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定量分析-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时作业练习浙江选考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答案 B
解析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为反应的
CuO中 O的质量 , 反应前后 U形管的质量差为反应生成的
水的质量。Ⅰ、Ⅱ装置之间没有干燥装置 , 则使Ⅰ中反应带出的水蒸气进入 U 形管使水的质量增大 ,
则 H 质量增加 , 导致 m(H) ∶ m(O)>1 ∶ 8。
若Ⅱ装置有水冷凝 , 则使测得的水的质量减小 , 设冷凝水质量为 m, 则 H 质量减小 , 但Ⅱ装置质 量增加 m, 即测得 O质量减小 m, 由于 m(H) ∶ m(O)=1 ∶ 8, 若设 m(H)= n, 则 m(O)=8 n, 则测得的
净或者潮湿都不能使用其称量。
2. 下列关于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所有的滴定实验都需要加指示剂
B. 滴定实验中待测溶液一定盛放于锥形瓶中
C.酸碱中和滴定只适用于强酸或强碱浓度的测定
D.所有的滴定都需要用到酸式或碱式滴定管
答案 D
解析 A 项 , 用酸性 KMnO4 溶液进行的氧化还原滴定一般不需再另加指示剂
-
但要注意 , 金属有两面 , 故其厚度为 =h,A 项错误 ; 因为发生电化学反应 ,Zn 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Zn+4OH--2e - [Zn(OH) 4] 2- ,B 项正确 ;C 项 , 外电路中 , 电流从电池正极流向负极 , 故从石墨流向 Zn,C
项错误 ;D 项 , 铁与 NaOH溶液不反应 , 故对测定结果不会有影响 ,D 项错误。
8. 已知锌能溶解在 NaOH溶液中 , 生成 Na2[Zn(OH) 4] 和 H2。某同学据此设计了测定镀锌铁皮锌镀层厚 度的实验方案 , 将单侧面积为 S、质量为 m1 的镀锌铁皮与石墨用导线相连 , 放入 6 mol · L-1 NaOH溶
液中 , 当石墨棒上不再有气泡产生时 , 取出铁片用水冲洗、烘干后称量 , 质量为 m2。下列说法正确的
153.5 烈反应生成含氧酸和氯化氢
(1)POCl 3 遇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装置 B的作用除干燥 O2 外 , 还有
的作用。干燥管的作用
是
。
(3) 反应温度要控制在 60~65 ℃ , 原因
是
。
Ⅱ. 测定 POCl3 产品的含量。
实验步骤 :
①制备 POCl3 实验结束后 , 待三颈烧瓶中的液体冷却至室温 , 准确称取 30.7 g POCl 3 产品 , 置于盛有
课后作业 33 物质的定量分析
( 时间 :45 分钟 满分 :100 分 )
一、选择题 ( 本题包括 12 小题 , 每小题 5 分 , 共 60 分 ,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 电子天平是定量分析中常用的精密仪器 , 下列关于电子天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子天平操作方便、读数稳定、准确度高 , 不同型号的电子天平具有相同的精确度
, 锌为负极被腐蚀 , 溶解在 NaCl 溶液中的氧气得
电子生成 OH- 。
11. 为测定某镁铝合金样品中铝的含量 , 进行下列实验 : 取一定量合金 , 加入 100 mL 0.3 mol · L-1 稀
硫酸 , 合金完全溶解 , 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560 mL; 再加入 0.2 mol · L-1 NaOH 溶液至沉淀质量恰
;B 项 , 待测液和标准液都可
盛放在锥形瓶中 ;C 项 , 酸碱中和滴定也可用于弱酸、弱碱浓度的测定
;D 项 , 不管哪种滴定都需要用
滴定管逐滴滴加液体。
3. 在 25 mL 的碱式滴定管中盛有溶液 , 液面恰好在 20 mL 刻度处 , 现将滴定管内溶液全部放出 , 流入
量筒内 , 所得溶液的体积为
60.00 mL 蒸馏水的水解瓶中摇动至完全水解 , 将水解液配成 100.00 mL 溶液。 ②取 10.00 mL 溶液于锥形瓶中 , 加入 10.00 mL 3.2 mol ·L-1 AgNO3 标准溶液。
因滴定时溶液的 pH由大到小 , 故甲基橙由黄变橙。
6.(2018 ·温州选考二模 ) 某兴趣小组进行某补血剂中铁元素含量测定实验流程如下
:
补血剂
10 片
滤液
红褐色
悬浊液
氧化铁固体 wg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 , 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 B. 步骤②加入 H2O2(aq) 的作用是将 Fe2+完全氧化
