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第二课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解析:第九段
欺骗说
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
详细地
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
书信
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
按照
责备
道歉
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
确实
曰:“武等实在。”
文本解析:第十段
李 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劝降)
先告知家人的不幸遭遇; 再以切身体会诉说同感; 最后指出汉朝法令无常,“安危不可知”。
为一己之私而叛国,懦弱,意志不坚,矛盾,痛苦
李陵和卫律不一 样,他不是彻底的卖国 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 情,对自己叛国的行为 也深感羞愧,但他意志 不够坚定,对国家不够 忠诚,因为一己之私背 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 后又后悔不已,说明这 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 不坚定。
自杀情节
欲自杀
引佩刀 自刺
自杀原因
自杀反响
事如此,此必及我, 见犯乃死,重负国。 卫律惊;
惠等哭;
屈节辱命,虽生, 何面目以归汉!
单于壮 其节。
思考
一.此时遇到意外的变故,他为什么说是“负国”呢?由此可看出苏 武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 手下人勾结匈奴叛乱。
➢ 作为汉使,任务未完成,有愧于国家。
苏武作为代表团的正使,副使出现问题了, 这是他严重失职。
卫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威逼利诱 律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软硬兼施
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以强硬的 姿态抵抗
“不动”、“不应”、 苏 “骂律” 武
立场坚定、大义凛然
思考
二.分析对比映衬效果在人物刻画上的运用,试分析其效果。
张胜与苏武
卫律与苏武
张胜糊涂地帮助了缑王的谋反,事 卫律卖国求荣,阴险狡 情败露后又经受不住考验,叛变投 诈,气焰嚣张,不可一 降。而苏武清醒地认识到使节行为 世,而苏武为国效命, 不当会引起两国纷争,欲以死息祸; 忠贞不二,不卑不亢 一 面对匈奴的劝降始终保持着可贵的 身正气,光明磊落。 民族气节。
文本解析:第七段
汉时在其本官职外的加衔 出使
第二年
访求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趁机
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
一向关系很好
敬称,您 谦逊
白白地
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
同“无”
何 同“现” 对他人兄长的尊称
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
文本解析:第七段
栽培,提拔
“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皇帝亲近之臣
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
喻以身许国
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
泛指杀戮 的确
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
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
复再言。”
文本解析:第八段
听一听
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
料想,断定
指李陵
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
殿阶
被弹劾
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
祀 指地神 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
落,掉
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
文本解析:第七段
逃跑
害怕
对去世的委婉说法
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太夫人已不幸,
改嫁
妹妹
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
文本解析:第六段
告诉
禁闭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
断绝
下雪
咬,嚼 同“毡”
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
把……当作
流放
公羊 生子
分别隔离
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
别的处所
公家发给的粮食 同“弆”,收藏 野生果实
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
还,仍然
不听吾计,后虽复欲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汝为人臣
同“叛”
古代用以指边远民族 语气助词
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且单于
使……相斗
你
信汝,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若知我
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思考
一.匈奴派卫律招降苏武,招降的说辞是什么?从中可见卫律是怎样 的人?对卫律的劝降,苏武的回答在措辞和态度上是怎样的?
➢ 感叹、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生大好时光都在煎熬中过去;坚守信念,维护 了国家尊严,保持了民族气节。
➢ 欣慰之感也显而易见:历尽磨难,终于完成了使者的任务,荣归故里。
小结
《苏武传》集中写了苏武 出使匈奴被扣留期间的事迹, 颂扬了他在敌人面前富贵不能 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饥寒压不倒,私情无所动的浩 然正气,充分肯定了他坚毅忠 贞、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民 族气节。
第
二 课 时
班 固
学习目标
把握文章中实词虚词的含义,注意特殊文言现象; 通过对各个情节中内容的探讨,把握主人公苏武和其他人 物的形象对比; 学习苏武的民族气节,把握文章主题,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文本解析:第四段
受审讯
于节操有亏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
拔
(派人)骑马
坑
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凿地为坎,
➢ 自己投降的经历;
➢ 现在的皇帝不值得为他守节;
苏 武
➢ 蒙受国家大恩,愿报恩; ➢ 从君臣关系看,也应如此;
思考
二.匈奴派卫律和李陵招降苏武,招降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从 中可见他们是怎样的人?
卫
“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律
“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
威逼利诱,软硬兼施 (逼降、诱降)
气焰嚣张、傲慢自大、阴险狡诈,卖国求荣
赏析
武留胡节不辱!雪地又 冰天,苦忍十九年。渴饮雪, 饥吞毡,牧羊北海边。心存 汉社稷,旄落犹未还,历尽 难中难,心如铁石坚。夜坐 塞上时,闻笳声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盼儿归,红妆守空 帏。三更同入梦,两地谁梦 谁;任海枯石烂,大节定不 亏。终教匈奴惊心碎胆,共 服汉德威。
没有火焰的火
踩
又能呼吸
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武气绝,半日复息。惠等
使……背朝上 认为……壮
问候
逮捕监禁
哭,舆归营。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抬,扛
思考
一.苏武的形象在这两段中是通过两次自杀表现出来的,自杀的情节, 在文中是哪几句话?分析其自杀的原因和产生的反响?(用原文的话)
召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死亡
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
共
回去
在……时候
凡随武还者九人。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
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
等到
及还,须发尽白。
思考
一.苏武“留匈凡十九岁”,靠的是什么?“始以强壮出,及还,须 发尽白”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感情?
信念与意志。崇高的民族气节、强烈的爱国意识、艰苦卓绝的 斗争精神。
➢ 处理不好会引发两国的矛盾。
很有可能汉匈的战争就会因此而起。
至义忠 上不贞
受不 辱渝 、、 国刚 家烈 利难 益犯
、
文本解析:第五段
逐渐痊愈
派使者 通知
判罪
趁
使……投降
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
后
判处
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
相连坐
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没有参与谋划
说什么
做……的样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背叛
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
满
也会这样 白白地 肥沃,使动用法
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
文本解析:第五段
通过
结交为
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
文本解析:第六段
执,拄
拿着
过了
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积五六年,单于弟於
用绳系在剑上而射
结网 系在箭尾的丝绳
喜欢 供给
靬王弋射海上。武能网纺缴,檠弓弩,於靬王爱之,给其衣食。
盛酒酪的瓦器 用檠矫正
三岁余,王病,赐武马畜、服匿、穹庐。王死后,人众徙去。其
丁灵人
陷入困境
冬,丁令盗武牛羊,武复穷厄。
三个孩子
困苦,折磨
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
迷惑,恍惚,失意的样子
关押
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
超过
年纪老
消灭,指全家杀尽
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希望
说
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
尽,结束 通“欢” 献出
请毕今日之驩,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
喟然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
达
同“沾”,同“襟” 同“诀”辞别
通于天!”因泣下霑衿,与武决去。
思考
一.李陵是怎样劝说苏武的?苏武是怎样反驳李陵的?
李 陵
➢ 终不得归;
➢ 家人不幸遭遇;
① 长兄苏嘉(长君),伏剑自刎 ② 弟弟苏贤(孺卿),饮药而死 ③ 母亲已死,妻子改嫁,儿女生死未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