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农业地域类型反馈练习 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德州市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农业地域类型反馈练习新人教版下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 )
A.水分 B.热量
C.地形 D.土壤
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
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张某承包了0.5公顷耕地,种植结构变化如
下图,当年1月平均温度是3℃,完成3~4
题。
3.张某承包的耕地可能位于( )
A.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
C.华北平原 D.松嫩平原
4.导致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市场需求 B.生产经验
C.自然条件 D.国家政策
5.下图中,影响北京农业生产布局的
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劳动力价格
C.水源条件
D.市场距离
读某种农事安排示意表,回答6~7
题。
6.该种农业地域类型发展的主要区位
优势是( )
①雨热同期②生产规模大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人口稠密
A.①④B.①③
C.③④D.①②
7.下列地区中可安排该农事活动的是( )
①东北平原②河套平原③鄱阳湖平原④
成都平原
A.①④ B.①③ C.③④ D.①②
2010年10月16日第30个世界粮食日主题是:
团结起来,战胜饥饿。
结合世界粮农组织发布的世界
各品种谷物产量图,回答8~9题。
8.图中显示2009年世界小麦产量下降,下列不
属于小麦主要出口国的是( )
A.美国 B.加拿大 C.中国 D.澳大利亚
9.在解决世界饥饿人口方面,惠及人口最多的
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混合农业 D.乳畜业
甲图中阴影表示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范围,乙图表示甲图中相应区域的农业生产状况,回答10~11题。
10.关于水稻种植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分布在西亚和中亚
B.主要生产玉米、小麦等谷物
C.以家庭经营为主,单产低,商品率高
D.是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需投入大量劳动力
11.乙图所表示的甲图中相应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水稻种植业
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四个地区在气候条件影响下分布
的四种农作物,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12~13题。
12.下列地区与农作物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
A.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春小麦④甜菜
B.①天然橡胶②玉米③咖啡④亚麻
C.①咖啡②水稻③甜菜④大豆
D.①油棕②甘蔗③春小麦④玉米
13.③④两地农业发展特点的相似之处是( )
A.农业生产经营以家庭为单位 B.粗放经营
C.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高 D.单产高,但商品率低
读美国农业区划图和某农场农事安排时间表,回答14~
18题。
14.该农场
最可能位于图中
的( )
A.A地
B.D地
C.E地
D.F地
15.以往,
东部地区所食鲜
肉均由西部运来,在当地屠宰,近年来,由西部运至该农场的活牲畜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 )
①交通发展及冷藏保鲜技术的进步②人们饮食习惯改变③饲料作物栽种面积大幅缩减④节省运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下图中甲~己中符合该农场特征的农业类型是( ) A.甲 B.乙 C.己 D.戊
17.美国的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图中( )
A.A处 B.B处C.C处D.D处
18.分布于该地最主要原因的是( )
A.气候适宜牧草生长 B.水源充足C.市场广阔D.交通便捷
“读甲、乙、丙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完成19~21题。
19.甲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20.与乙地区农业相似的地区是( )
A.刚果盆地 B.四川盆地
C.大自流盆地 D.墨累—达令盆地
21.提高丙地区土地载畜量的合理措施是(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B.充分利用水资源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成为世界大牧场经营的杰出代表。
据此回答22~23题。
22.下列属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优势的是( )
A.距海港近 B.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C.发明海上冷冻船 D.种植饲料
23.我国广大牧区可借鉴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经验有( )
A.培育良种牛,并加强对牛群病害的研究
B.天然草场和人工草场相结合,实行轮荒制度
C.大力开垦草原,种植饲料作物
D.往牧区外迁移人口,使牧区更有利于大规模生产
24.乳畜业是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
下列有关乳畜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影响乳畜业布局的区位因素只有市场
B.乳畜业的发展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C.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
D.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读图,完成25~26题。
25.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季风水田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6.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③劳动力丰富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27~29题。
27.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a B.b C.c D.d
28.若图2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a B.b C.c D.d
29.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
二、综合题(共40分)
30.右图是世界某地区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地区某种农产品的主要产区,该农产品为( )
A.茶叶 B.玉米
C.稻米 D.天然橡胶
(2)简述该区有利于上述农作物生长的有利的气候条件?
