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LED灯丝,看内部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剖LED灯丝,看内部结构各型LED灯丝灯:
这次要拆的灯是奶嘴型(ST64型),功率4W:
4根灯丝(每根1W),采用两串两并方式:
驱动电路见下图:
敲碎玻壳:
对四根灯丝条进行测量,有两根是好的,其余损坏:
剪下灯丝条,长38mm,正负极比较好辨认,负极的金属引脚上有“-”小孔:
正负极的金属引脚是含镍合金材料,有顺磁性,能被磁铁吸住:
对好的灯丝条通电,根据发光情况观看,内部有20颗LED芯片:
下面用刀片对灯丝条慢慢进行剥离,首先削去灯条支架两侧的封胶:
观察断面,中间是陶瓷基条(支架),上下是荧光封胶。
上下颜色深浅不一,上面颜色深,下面颜色浅,这是由于LED芯片排列在上面,温度高,致使封胶颜色变深:
再用刀片削去下面的荧光硅胶:
露出白白的三氧化二铝陶瓷基条(实际是通光的):
沿着陶瓷基条侧面,小心翼翼地划断封胶(注意不要太深,不要划到内部的LED芯片),两面都要划到:
然后,小心剥去大部分封胶,看见LED队列,共有20颗蓝光LED 芯片:
每颗LED上有两个焊点,金引线基本上随着剥离封胶被扯断了:
机械剥离,做不到无损。
从剥下的LED封胶断面,可以看见金线嵌在其中:
引脚的设计,没有采用锡焊,使用高可靠的咬合技术,夹持在陶瓷基条两端:
正负极两端金属引脚通过金引线与LED串连接:
看看LED芯片的情况,有残胶在其周围:
残胶中的橘红色颗粒是黄磷荧光粉:
进一步用德国施德楼橡皮笔进行清理残胶后,灯丝条的情况看得更清楚:
陶瓷支架的硬度很高,但易折断,放在硬物面上摩擦清理:
清理后的面貌,放在手指上:
陶瓷支架的宽度0.8mm、厚度0.4mm、长30mm,在上面分布了20只蓝光LED芯片,工艺要求比较高:
换个角度拍摄,灯丝条的结构更为清楚:
引脚旁边的LED芯片:
根据拆解情况,绘出LED灯丝的剖面图(下图),这个灯丝是传统正装封装。
无背镀蓝光LED芯片制作在陶瓷基条(支架)上,含黄
磷荧光粉高温硅胶将整个陶瓷基条涂覆包裹,将蓝光转变为橙黄光,同时确保LED的蓝光不会泄出。
拆后语:LED灯丝是灯丝灯的核心技术之一。
LED灯丝的技术参数和品质,涉及LED灯丝灯的亮度、色温、显指和使用寿命、冷热态流明比等。
LED灯丝制造技术,目前有传统封装用的“固晶技术”(通常称正装封装)和兴起不久的“覆晶技术”(又称倒装封装)。
固晶技术需要打金线;覆晶技术使用倒装LED芯片工艺,没有脆弱的金线,如同普通电子元器件那样贴片,过回流焊即可,各项指标优于传统正装封装LED灯丝。
建议大家在选购LED灯丝灯时,选择倒装封装的灯丝灯。
另外,各厂家的生产工艺有所不同,质量也参差不齐,注意选择正规大厂产品。
驱动元件实物
“把LED单元点亮试试,看看蓝光是哪样的”。
芯片太小,其电接点就更小。
图片中LED芯片在显微镜下显得很大,实际上,无法手工接通电源。
下面,看看另一只LED灯丝灯的工作情况,有蓝光泄漏(绝大部分是相机取景模式的高光紫光溢出部分,图片供示意,蓝光检测有专用设备)。
这个灯是2W,铝支架,为了散热,荧光硅胶没有全涂覆包裹,致使支架两侧面有蓝光泄漏,长期在这种灯下学习工作,对人眼是有伤害的。
小孩不要用有蓝光泄漏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