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感染的原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褥感染的原因
文章目录*一、产褥感染的简介*二、产褥感染的原因*三、产褥感染的危害*四、产褥感染的高发人群*五、产褥感染的预防方法产褥感染的简介产褥感染是指分娩时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感染,引起局部和全身的炎性应化。

发病率为1%~7.2%,是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用口表每日测量4次,体温有2次达到或超过38℃。

可见产褥感染与产褥病率的含义不同。

虽造成产褥病率的原因以产褥感染为主,但也包括产后生殖道以外的其他感染与发热,如泌尿系感染、乳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产褥感染的原因1、感染
1.1、自身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使机体抵抗力低下而致病。

孕妇生殖道病原体不仅可以导致产褥感染,而且在孕期即可通过胎盘、胎膜、羊水间接感染胎儿,并导致流产、早产、死胎、IUGR、胎膜早破等。

有些病原体造成的感染,在孕期只表现出阴道炎、宫颈等局部症状,常常不被患者所重视,而在产后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

1.2、外来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敷料等物品接触后引起感染。

常常与无菌操作不严格有关。

产后住院期间探视者、陪伴者的不洁护理和接触,是引起产褥感染的极其重要的来源,也是极容易疏忽的感染因素,应引起产科医师、医
院管理者和大众百姓的高度重视。

1.3、感染病原体引起产褥感染的病原体种类较多,较常见者有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等,其中内源性需氧菌和厌氧菌混合感染的发生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机体对入侵的病原体的反应,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以及机体自身的免疫力。

女性生殖器官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功能的因素均有利于病原体的入侵与繁殖,如贫血、营养不良,
各种慢性疾病如肝功能不良、妊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等、临近预产期前性交、羊膜腔感染。

2、与分娩相关的诱因
2.1、胎膜早破
2.2、产程延长、滞产、多次反复的肛查和阴道检查增加了病原体入侵的机会。

2.3、剖宫产操作中无菌措施不严格、子宫切口缝合不当,
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率为阴道分娩的20倍,并伴随严重的腹
壁切口感染,尤以分枝杆菌所致者为甚。

2.4、产程中宫内仪器使用不当或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如宫内胎儿心电监护、胎儿头皮血采集等,将阴道及宫颈的病原体直接带入宫腔而感染。

宫内监护超过8h者,产褥病率可达71%。

2.5、各种产科手术操作(产钳助产、胎头吸引术、臀牵引等)、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血、宫腔填塞纱布、产道异物、胎盘残留
等等,均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3、产褥期不良处理
产后产妇卧具不洁,床单、被褥更换不及时,以不洁液体擦洗阴部,探视者不更换医裤即与产妇同床而坐或卧,过早性交等。

产褥感染的危害1、急性外阴、阴道、宫颈炎。

2、急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

3、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急性输卵管炎。

4、急性盆腔腹膜炎及弥漫性腹膜炎。

急性期治疗不彻底能
发展成慢性盆腔炎而导致不孕。

5、血栓性静脉炎。

产褥感染的高发人群产妇。

产褥感染的预防方法1、加强孕期保健,积极纠正贫血,治疗
各种孕期并发症。

作好对孕妇的卫生宣传教育,注意营养和维生
素的摄入。

临产前2个月内勿行盆浴,避免性交。

2、大力推广新法接生,严格无菌操作是控制产褥感染的关键。

产房以及接生用具应该严格消毒;所有与产妇接触的人必须戴口罩,呼吸道感染患者及带菌者均应调离产房;助产者必须严格遵
守无菌技术,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不轻易作阴道检查,认真观察
产程,避免产程延长和产后出血;仔细检查软产道和胎盘、胎膜,
发现产道损伤应及时缝合,怀疑有胎盘、胎膜残留,需在严格消毒后进行宫腔探查,用手剥离残留的胎盘或用刮匙搔刮。

3、产褥期应保持外阴清洁,应用消毒会阴垫,便盆及用具也
应消毒。

鼓励产妇早期活动,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有利于机体的恢复和子宫的复旧。

加强对感染产妇的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所有用具、被褥均须消毒,床垫应在日光下曝晒,检查者的手必须消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