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花城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西方音乐史是指西方音乐的进展历程,详细的时代可分为:古希腊罗马时期音乐、中世纪时期音乐、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巴洛克音乐、古典主义音乐、浪漫音乐、现代音乐等。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1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小象》
2、聆听《大象》
3、表演《小象》
4、表演《两只小象》
二、教学总目标:
1、通过听、唱、说、演,感受表现大象的音乐,从而懂得爱惜动物。
2、能够用有感情的声音表现歌曲。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育合作意识。
三、教材分析:
1.管弦乐《小象》
《小象》是美国亨利·曼仙尼乐队演奏的爵士风格的乐曲。
乐曲轻松活泼,形象地表现了小象们玩耍嬉戏的情景。
2.管弦乐《大象》
《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
这是一部形象生动、充满幽默谐趣的管弦乐组曲。
3.歌曲《小象》
《小象》是一首日本儿童歌曲。
采纳由一个问答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歌曲的旋律抒情而优美,节奏配合歌词的语气重音,词曲结合紧密,唱起来流畅上口。
歌曲以拟人的手法描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友好交谈,一问一答之间表露了小象以长得酷似自己的妈妈而引为自豪,歌唱了小象爱妈妈的真挚情感。
4.歌曲《两只小象》
《两只小象》是一首三拍子的创作歌曲。
亲切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幼象玩耍的姿态,生动而形象。
歌词用儿童的语言描述了一对好朋友用长鼻子互相问好,一同在河边嬉戏的友好情景。
好像在告诉同学们要团结友爱,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四、学情分析
本课的内容是长鼻子,讲的是大象的内容,学生们都很喜欢大象,所以学起这一课的内容乐观性会非常的高,学习爱好会非常的浓。
本节课的内容要让学生感受三拍子的节奏,要让学生通过拍打,演唱,表演等形式表现出来。
五、课时安排:二课时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随乐曲(兔子舞)边跳边进室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二、寓教于乐:
1.听歌曲录音《小象》(规范要求同学们聆听时能制造性地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
1)谈谈“象”的有关知识;
2)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内容,并能从“欢快”与“优美抒情”中选择出乐曲的情绪。
回答小象叫了几次?
3)复听时可自编动作表演。
2.听歌曲录音《小象》;第二遍老师范唱,引导学生边拍边按图示划旋律线,体会旋律的起伏。
3.歌词学习:根据歌曲的节奏学读歌词。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老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三、制造表现:
1.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小象》要求自创动作。
四、完美结课:
2.学生们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会了歌曲《小象》,学生们学习爱好非常浓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进行游戏,课堂进行的非常顺利。
教学反思通过轻松活泼这节课我通过律动的形式把孩子带到音乐的殿堂,调动孩子学习音乐的乐观性和情感,再通过游戏对号入座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四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节奏型。
在学习歌曲时老师先范唱让学生体会歌曲的情绪。
由于二班级的孩子识字能力差,所以我采纳有节奏的教读歌词,并注重每个字的发音。
在学习歌曲时,让孩子跟琴轻声模唱从而感受歌曲的情感,这样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歌曲并能很好的演唱。
为了发挥学生制造力让学生自编小舞蹈和并用废品制造打击乐为歌曲配乐,使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本节课的小结是歌曲的升华。
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2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学生入室,师生问好
聆听《公鸡母鸡》仿照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师生相互问好入室、律动唱《师生问好歌》
二、寓教于乐:
聆听,初步感受音乐形象
复听,以画线条、律动等方式表现音乐形象
1.完整地聆听乐曲两次,分辨公鸡、母鸡的叫声,乐曲开始是公鸡叫还是母鸡叫?
2.听乐曲:在课本的方框中画线条表示听到的公鸡、母鸡的叫声。
3.听乐曲:分别学做公鸡、母鸡的动作表演。
聆听,辨别公鸡叫和母鸡叫
画线条
做律动
三、制造表现:
简介铃鼓及其演奏方法
分组讨论铃鼓的演奏方式,并为歌曲伴奏
1.认识铃鼓,并在老师的示范下学会演奏铃鼓的正确姿势。
2.把演奏铃鼓的方法留给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奏出短音?怎样奏出长音?
3.试着用铃鼓为学过的歌曲伴奏。
想一想哪首歌曲合适?选一首让大家唱,并由几个学生用铃鼓伴奏。
认识尝试演奏为歌曲伴奏
四、表演《母鸡叫咯咯》
熟悉歌曲,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
1.完整地聆听歌曲。
提示:母鸡为什么叫咯咯,帮助学生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意图。
2.听音乐按节奏读词,并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边唱边用动作表现歌曲。
仔细聆听,按节奏念歌词,唱唱歌曲
五、响板及演奏方法简介,并进行编创与活动
简介响板及其演奏方法
分组讨论进行演奏
1.认识响板,由老师示范学习演奏响板的正确姿势。
2.分小组讨论响板的演奏方法,沟通演奏方法。
3.选择一种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
认识
分组沟通演奏
为歌曲伴奏
六、完美结课
师生相互再见
在《母鸡叫咯咯》歌声中出室
唱《师生再见歌》出教室
教学反思:《下蛋啰》是一首有民歌风的创作歌曲。
歌曲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
这节课是通过律动歌曲《数鸭子》导入,来引起学生的爱好;接着再引出儿歌让学生仿照动物的叫声,再按着节奏练习从而达到效果;最后通过多种方式学唱歌曲。
可是整堂课下来学生的节奏练习很好,可是歌曲的学唱并不是很好,学生还是有读歌词的感觉。
我认为不足之处在于:低段学生的音乐课应该多动,这方面由于老师在课堂上没有放开,在教学环节中师没有引导好、带动学生,因此在后面的律动歌曲环节中几乎没有学生动,这是我这节课失败的地方,希望以多注意。
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3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
歌词。
2、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法学习知识,并参加表演加强记忆。
3、通过表演,培育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热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
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说春天)
1.播放《小燕子》,师生律动进教室。
2.用语言叙述春天(景色、动物、事物等)。
(1)师:春天来了,我们周围的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你能说一说春天吗?(引
发学生用语言来描绘美丽的季节:花、草、树木……)
(2)观看课件:春天景象
3.仿照布谷鸟叫声呼唤春天
布谷、布谷、春天来啦!
