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阅读理解 (共2题;共17分)
1. (12分) (2018高二上·柳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秤匠师
李世营
冷寂了多天的孙记制秤作坊终于忙碌起来。
老匠师默默地用手钻在浸泡打磨好的秤杆上打着星花,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然后又把一截截细铜丝嵌进去,钉星、割断、锤实、打磨。
阳光下,秤上星花里的一个个铜丝,就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秤星,炫射得老孙头的眼也发出熠熠的亮光。
“爹,这单生意一下可以挣万把块呢,有多少年没这样的好生意了!”约秤的小秤匠看起来很兴奋,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老匠师仍然不作声,默默地铆着他的星花。
“忙过这单活,我想到外面看看。
”小秤匠接着又说。
老匠师猜得懂小秤匠的心思:作坊的生意一日不如一日,儿子早想去镇外的世界闯一闯。
老匠师依然虔诚地铆着他的星花。
秤杆上的星花一旦铆差一丝一毫,整杆秤就废了,尤其是那颗定盘星,犹如杆秤的心,是杆秤的魂。
小秤匠抬起头,露出一丝不易觉察到的笑容,狡黠地看看老秤匠,也默不作声,双手依旧熟练地用“叨子”测盘星、标星花。
老匠师是镇上有名的“孙记”制秤作坊的大掌柜。
据传孙氏先祖曾遇一不法粮商,欲在秤头上玩伎俩,制作黑心的“吃客秤”牟取暴利。
但孙氏先祖不为重金所惑,不被威逼所惧,甚至不惜自残双手来维护作坊的信誉。
孙记制秤坊由此盛极一时,享誉周边数百里。
小镇上的商贸交流,从不用电子秤,一直沿用传统的杆秤。
小镇的商户尤爱用“孙记”杆秤来做买卖,是因为
孙家从不做昧良心的“吃客秤”。
小镇临山依水,以种植采集山药为业,药材生意特火,火了几辈人了,老一辈们归结为一个“诚”字,以诚待商,以诚会商,以诚经商。
外地客商乐意到小镇购置药材,是因为小镇的人做生意厚道,从不缺斤少两,欺诈宾客。
周边的乡亲们和来往的客商信得过的,还是小镇有名的“孙记”杆秤。
不久前老街扩建,外地来的王老板,看准了小镇的商贸市场规则和人脉,更看上了“孙记”杆秤的信誉。
他要在镇上建一个药材和山果批发市场,就找到了老匠师的儿子,私下商谈好久,按其提供的规格,出高于10倍的价钱订制了50杆大秤、50杆中秤、50杆小秤。
作坊内,父子二人之间仍是沉默,寂静的空气里流动的,只有打钻、铆星花和打磨的声音。
突然,沉默的老秤匠皱起了眉头,拿过一个秤杆,用“叨子”测测定盘星,然后又拿一个,接着又拿一个……
老匠师在秤杆的定盘星上,发现了儿子鼓捣的“猫腻”。
老匠师的眼神瞬时变得异样地呆滞而浑浊,脸黑得吓人。
他陡然站起身,用两双粗大的手,抡起身边的铁砧子,狠狠地砸了下去……
夜里,听着儿子隔壁炕上嘤嘤的哭声,炕头上的老匠师,翻来覆去睡不着,他起身,取过好久没抽过的旱烟袋,坐在炕头,吧嗒吧嗒猛抽几口。
他看看窗外,夜空星星点点:世界这么大,明天是该让儿子出去闯一闯了!他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巴磕巴烟嘴,起身出门。
第二天,老匠师送儿子出镇。
临行,他拿出一把精致的准星秤送给儿子,告诉儿子:不管世界有多大,你能够走多远,这杆秤,都要随身带着。
人有良心,秤有准星,做人,什么时候都要秤平斗满。
头天夜里,老匠师用上等的楠木连夜赶制了这杆精致的准星秤,杆秤上的两个醒目的金字:“孙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炫目,直炫得儿子的双眼泪盈盈的。
那天夜里,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匠师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
(原载于2016年2月25日《中老年时报》,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这篇小说在曲折含蓄的故事情节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多角度地塑造了小镇里的秤匠师父子形象,人物形象鲜明丰满。
B . 小说运用补叙的写法叙写了孙记杆秤世家的历史渊源、面临的新的社会现状,这些内容都加交代小说的写作背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做好了铺垫。
C . “听着老子在院子里钻星打磨的声音,翻来覆去睡不着的儿子,半夜偷偷溜出屋子,将老匠师劈断的一百五十杆杆秤,全部扔到了小镇后山的山崖里”,这表现出小匠师知错能改的特点。
D . 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
夜里老匠师取出旱烟,“猛抽几口”“掐灭旱烟,在大炕上磕打磕打烟嘴”等细节,表现出了他打定主意要让儿子出去闯一闯的果决。
(2)老匠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3)小说结尾写到老匠师送儿子出镇,故事情节已经完整,作者却增加了最后两段,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2. (5分) (2019高一下·广州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狱卒提关汉卿!
