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 考号_____ 成绩:______
一.默写(每空2分,共64分)
1.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2.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不忆江南?
5.莫听穿林大叶声,何妨吟笑且徐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记平山堂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


7.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堪笑兰台公子,未解庄生天籁,刚道有雌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如今憔悴,云鬟雪鬓,怕见夜间出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吾尝终日而思矣,;吾尝跛而望矣,。

1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___________________ ,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___________________ 。

13.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__________________,蓦然回首, ___________________。

14.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16.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赏析:(三题,共36分)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2分)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分)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

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4分)
2、阅读下面两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12分)
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彷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①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②去。

(注:①谩有,意思是“空有”或“徒有”。

②三山,指传说渤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1)从词的风格来看,前一首属于派,后一首属于派;从词的结构来看,苏词下片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这主要是运用了修辞格,李词上、下两片一气呵成、关联紧密,主要是这一修辞格运用得当。

(4分)
(2)对苏词“枝上柳絮吹又少”句中“又”字的运用,评论家向来赞赏有加;对李清照这首《渔家傲》,人们极为欣赏它于尺幅之
中多处用典而又能做到“简净自然,浑化无迹”。

请于上述两个方面选其一作出具体解释。

(4分)
答:
3.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12分)(20XX高考·广东卷)
木芙蓉窗前木芙蓉
吕本中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
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

更凭青女①留连得,未作愁
红怨绿看。

[注]①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⑴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2分)
⑵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5分)
《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三单元测试题答案
参考答案
四.诗歌赏析:
1.(1)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2)修辞巧妙,用语绮丽,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送春归”“和春住”。

想象别致,意蕴生动。

如“眉眼盈盈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

2. (1)婉约豪放顶真设问
(2)解释前一点:着一“又”字不仅准确地写出了容易撩人愁绪的飞絮越吹越少的情景,(2分)更精妙婉曲的是,“又”字还表明词人之看絮飞花落非止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正自然流露于这“又”一次的观看之中。

(2分)
解释后一点:①李词中“我报路长嗟日暮”一句从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化用而来,表达了“上下求索”的意念与过程。

②“九万里风鹏正举”是化用《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之语,既照应上片乘船渡海所见的海天相接之景,又铺垫了后二句借风力游三山的述怀。

③“三山”之典既抒发胸中怀才不遇的愤懑,又表现了对黑暗现实不满,还表现了对没有战乱、杀戮、欺诈、孤独、寂寞的生活的强烈向往。

(每一用典,说明出处1分,说明意图1分。

答对两点即给全分。

3.(1)描述了木芙蓉开花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吕诗着重描写的是逍遥闲适,任由风吹雨打的形象;范诗写的木芙蓉孤苦、心酸,处境凄凉,但作者并没有把这花看作愁苦。

前者是闲适之士的豪迈与大度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独的环境中的乐观者形象。

(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3)醉里挑灯看剑沙场秋点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