智慧职教上完成习题,教师查看数据得知学生掌握情况,分析得知对知识点的掌握不够理想,发现问题能力不足、自主学习能力差、合作意识不强等问题。
再通过口到分享点重难。
学生代表收集答题情况,及在预习中遇到的难点,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学生收集结果,并结合工作岗位需求及课程标准,确定课程的教学重难点。
然后耳听授课破重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识别认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记忆,掌握牙体形态解剖标志。
在此基础上进行手到实练破难点,化字为图、看图做物,将书本上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图片,学生将牙体的形态描绘出来。
上传至智慧职教等信息化平台,同学之间共同探讨修改完善图片改正问题。
同时在石膏条上完成牙体形态雕刻。
将完成的牙体形态进行展示,小组成员互帮互助修改完善,只有精益求精才能实现技艺的升华,练就工匠绝技。
最后心到评价显公正,教学中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通过小组赛、班赛、校赛、省赛等各级赛事,学生心理素质、技能操作能力、知识点运用能
力不断提升。
同时为了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学习态度,严格按照职业技能等级大赛评价标准,制定知识评价体系同时增加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多方面了解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全面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使评价更客观。
因此,在牙体雕刻技术课程教学中,同学们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转变思维的思想,更要具备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以适应数字化背景下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更高层次的需求。
这也要求老师们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改善教学措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
我们将不断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万国民.雕牙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重要性[J].今日科苑,2015(12):87.
[2]黄远亮.数字化技术在牙科领域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5):53-55.
[3]魏早,沈龙飞.数字化背景下口腔技工人才培养模式现状——以义齿数字化设计及加工为例[J].黑龙江科学,2020,11(23):30-32.
[4]石娟.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新校园,2017(08):90.
【作者简介】覃家苑(1994.07-),女,布依族,贵州省荔波县人,本科学历,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