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安全教育实施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安全教育实施策
略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叛逆期,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常常因自己的鲁莽、叛逆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奥秘、重视自身与他人的生命,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保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最终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安全教育
引言
在初中教学中,安全问题是保证有效教学的先决条件。
本文笔者阐述了在初中教学中加强教师的安全意识、制订详细的事故处理方案和掌握急救知识;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卫意识和能力。
一、初中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时代的变迁,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新课程改革要求注重培养和加强素质教育,保证中学生具有健全的身体和健全的精神品质,建立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全面发展、积极向上的新时代人才。
所以,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安全,是保证其他学科的有效实施,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园的治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
近几年,校园发生了诸如踩楼梯、食物中毒、宿舍火灾、校园暴力欺凌、溺水等事件,严重危害着学生的青春和珍贵的生活。
这也给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发出警示,警示着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加强和贯彻安全教育是当务之急。
要使广大教育者时刻注意学生的身体安全,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教育措施,切实保护好自己的生命,就可以降低学校的安全和健康。
二、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安全教育现状
(一)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差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理念的创新,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注重学生
的身体健康,课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
但是多数学生依旧保持传统的思想,
认为课可有可无,对他们的升学考试没有实质性的影响。
因此在课上存在着诸多
安全隐患。
课前准备阶段是十分重要的热身环节,对于学生的肌肉骨骼起到了激
活作用,但是部分同学在这个环节中与其他同学嬉戏打闹,没有充分地活动身体。
这一行为不仅仅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同时也会对其他同学的活动产生影响。
(二)生命安全教育泛化
如若没有了生命,再多的教育又有何用。
当前,生命安全教育往往被学校泛
化为校园安全教育,无形间分裂了生命安全教育。
学校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积
极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例如,组织班级安全知识竞赛、定期的
安全活动应急演练、邀请警员同志向学生讲授安全类事例、观看安全教育微电影等,可以看出学校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但学校在进行安全教育时往往只抓住了
“安全”却没有突出“生命”,学生只是机械地在服从或接受命令,并没有从内
心深处真正地体会到学校组织多形式多样化活动背后的意义,根本目的是让他们
学会保护好自己的生命。
三、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安全教育实施策略
(一)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由于初中存在着不能完全避免的安全问题,所以在实践中应加强对学生的自
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多年的教学经验证明,结合相关案例对学生进行安全
问题讲解,是很有效的方法。
比如前面提到的踝关节扭伤,老师可以通过一些具
体的步骤,让同学们观察,让他们了解踝关节扭伤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
在教
学现场不能解决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事后的教育。
这种教学方式,不是空洞的,
而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很好地让人接受,而且还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笔
者还记得,有一名学生,在打球的时候,出现了肌肉拉伤的情况。
如果是以前,
学生们肯定会手忙脚乱,但这一次,很多学生都表示不用担心,甚至还有人配合,用手摸一摸,看看有没有感觉到疼痛,再告诉他们,让他们马上停止训练,再用
冷敷和抬高肢体来缓解疼痛。
(二)科学系统化教学、有效保证学生健康安全
在上课之前老师应该根据课前的教学准备,结合天气等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
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管理。
老师应该根据课前的教学准备,结合教学大纲内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促进学生运动水平的有效提升。
譬如以篮球训练为例,
老师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训练。
对于有篮球技能
基础的学生,老师要通过日常教学观察他们的基本功,并且及时记录下他们在训
练中所存在的问题,在训练间歇时指出他们的技术错误。
针对一些没有球类基础
的学生,老师则需要制定系统性的训练,从体能训练、动作要领、技术方法逐步
加深学生对于篮球运动的认识。
在训练休息阶段应该及时了解学生的体能状况、
及时补水,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在训练结束后,通过拉伸肌肉,做一些放松运动
以调整学生的状态,且不能过量饮水,并注意训练结束三十分钟后进餐。
通过以
上科学规范的教学,系统合理的训练,能够有效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安全。
(三)建立一个加强家庭和学校的安全教育协作的平台
许多情况下,老师对孩子的心理状态知之甚少,直到出了安全事件后,再后
悔也来不及。
通过老师与家长建立安全合作的平台,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进
行实时的沟通,准确地发现学生安全问题的原因,防止意外事件的产生。
比如,
老师可以和父母建立一个群,将孩子们的不正常行为和情感问题通过群里的即时
反馈给父母,老师和父母得到消息后,可以和他们进行谈话或者进行其他的调查
和教学,发现问题,适时进行适当的干预,从而达到预防和控制安全的目的。
同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一个不愉快的信箱,让同学们把自己近期遇到的不愉
快的事情记录在里面,定期回信,回访,座谈,私下交流。
通过搭建一个网络学
习平台,可以实时地了解学生的个人心理状态,并能实时地了解他们的情感状态。
随着新一轮新课改革的深入开展,学校在加强安全意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学校
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危险的应对能力和责任意识,把学生培养为具备一定心理调
适能力、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一定心理调适能力、自我保护意识
与能力,身心健康、乐观积极的高素质人才。
(四)实践活动教学法
教师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实地考察、仿真实践训练。
例如,组
织学生开展防灾预演,让学生在个人体验中牢记生命安全知识,从而更加珍惜和
热爱生命。
在国家安全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生活安全教育手抄报活动竞赛,让学
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学习不同的生命安全知识,丰富自救自护知识,进一步深
入实现生命价值,珍惜生命,重视自身安全,增强安全意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结束语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普及,初中安全教育的实施也需要相应地加强。
因此,应加强对安全的认识,加强对安全的教育,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合作,积
极参加演习,掌握必要的急救知识。
这就需要在初中教学中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
的对策,从而形成一个安全的初中课堂。
参考文献
[1]吴秋琴.安全教育在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的有效融合[J].试题与研
究,2021,(28):61-62.
[2]刘卫东.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安全教育探究[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
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二)[C].:中国智
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29-33.
[3]王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施国家安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
范大学,2021.
[4]管延峰.讨论式教学法在初中安全教育课中的应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
教学学报(下旬刊),2020,(09):212-213.
[5]曲殿国.试论初中德育教学中安全教育的实施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
研究),2020,(0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