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必修2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含答案详解 精校打印版 名校用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时作业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1.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奏请通饬开办矿务,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
清廷这一举措()
A.标志着清廷对民族工业政策的彻底放宽B.其意在支持商办企业与外商企业展开竞争
C.目的是模仿西方国家“工业立国”政策D.是为解决战争赔款和财政匮乏而进行的调整2.有研究发现,甲午战后,列强向中国进行资本输出加快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原因主要在于() A.资本输出使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获得了大量的资本B.资本输出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设备和技术C.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获得了进一步扩大D.资本输出促使清政府改变政策,鼓励民间办厂
3.右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
下列对右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费正清教授曾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称为“没有前途的奇迹”,主要因为() A.工业结构不合理B.地区分布不平衡
C.社会环境未根本改变D.军阀割据混战
5.根据蔡增基《十年来的中国航运》记载:“自国民政府成立(1927年)至今,不过十年,此十年间,民营公司之组织,约计二十五家……已远胜以前数十年矣。
”当时航运业民营公司发展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蒸汽轮船制造技术开始传入
C.“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D.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6.(2014届浙江金华十校期末调研)据国民政府经济部门统计:1935年重庆地区机器业工厂仅13家,1940年猛增为159家,纺织、化工等企业也大为增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国民政府致力于改变我国工业布局B.四大家族加强了对工业的垄断
C.民族资本家将大批民营工业内迁D.西南军阀加速发展自身实力
7.1948年,在老百姓中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粒米一百元,寸布十五万,呜呼蒋介石,哪得不完蛋!”对这则材料分析错误的是()
A.当时的国民政府实行了恶性通货膨胀政策B.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导致蒋介石倒台的重要原因
C.顺口溜中的现象对民族工业影响非常有限D.表明当时民众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强烈不满
8. 下图为某学生绘制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
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它是( )
A.A-B段
B.B-C段
C.C-D段
D.D-E段
9.(2014届泉州市质量检查)19世纪60年代的福建,“间有商人向外国人雇买洋船,仍须与外国人合伙。
是不仅资其管驾之力,实须购其修葺之料也”。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近代军事工业的兴起 B.封建势力对民族资本的束缚
C.民族工业对外国资本主义的依赖性 D.列强在中国开办船舶制造业
10.经济史专家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
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 )
A.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
B.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
C.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
D.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
11.经济学家陈翰笙在20世纪40年代初谈到:“工业上局部或个别之兴隆,在整个民族工业或大规模基本工业未能建立以前,均将如昙花一现,不久即销声匿迹。
故提倡国货最根本之办法,在乎奠定民族工业之基础。
而建立中国民族工业之前程,厥惟三端:曰民族独立。
曰政治清明。
曰农村繁荣。
”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影响着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工业发展②民族工业发展取决于国家民族独立、政治清明、
农村繁荣③大规模发展民族工业只有提倡国货排斥洋货④当时已经基本具备发展民族工业的基础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D.③④
二、非选择题(56分)
12.经济结构是否合理,是能否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明清政府极力控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
材料二茅盾在小说《春蚕》中写道:“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
”
材料三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千元)
(1)材料一中,中西方“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具体表现是什么? 对本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1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8分)
(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8分)
13.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作为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二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大事记(节选):
1928年,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建立。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
1930~1931年,蒋介石对革命根据地
发动三次“围剿”。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三省。
1933~1934年,蒋介石派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五次大“围剿”。
1945年,陈立夫、陈果夫控制的中国蚕丝公司在上海设立。
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订。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此时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对我国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
(6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不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内外因素有哪些。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
(8分)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选择题:1.D 2.C 3.D 4.C 5.C 6.C 7.C 8.D 9.C 10.C 11.C
12题
答案(1)差别:中国:重农抑商西方:鼓励商业发展殖民扩张和掠夺
影响:中国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逐渐脱离世界。
西方加快资本原始积累,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2)自然经济受到冲击。
原因: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3)特点: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主要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环境)
答案:(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3分)
(2)影响: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阶级基础。
(1分)
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1分)
(3)内部因素:国内政局不稳,内战的破坏;官僚资本挤压;外部因素:世界经济危机影响;外国的侵略。
(5分)
(4)是一种先进的经济成分;遭受双重压迫,不能独立和正常发展。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