二、寓教于乐(扮演春天)
1.导语:布谷鸟的叫声如此动听,把春天给唤来了,教室里一派生机勃勃的样子,每一位小朋友就是一幅美丽的画。
2.音乐游戏:扮演春天
方法:师生共同仿照布谷鸟的叫声。
叫声唤来了春天,每一位小朋友做好一个造型动作(花、草、树、动物等)随着《布谷》旋律做动作,要求跟着音乐的节拍律动。
三、制造表现(歌唱春天)
导语:春天如此美丽,让我们一起用歌声来歌唱春天。
1.听录音范唱歌曲《布谷》,思考:歌曲有几段?是几拍子的?
2.听师范唱歌曲,生拍手用三拍子的节奏为歌曲伴奏。
3.学唱歌曲。
(1)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随琴轻声演唱歌曲。
(3)找出不易演唱的乐句,师生共同帮助解决。
(4)师生接唱。
4.启发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四、完美结课
教学反思:
《嘀哩嘀哩》,是一堂音乐活动课,上完之后,竟然得到了我意想不到的效果。
小孩子的想象力真的是我们无法想象到的,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一直以为学生是要手把手地让学生自行的去学习知识,在活动中培育对音乐的爱好。
一开始,学生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因为教材上的音乐和课本里的音乐有点不同,学生们唱的乱七八糟,后来跟孩子们讲讲之后,讲清楚了,他们唱的还不错,在比较熟悉了这首歌曲之后,我把他们排成了4支队伍,围成一个圈,让他们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来编排动作来表演。
在十分钟之后,开始检查他们的成果,他们表演到的是我意想不
到的好,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在活动中玩的很开心,有的同学围成一个圈,手拉手地做跳舞起来,有的同学快乐、整齐地拍着手唱着歌,有舞蹈基础的同学还把平时的积累运用了上来,还有的同学像小鸟一样欢乐地“展翅飞翔”。
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4
教学内容:
第三课时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2、欣赏歌曲《天黑黑》
3、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做等活动,体验童谣中蕴涵的乐趣。
2、按不同的节奏说唱童谣,感受和声的魅力,并用形体动作即兴表演,培育学生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用自然、亲切的歌声演唱童谣,感受童谣的欢乐。
教学难点:
音乐游戏中歌曲与数板的速度要稳,音色要统一和谐。
教具准备:
录音机及有关音响资料插图小老虎头饰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复习歌曲
1、导入(可介绍与童谣有关的内容)
2、复习歌曲《滑稽歌》、《数蛤蟆》、《颠倒歌》
(出示与童谣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行猜歌名,并进行演唱,可指名演唱也可集体演唱)
三、音乐游戏《两只老虎》
1、导入(采纳画面导入)
2、学唱歌曲《两只老虎》
采纳听琴声学唱歌曲。
3、为歌曲加入数板
(1) 为歌曲加入数板a。
(放两遍歌曲,老师为第二遍加入数板)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
(2) 学生说一说两种演唱有什么不同。
(3) 学生练习(把全班学生分成两组,一组学生演唱歌曲,一组学生念数板。
注意:歌曲的速度与声音的强弱要和谐)
(4) 为歌曲加入数板b。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数板没有尾巴0没有耳朵0
(5) 学生练习(方法同上)基础好的班级可多个声部一起进行。
演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
数板奇—怪—真呀真奇怪—
没有尾巴0没有耳朵0
4、表演歌曲《两只老虎》
(1) 老师指导学生按歌词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2) 学生集体表演。
四、欣赏歌曲《天黑黑》
1、老师讲解歌词意思。
2、学生欣赏。
五、延伸
展示学生课后收集的童谣。
2022花城版一班级下册音乐教案5
教学内容:
1、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2、动集体舞《小树快长高》
3、拓展有关植树节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
一、初步养成主动倾听音乐的习惯,并乐意与他人合作。
通过演唱《小小雨点》,感受二拍子歌曲的节拍感能用轻快跳跃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问”与“答”,“领”与“齐”的部分能准确切入。
一、参加游戏后能分辨常见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小小雨点》
1、集体演唱歌曲《小小雨点》
2、指名请学生进行歌表演。
二、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
1、老师导入
2、初步熟悉旋律
(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棵小树,听音乐告诉老师小树在干什么)
老师结合速度、力度等等不同的音乐要素弹奏歌曲《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并请学生讲一讲。
3、创设情景,老师可以把歌词改编成一个小故事,让学生进行表演
可以请几组学生进行表演(把《我和小树来比赛》的旋律穿插在故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歌曲的旋律
4、老师范唱《我和小树来比赛》
5、出示歌词,跟老师根据歌曲节奏读歌词
6、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7、反复练习
8、集体演唱歌曲
9、请学生想一想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一首歌曲。
11、指名请学生演唱
四、律动、集体舞《小树、小树快长高》
分别请学生扮演小树,和小朋友加以表演。
五、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