(3)图示地区在发展农业生产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其解决措施是什么?
(4)有农
业专家预言,
亚洲水稻种植
业将出现危机,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分)
材料一和硕县位于天山南麓,焉耆盆地东北部,年总日照时数为 2 990小时,无霜期平均210天,年均温11.4℃,年均降水量为58.6毫米。
近年来和硕县开始实施“减白增红”策略,即减少棉花播种面积,增加西红柿、辣椒等红色农业经济作物,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大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材料二2009年5月30日中新网新疆报道:新疆和硕县农民马玉民种了十多年棉花,他也许没有想到,原来怎么种植,棉花亩产量也只能达到150公斤左右,可是2008年,他的棉花亩产竟翻了一番,其法宝就是实施了滴灌……
(1)试分析新疆和硕县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及主要的制约因素。
(2)近几年新疆和硕的特色农业种植规模日益扩大,试分析其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3)和硕县农民的增产增收,主要得益于(双选)( )
A.种植品种的改良 B.种植技术的改良C.耕地规模的扩大
D.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E.化肥农药的使用 F.机械化程度的提高
3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22分)
材料一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图甲
材料二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从北纬58°到南纬35°~40°之间的地区,项目美国玉米带中国玉米带
纬度37°N~45°N42°N~46°N
地形平原平原
土壤有机质3%~6% 2%
降水量(毫米) 500~700 450~650
无霜期(天) 160~200 130~145
玉米面积比重50% 50%~60% 玉米单产7 500千克/公顷 6 750千克/公顷
(1)由材料一分析两个
地区农业结构的共
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分别是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
(4)在所有粮食作物中,玉米的发展是最快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畜牧业的发展对玉米的需求量增大
B .玉米育种技术进步,单产提高
C .国际贸易中玉米供大于求,播种面积应该扩大
D .玉米种植的机械化程度提高
(5)由材料二表中数据看出,美国玉米带的玉米单产高于我国玉米带,试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6)美国玉米的用途结构说明( )
A .玉米主要用作口粮
B .工业需要比例大于人畜消费比例之和
C .美国玉米出口比例很小
D .玉米用途已渗透到工农业的许多方面
1
.B
2.C
3.B
4.A 5D 6.A 7.C 8.C 9.A 10.D 11.C 12.D 13.C 14.B 1
5.D 1
6.A 1
7.A
18.C 19.A 20.D 21.C 22.A 23.A 24 C 25.B 26.D 27.C 28.B 29.C
30(1)C
(2)高温多雨的热带季风气候。
(3)问题:旱涝灾害频繁;科技水平低;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
措施:兴修水库,加大科技投入;提高机械化水平。
(4)水稻种植业是一种劳动力密集的农业,其具有单产高的特点;东亚是世界上人口稠密区之一,有足够的劳动力,而且水稻种植业可以缓解东亚人多地少的矛盾;亚洲有着种植水稻的悠久历史,种植经验丰富,由此可知:亚洲水稻种植业不仅不会出现危机,而且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
31 (1)有利自然条件:光热充足,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
主要的制约因素:气候干旱,降水少。
(2)交通运输条件逐步改善,市场需求量扩大,政府的政策支持,品种的改良,灌溉技术的改进。
(3)AB
32 (1)都有大面积的小麦和玉米种植 美国东北部除有小麦和玉米生产外,还有大面积的乳畜业分布;我国东北地区有大面积的水稻种植
(2)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均为黑土分布区;夏季温暖多雨;水源充足
(3)热量不足,水源不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C
(5)自然条件:美国玉米带纬度位置比我国玉米带稍低,热量条件优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无霜期长,降水略多。
社会经济条件:农业科技水平高于我国。
(6)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