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
摘要分别阐述了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的发生规律,并从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两方面介绍其综合防治措施,从而为大豆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豆;根腐病;根潜蝇;综合防治
近几年,随着大豆面积的逐年增加,重迎茬比例不断上升,导致大豆根腐病及根潜蝇危害加重,已成为影响大豆生产的主要病虫之一。
据调查,一般发病中等地块减产15%左右,严重地块减产40%左右,受害植株的株粒数和百粒重明显低于健株,单株减产30%左右。
为了解决该病所造成的危害损失,连续几年示范和推广了大豆根腐病及根潜蝇的综合防治技术,收到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1发生规律
1.1大豆根腐病的发生规律
大豆根腐病害为土壤带菌,病菌在土壤中和病株体内越冬,并可在土壤中腐生,为病害的侵染来源,环境适宜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幼苗,引起幼苗根腐,重病株的主根和须根腐烂,造成秃根,病株地上部生育不良,病苗矮瘦,严重时干枯而死。
据调查:大豆播种后,病菌从大豆发芽即开始侵染,胚根长2~3cm时,便有根腐病发生,直到大豆中后期仍能发病,病情随着大豆生长发育也逐渐加重,一般以6月下旬病情增长较快,直到7月下旬达到高峰,8月以后病情稳定,病菌通过雨水、灌溉水及人畜或农机具的携带传播。
大豆根腐病的发生与土温、茬口、土壤肥力、播深、播种期、土壤含水量、根部虫害等有关。
早春低温多雨,土壤低温,湿度大,对大豆根腐病发生有利,发病重。
土壤肥力差,过量使用氮肥,体内营养失调,加重病害发生,一般土壤有机物质含量在5%以下发病重。
只施用化肥、氮肥过多的豆田发病重,常年连作,土壤中致病菌大量积累,重复侵染,植株感病重。
据调查,重迎茬比轮作换茬危害重,大豆根腐病发生的病情指数正茬地为8.5%,迎茬地为19.5%,重茬地为3.1%。
播种过深、低洼、黏重土、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地下害虫多,根潜蝇发生重利于病菌在伤口侵染,根腐病发生严重。
1.2大豆根潜蝇的发生规律
大豆根潜蝇又名根蛆,此虫为单食性害虫,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在黑龙
江省1年发生1代,以蛹在豆株根部或被害根附近土内越冬,翌年5月末至6月初越冬蛹羽化出成虫,羽化盛期为6月上旬至中旬,产卵盛期在6月中旬,卵孵化盛期为6月中旬至下旬,幼虫期为20d,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孵化蛹,以蛹越冬。
从它的生活周期可以看出,危害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由于根潜蝇只危害大豆和野生大豆,它的越冬场所在豆田,所以大豆面积越大,越冬基数越大,而翌年危害越重,重迎茬地块发生越重。
据调查:大豆根潜蝇被害率正茬地为75%,迎茬地为15%,重茬地为30%,因为此虫以幼虫在大豆幼苗根部皮层钻蛀危害,使大豆受害后根皮破裂,幼苗瘦弱,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植株矮小,叶色黄,严重者逐渐枯死,根部造成伤口导致根腐病发生。
2综合防治措施
2.1农业防治
2.1.1合理轮作。
重病地块实行与禾本科作物2年以上轮作,能够打破致病菌的侵染循环,有效地减少土壤中病菌的积累,是减轻大豆根腐病和根潜蝇危害最有效的防治措施。
2.1.2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中等肥力地块,施有机肥15t/hm2以上,磷钾肥按土壤营养状况和丰产控病要求,实行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配方施肥,使大豆生长发育健壮,从而可以提高大豆耐病虫能力。
2.1.3深翻土壤。
实行深翻深松,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促进大豆根系发育,及时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增强自身抗性,重迎茬地块当年作物秋收后马上深松40cm以上,然后耙平起垄和镇压,达到播种状态,能降低越冬基数,减少虫源,清除田间病残体。
2.1.4适期播种。
地温稳定通过7~8℃时开始播种,控制播深,一般播深不要超过5cm,实行“三垄”栽培。
2.1.5应用生根粉,促进根系发育。
重迎茬大豆植株较正茬矮小,根蛆、根腐病发生较重,根系发育不良,吸收肥力弱,施用生根粉地块大豆根系发达,植株比未施用生根粉地块植株高5~10cm,增强抗病能力。
2.2药剂防治
2.2.1种子包衣。
种子包衣与药肥同时施用增强抗病防虫效果,用35%多克福种衣剂,种衣剂用量按种子重量的1.2%~2.0%使用,进行种子包衣时加入大豆专用肥同时施用。
2.2.2药剂拌种或随种肥下地。
用70%多福合剂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随种肥下地。
用药剂拌种预防根潜蝇幼虫,40%乐果乳油按种子量的0.7%拌种,对水喷雾,边喷边拌。
成虫发生盛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量为600kg/hm2。
2.2.3生物制剂拌种及做种肥。
用2%菌克毒克拌种或用种子量2%的保根菌拌种。
用埃姆泌45~75kg/hm2或大豆保根菌颗粒剂30kg/hm2与种肥混播,重茬用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