固体 Fe2O3。步骤①研磨时研杵应保持垂直 , 小心压碎或研磨试样 , 以防研磨时固体飞出研钵 , 故 A 正 确; 步骤②加入 H2O2 溶液的作用是将 Fe2+完全氧化成铁离子 , 便于沉淀 , 故 B 正确 ; 步骤③中的一系列
操作依次是①过滤 ; ②洗涤 ; ③灼烧 ; ④冷却 ; ⑤称量 ; ⑥恒重操作确保氢氧化铁完全分解成了氧化铁
C.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 , 锥形瓶应洗净烘干后才能使用
D.读取滴定管内液体的体积 , 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答案 D
解析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相当于增加待测液 , 会引起滴定误差 ,A 错 ;pH 试纸不能润湿 , 润湿后会改
变待测液的浓度 , 可能导致测定结果不准 ,B 错 ;C 项中 , 锥形瓶不需要烘干 , 洗净即可。
-
, 因此测得 m(H) ∶ m(O)>1 ∶ 8。
-Hale Waihona Puke -Ⅲ装置后缺少干燥装置 , 会导致 CaCl2 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 导致测得水的质量增加 , m(H) ∶ m(O)>1 ∶ 8。只有 B 中 CuO没有被完全还原 , 对 m(H) ∶ m(O) 的测定没有影响 , 因此一定错误。 二、非选择题 ( 本题包括 3 小题 , 共 40 分 ) 13.(14 分 )(2018 ·山西太原高三三模 ) 三氯氧磷 (POCl3) 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及光导纤维原料 , 实验 室制备 POCl3 并测定产品含量的实验过程如下 : Ⅰ. 制备 POCl3。 采用氧气氧化液态 PCl3 法制取 POCl3, 实验装置 ( 加热及夹持仪器略 ) 如图所示 :
C.步骤③中的多步操作为过滤、洗涤、灼烧、冷却、称重
D.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0.7 w g
答案 D
解析将补血剂研细 , 向药片中加入稀硫酸 , 然后过滤得到沉淀 , 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 , 发生反应
2Fe2++H2O2+2H+ 2Fe3++2H2O,向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
, 将红褐色沉淀灼烧得到红棕色
好不再变化 , 用去 350 mL NaOH溶液。则所取样品中铝的物质的量为 (
)
A.0.005 mol
B.0.01 mol
C.0.025 mol
D.0.03 mol
答案 B 解析加入 0.2mol · L-1 NaOH溶液至沉淀质量恰好不再变化时
, 含钠离子的物质只有硫酸钠和
Na[Al(OH) 4] 。溶液中含硫酸钠 0.03mol, 因此 , 含 Na[Al(OH) 4]0.01mol, 由此推得原镁铝合金中含铝
是(
)
-
A. 设锌镀层厚度为 h, 锌的密度为 ρ , 则 =h
-
-
2-
B. 锌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Zn+4OH-2e
[Zn(OH) 4]
C.锌和石墨形成原电池 , 外电路中电流从锌流向石墨
D.当石墨电极上不再产生气泡时 , 如不立即取出铁皮 , 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答案 B
解析通过题意可知 , 金属减小的质量就是 Zn 的质量 , 所以通过质量→体积→厚度的关系可得到答案 ,
()
A.5 mL
B.20 mL
C.大于 5 mL
D. 小于 5 mL
答案 C
解析滴定管最上端的刻度为 0, 且滴定管最下端的一部分溶液并不能通过滴定管刻度反映出来。
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 , 正确的是 (
)
A. 用待测液润洗滴定用的锥形瓶
B.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 , 点在湿润的 pH 试纸上测定其 pH
10. 某化学小组 , 将剪下的一块镀锌铁放入试剂瓶中 , 并滴入食盐水浸湿 , 再加数滴酚酞溶液 , 按如图
装置进行实验 , 数分钟后观察 , 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A. 乙中导气管中产生气泡
B. 乙中导气管里形成一段水柱
C.金属片剪口处溶液变红
D.锌被腐蚀
答案 A
解析镀锌铁在中性溶液中剪口处可以发生吸氧腐蚀
0.01mol 。
12. 用下图装置测定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 其方法是分别测定通氢气前后玻璃管的质量差和
U
形管的质量差 , 实验测得 m(H) ∶ m(O)>1 ∶ 8。下列对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的分析中 , 一定错误的是
