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
石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
【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胆结石的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

方法:随机抽取腹外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治患有胆结石的患者为对象,共计103例,按照患者采取手术方式不同,划分成两组,分别是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50例,观察组53例,对照两组临床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观察组在手术用时、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较对照组而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对患者的术后创伤,加速患者恢复时间,同时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运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手术;胆结石;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
作为消化系统结石病症中,胆结石作为常见症状之一,发生概率高且发病率较高[1]。

在胆结石临床治疗上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分别是保守、手术治疗。

通常情况下接受保守治疗效果,如果病情效果不佳时,会采取手术治疗,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并且开腹手术治疗存在术后创伤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内腔镜医疗技术也不断增强,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术后恢复速度快、安全性能高等优点,在治疗结石临床中逐步开展应用与推广,并取得显著疗效[2]。

本次研究对比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术在胆结石临床治疗过程中的效果进行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腹外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治患有胆结石的病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103例,进行案例分析,确诊患者都经历过腹部B超等方面检查核实,均符合诊断标准。

同时,本次研究对象选取还排除有心肝肺功能
不全、恶性肿瘤等症状的患者。

按照手术方式不样的标准。

把患者划分成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共有53例,男性和女性分别有30例和23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5~63岁,平均年龄为(42.5±4.7)岁;患者结石的直径在0.5~2.6 cm区间内,平均结石直径在(1.4±0.3)cm;对照组共计50例,男性和女性患者分布有31例以及19例,患者年龄分布在32~65岁,平均年龄在
(43.1±4.2)岁;患者结石的直径在0.7~2.3 cm区间内,平均结石直径在(1.3±0.3)cm。

本次研究对象的病情,性别等方面上比较,一般资料方面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本次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方式;反之,观察组使用腹腔镜切除术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进行B超、血常规等相应术前检查。

1.2.1对照组
患者手术状态全麻,在右肋缘下方或者右腹直肌部位切一个切口,切口大小在4-5cm,随后对患者的胆囊以及胆总管等身体组织情况进行排查,如果手术条件以及患者身体条件允许下,开腹摘除患者胆囊,随后将腹腔进行清理,在确保手术器械无遗漏情况发生时,在对手术切口进行缝合。

1.2.2观察组
患者姿势平躺,手术状态全麻,主治医师在患者腹部建立操作台以便搭建气腹,操作相关医疗器械以及30度镜去探查患者的腹腔部位,通过解剖胆囊三角区结构,将患者的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离断并夹闭,随后切除包括患者整个胆囊其中包括结石。

如果患者胆囊的体积相对较大,可以把患者的胆囊移至到腹壁穿刺口处,并且将患者胆囊切开,使用吸引器将胆汁吸出来,或者将结石夹出胆囊,在胆囊塌陷情况出现后便能将胆结石取出胆囊外,随后借助腹腔镜操作下,将患者胆囊取出。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VAS)以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数据,并时刻观察注意患者术后实际情况,为掌握好患者
术后并发症情况的突发奠定基础,术后并发症主要是以切口感染、腹腔感染等症
状为主。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
采用x2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手术情况
观察组手术用时、出血量、VAS评分等方面较对照组而言少,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手术情况()
组别


手术
时长
(min)
术中
出血量
(mL)
术后
VAS评分
(分)
胃肠
功能恢复
时间(h)
术后
住院时间
(d)
观察组
5
3
50.3
±4.3
54.6
±7.1
2.3
±0.6
20.6
±2.3
7.3±
1.4
对照组
5
71.4
±6.7
85.4
±5.5
4.8
±0.8
31.7
±4.1
11.4
±1.6
t- 1.5547.263 5.14 2.043 6.744
P-0.000
30.000
1
0.00
06
0.000
0.000
2
2.2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
在手术后患者切口感染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观察组出现2例,发生率为3.8%;对照组出现3例,但在其他术后并发症情况出现来讲,对照组还出现了3例腹部染以及1例肾功能损伤,发生率为14.0%,两组患者在出现术后并发症症状后,都得到医生的及时医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2 =4.188)。

3讨论
胆结石是常见的结石病症之一,如果患者没有得到及时医治,胆结石容易引起不良症状的出现,如炎性反应,严重的话甚至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

在胆结石临床治疗上,通常以手术治疗为主。

但是,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治疗上存在一定的治疗弊。

60岁以上老年患者做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是不太合适的,其原因在于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不允许,如患者的脏器功能衰退,身体免疫力下降,同时患者在术后出现恢复不佳的情况,同时随着年龄增长,人体的组织适应力以及应急功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3]。

此外,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增大,增加手术难度。

因此务必根据患者实际身体情况作出相应的治疗方案,以确保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

随着医疗科技技术的进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也得到发展,且日益完善,其为微创术,具有切口小,易操作,恢复快等优势,适用于各个年龄段的胆结石患者。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等方面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这证明腹腔镜胆囊胆囊切除术便于操作,能使患者创伤小;同时,术后患者恢复用时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综上所述,在保证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对患者的术后创伤,加速患者恢复时间,在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张三军, 张付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9, 030(010):1722-1723.
[2]屈定杰, 姬变玲, 武江.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21, 12(01):29-33.
[3]王双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0,23(12):47-4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