禁子:跪下!
(关汉卿昂然不跪,禁子拿棒要敲他的腿)
狱吏(制止):别难为他。
关汉卿,你坐下吧。
(向狱卒)给他一条小凳。
狱吏:怎么样?这些日子还好吗?
关汉卿:唔,日月照肝胆,霜雪添须眉,可还死不了!
狱吏:是啊,真是不愿你死啊,你的文章我不懂,可是你的医道真高明,我娘吃了你的药好多了。
真没有想到好得那么快,她已经能拄着拐杖自己走道儿了。
关汉卿:走走有好处,老年人可也不能太累。
狱吏:是是,真是谢谢你。
可是,关汉卿,你的案情越扯越大了。
说老实话,恐怕很难救你,怎么办呢?
关汉卿(诧异):越扯越大了?
狱吏:对。
大得够瞧的了。
你有一位老朋友叫叶和甫的吗?
关汉卿:唔,有那么一个人,不是什么老朋友。
狱吏:他要来跟你谈谈。
关汉卿:我跟他没有什么可谈的。
狱吏:谈谈吧,对你或许有些好处。
(向内)叶先生,请吧!
叶和甫(从里面走出来,对关汉卿很关切的口气):哎呀,老朋友,真想不到在这样的地方跟你见面。
当初你不听我的话,我害怕总会有这么一天,所以我说,《窦娥冤》最好别写,要写必定是祸多福少,现在怎么样?不幸言中了吧。
关汉卿(鄙夷地):你要跟我谈什么,快说吧!
叶和甫:瞧你,还这么急性子,不是应该熬炼得火气小一点儿了吗?
叶和甫(低声):好,汉卿,先告诉你一个极可怕的消息,你那位朋友王著跟妖僧同谋,上个月初十晚上,在上都,把阿合马老大人和郝祯大人都给刺了!
关汉卿:唔,真的?
叶和甫:千真万确的,现在大元朝上上下下都在为这件事发抖。
你看这是国家多么大的不幸!
关汉卿:你还想告诉我什么呢?
叶和甫:我就是想告诉你,你不听我的劝告,闯出了多么大的乱子!逆臣王著就因为看过你的戏才起意要杀阿合马老大人的。
关汉卿(怒):怎见得呢?
叶和甫:许多人听见他在玉仙楼看《窦娥冤》的时候,喊过“为万民除害”,后来他在上都伏法的时候又喊“我王著为万民除害”,而且你的戏里居然还有“将滥官污吏都杀坏”的词儿!
关汉卿(按捺住怒火):你觉得“滥官污吏”应不应该杀呢?我们写戏的离不开褒贬两个字。
拿前朝的人说,我们褒岳飞,贬秦桧。
看戏的人万一在什么时候激于义愤杀了像秦桧那样的人,能说是写戏的人教唆的吗?