()
A. Ⅰ、Ⅱ装置之间缺少干燥装置
B.CuO没有全部被还原
C.Ⅱ装置中玻璃管内有水冷凝
, 即 V(HCl) 偏大 , c(NaOH)偏大 ; ②使待测碱液稀释 , 滴
定时消耗盐酸体积减小 , 因而 c(NaOH)偏小 ; ③中滴定后将有部分盐酸补满尖嘴 , 即 V(HCl) 偏大 , 则
c(NaOH)偏大 ; ④将出现待测液实际偏小 , 消耗 V(HCl) 偏小 , 则 c(NaOH)偏小 ; ⑤将使待测液量增多 ,
已知 : ① Ag++SCN- AgSCN↓ ; Ksp(AgCl)> Ksp(AgSCN); 磷酸银溶于硝酸。
②PCl 3 和 POCl3 的相关信息如下表 :
物质
熔点 /℃
PCl 3 -112.0 POCl32.0
沸点 /℃
76.0 106.0
相对
分 子质
其他
量
137.5 两者互溶 , 均为无色液体 , 遇水均剧
滴定时用去标准盐酸的体积增大 , 则 c(NaOH)偏大 ; ⑥将使待测液量减少 , 滴定时用去标准盐酸的体
积减小 , 则 c(NaOH)偏小 ; ⑦读取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增大 , 则 c(NaOH)偏大 ; ⑧中读取标准盐酸时 , 滴
定前仰视 , 滴定后俯视 , 这样读取的标准盐酸的体积减小 , 则 c(NaOH)偏小。
9. 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
NaOH溶液时 , 下列操作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
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②碱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③滴定前酸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 , 滴定后气泡消失
④取待测碱液时滴定管尖嘴处未充满溶液
⑤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后再用待测液润洗
⑥滴定时摇晃锥形瓶时将液体溅出瓶外
B. 电子天平是电子仪器 , 十分精密 , 不需要校准和调零
C.电子天平有归零键 , 烧杯不洁净或潮湿不影响使用
D.电子天平使用时 , 要关上附近的窗户 , 不要撞击使用天平所在的桌面 ; 读数时 , 侧门应关闭 , 防止气
流影响称重
答案 D
解析电子天平十分精密 , 不同型号的电子天平具有不同的精确度 ; 使用时需要校准和调零 ; 烧杯不洁
⑦滴定过程中 , 滴定管活塞处漏出液体
⑧读取标准溶液体积时 , 滴定前仰视 , 滴定后俯视
A. ②④
B. ①③⑤⑦
C.④⑧
D. ②④⑥⑧
答案 D
·
解析用盐酸滴定 NaOH溶液时 : c(NaOH)=
, 主要分析 c(HCl) 、 V(HCl) 、 V(NaOH)对 c(NaOH)
的影响。①使标准盐酸稀释必然消耗更多盐酸
,
故 C 正确 ; wg 固体为氧化铁 , 固体中 m(Fe)=
× w=0.7 wg, 每片补血剂中铁元素的质量为
·-
0.07 wg, 故 D 错误。 7. 下列几种情况 , 对中和滴定结果无影响的是 ( ) A. 滴定前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B. 盛未知浓度溶液的锥形瓶里有少量蒸馏水 C.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即注入标准液 D.滴定终点读数时 , 俯视滴定管的刻度 答案 B 解析 A. 由于滴定前标准液在零刻度以上 , 滴定中用去的零刻度以上那部分的标准液的体积不在滴定 后读出的 V标 的体积内 , 也就是实际用去的标准溶液的体积比 V标 要大 , 所以这样操作测得的待测溶 液浓度偏小。 B. 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内有水的话 , 虽然使锥形瓶内的溶液浓度变稀了 , 但待测溶液 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没有变化 , 因而对测定结果无影响。 C. 滴定管用蒸馏水冲洗后 , 未用标准溶液润 洗, 使滴定管内的标准溶液变稀 , V 标变大 , 导致待测溶液浓度偏大。 D. 滴定管滴定前读数正确 , 滴定 后, 读数时视线俯视 , 使 V 标读数变小 , 结果使所测溶液浓度偏低。
5. 已知常温、常压下 , 饱和 CO2 的水溶液的 pH=3.9, 则可推断用标准盐酸滴定 NaHCO3 溶液时 , 适宜选
用的指示剂及滴定终点时颜色变化的情况是
(
)
A. 石蕊 , 由蓝变红 B. 甲基橙 , 由橙变黄
C.酚酞 , 红色褪去 D. 甲基橙 , 由黄变橙
答案 D
解析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 pH=3.1~4.4, 与该滴定后溶液的 pH(3.9) 接近 , 故应选择甲基橙作指示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