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学习任务单高一上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第1节 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基础过关】
1.细胞代谢: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的许多 。

2、酶的作用机理
(1)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 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

(2)图1中, 表示无催化剂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表示有无机催化剂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表示有酶时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

来源及化学本质 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绝大多数的酶是 少数酶是 合成场所
生理功能 催化作用
作用原理
4、酶的特性
(1)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 的作用更显著,催化效率更高,具有 。

(2)右图2中的A 代表 ,B 代表 ,C 、D 代表 ,此过程体现了酶的 。

(3)右图3所示,在 和 条件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 或pH 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说明了酶的作用条件 。

【学考模拟训练】
1.酶对细胞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关于酶的作用特点及本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酶不能脱离生物体起作用
B. 酶只有释放到细胞外才起作用
C. 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D. 酶是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催化化学反应。

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的特点是( )
A. 能为反应物提供能量
B. 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能在温和条件下催化化学反应
D. 催化化学反应更高效
3.嫩肉粉的主要作用是利用其中的酶对肌肉组织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使肉类制品口感鲜嫩。

由此可推测嫩肉粉中能起分解作用的酶是 ( )
A. 纤维素酶
B. 淀粉酶
C. 脂肪酶
D. 蛋白酶 4.能够促使唾液淀粉酶水解的酶是 ( )
A. 淀粉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麦芽糖酶
5.将刚采摘的新鲜糯玉米立即放入85℃水中热烫处理2 min ,可较好地保持甜味。

这是因为加热会 ( )
A. 提高淀粉酶的活性
B. 改变可溶性糖分子的结构
C. 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D. 破坏将可溶性糖转化为淀粉的酶的活性
图2
图1
图3
6.为研究酶的特性,进行了实验,基本过程如表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步骤基本过程试管A 试管B
1 加入2%过氧化氢溶液 3 mL 3 mL
2 加入马铃薯匀浆少许—
3 加入二氧化锰—少许
4 检测
A.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
B.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
C.该实验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
D.不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
【学考真题体验】
1.(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实践证明,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在冷水中好。

这说明()
A. 酶具有高效性
B. 酶具有专一性
C. 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
D. pH对酶活性有影响
2. (海南省2020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据测算,一个人在剧烈运动的状态下,每分钟约有0.5kg的ATP转化为ADP,释放能量,供运动之需。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TP分子的结构可简写成APPP
B. ATP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C. ATP是细胞内唯一的能源物质
D. ATP可以转化为ADP,但ADP不能转化为ATP
3.(2021 年 1 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某兴趣小组通过研磨甘薯获得适量的可溶性淀粉提取液,在不同温度下处理适当时间后。

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见下表。


处理温(℃)30 50 70 90
甘薯还原糖含量(mg/g)38.0 47.8 70.5 29.0
A.温度属于自变量 B.除温度外的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C.甘薯含有淀粉酶 D.随温度升高酶活性逐步升高
4.(2021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姜撞奶是广东著名风味小吃。

其做法是将一定温度的牛奶按一定比例倒入姜汁中,一段时间后,牛奶发生凝固现象(凝乳);若使用煮沸的姜汁,则牛奶无法凝固。

推测姜汁中可能含有一种能使蛋白凝固的酶X。

某小
处理温度(℃)60 70 80 90
凝乳情况不完全完全不完全基本不凝
下列分析和叙述错误的是()
A. 各组的姜汁用量应相同
B. 70℃是酶X的适宜温度
C. 该实验证明了酶具有专一性
D. 温度过高可能破坏酶X的结构
5.(2020年7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右图表示温度对
甲、乙两种酶活性的影响。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酶比甲酶更耐高温
B.乙酶对温度的适应范围更宽
C.甲酶的最适温度为30℃
D.甲、乙两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6. (2020年1月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探究不同条件下过氧化氢的分解实验时,向各试管加入2mL 3%过氧化氢溶液,并分别加入适量的添加物,实验记录见下表。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设置试管1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B. 比较试管2、3说明酶有高效性
C. 比较试管3、4说明酶在高温下失活
D. 比较试管2、4说明酶有专一性
7.(海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和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酶可耐受一定的高温
B.在L时,该酶催化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时所需时间不同
D.相同温度下,在不同反应时间该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不同
第五章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答案
【基础过关】
1、化学反应
2、(1)容易(2)B;C;D;A
3、活细胞;蛋白质;RNA;核糖体;细胞核(真核生物);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4、(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高效性;(2)酶;底物;产物;专一性(3)最适温度;pH;过高;过高或过低;较温和。

【学考模拟训练】
1.D
2.D
3.D
4.B
5.D
答案 D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可变因素是催化剂的种类,A正确;可用产生气泡的速率作检测指标,B正确;该实验通过过氧化氢酶与无机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比较,能说明酶的作用具有高效性,C正确;该实验能用鸡肝匀浆代替马铃薯匀浆进行实验,两者都含有过氧化氢酶,D错误。

【学考真题体验】
1.【答案】C
【解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RNA。

2、酶的特性:专一性、高效性、作用条件温和 3、酶促反应的原理: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详解】温水和冷水的区别在于温度不同,加酶洗衣粉在温水中的洗涤效果比在冷水中好,说明温度对酶活性有影响,C正确。

2.【答案】B 【分析】ATP的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 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普通磷酸键,~代表高能磷酸键。

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在体内含量不高,可与ADP在体内迅速转化。

放能反应一般与ATP的合成相联系,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相联系。

【详解】A、ATP分子的结构可简写成AP~P~P,A错误;
B、ATP为直接能源物质,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正确;
C、ATP并不是细胞内唯一的能源物质,还有GTP、UTP,糖类等,C错误;
D、ATP转化成ADP过程伴随耗能反应,ATP可以转化为ADP,ADP也能转化为ATP,D错误。

故选B。

3.【答案】D
4.【答案】C 【解析】要探究温度对酶X的影响,自变量为温度,因变量为凝乳情况,酶量、pH、姜汁使用量等属于无关变量,应相同且适宜。

【详解】A、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排除人为因素,各组的姜汁用量应相同,A正确;
B、表中数据显示在70℃完全凝乳,说明酶X的最适温度在70℃,B正确;
C、该实验证明了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温度过高或过低,酶的活性都会降低,没有证明酶的专一性,C错误;
D、由于90℃时,牛奶基本无法凝固,说明温度过高可能破坏酶X的结构,D正确。

故选C。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 RNA。

酶的生理作用是催化,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1号和3号对照能说明酶有催化作用;说明酶具有高效性的是2号和3号实验;3号和4号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详解】A、试管1是空白对照组,目的是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A正确;
B、证明酶的高效性是选取无机催化剂和酶进行对比,B正确;
C、3号和4号试管体现酶的活性与温度之间的关系,说明酶在高温下失活,C正确;
D、该实验无法证明酶的专一性,D错误。

故选D。

【点睛】证明酶专一性实验可选两种酶一种底物或者两种底物一种酶。

7.D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在图示温度实验范围内,50℃酶的活性最高,其次是60℃时,在40℃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时间延长而增大。

【详解】A、据图可知,该酶在70℃条件下仍具有一定的活性,故该酶可以耐受一定的高温,A正确;B、据图可知,在t1时,酶促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即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为40℃<<50℃<60℃<70℃,B正确;C、由题图可知,在不同温度下,该酶达到最大催化反应速率(曲线变平缓)时所需时间不同,其中70℃达到该温度下的最大反应速率时间最短,C正确;D、相同温度下,不同反应时间内该酶的反应速率可能相同,如达到最大反应速率(曲线平缓)之后的反应速率相同,D错误。

故选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