叶和甫:汉卿,你这话何尝没有一些道理?可是如今正在风头上,皇上和大臣们怎么会听你的?再说,我今晚来看你,倒也不是为了跟你争辩《窦娥冤》的后果如何,(又低声)我是奉了忽辛大人的面谕来跟你商量一件大事的。
你的案情虽说是十分严重,可是只要你答应这件事,还是可以减刑甚至释放你的。
关汉卿:我跟忽辛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叶和甫:别这么大火气,老朋友,这事你也吃不了什么亏。
反正王著已经死了,没有对证,只要你在大臣问你的时候,供出王著刺杀阿合马大人是想除掉捍卫大元朝的忠臣,联合各地金汉愚民图谋不轨。
只要你肯这样招供,不只你的案子可以减轻,忽辛大人为了酬劳你,还预备送你中统钞一百万。
关汉卿(怒火难遏):你还有什么说的?
叶和甫:你答应了吗?(过去)
关汉卿:我答应了。
(他重重的一记耳光竟把叶和甫打倒在地)
叶和甫:汉卿,我好好跟你商量,你怎么动起粗来了?
关汉卿:狗东西,你是有眼无珠,认错人了。
我关汉卿是有名的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珰珰的铜豌豆。
你想替忽辛那赃官来收买我?我们中间竟然出了你这样无耻的禽兽,我恨不能吃你的肉!
叶和甫(狰狞无耻的面目毕露):你不答应,好,那你等着死吧。
关汉卿:死也不跟你这无耻的禽兽说话了!狱官,让我回号子去。
(摘自田汉《关汉卿》,有删改)
《关汉卿》发表后,郭沫若第一个写信向田汉道贺说,剧本“写得很成功,关汉卿有知,他一定会感激你”。
为了塑造关汉卿这一人物形象,田汉使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 (11分) (2017高二下·甘肃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李商隐,字义山,怀州河内人。
商隐幼能为文。
令狐楚镇河阳,以所业文干之,年才及弱冠。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楚镇天平、汴州,从为巡官,岁给资装,令随计上都。
开成二年,方登进士第,释褐秘书省校书郎,调补弘农尉。
会昌二年,又以书判拔萃。
王茂元镇河阳,辟为掌书记,得侍御史。
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
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会给事中郑亚廉察桂州,请为观察判官、检校水部员外郎。
大中初,白敏中执政,令狐绹在内署,共排李德裕逐之。
亚坐德裕党,亦贬循州刺史。
商隐
随亚在岭表累载。
三年入朝,京兆尹卢弘正奏署掾曹,令典笺奏。
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
弘正镇徐州,又从为掌书记。
府罢入朝,复以文章干绹,乃补太学博士。
会河南尹柳仲郢镇东蜀,辟为节度判官、检校工部郎中。
大中末,仲郢坐专杀左迁,商隐废罢,还郑州,未几病卒。
商隐能为古文,不喜偶对。
从事令狐楚幕。
楚能章奏,遂以其道授商隐,自是始为今体章奏。
博学强记,下笔不能自休,尤善为诔奠之辞。
与太原温庭筠、南郡段成式齐名,时号“三十六体”。
文思清丽,庭筠过之。
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lǎn坎坷不顺)终身。
(节选自《旧唐书》)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B .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C .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D . 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俄而茂元卒来游京师/久之不调。
(2)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弱冠”是指古代男子十五岁行成年加冠之礼,因未及壮年,故称弱冠。
B . “释褐”指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担任官职。
C . “诔”和“奠”都属于祭文,诔文是韵文,多用作“上对下”“尊对卑”。
D . “博士”是古代学官名。
唐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皆教授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李商隐幸得贵人助:令狐楚因为商隐是少年俊才而深加礼敬,使其与读书人交游;王茂元爱惜义山的才华,把女儿许配给他。
B . 李商隐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做了朝廷命官,令狐楚每年给他衣食,还让他随考核官吏到上都任职,又提拔他为秘书省校书郎。
C . 李商隐先后得到令狐楚和王茂元的赏识,又恰恰因为二人的党派之争陷入了困境,被令狐绹视为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
D . 李商隐能写古文,不喜欢讲究对仗,进入令狐楚的幕府后才开始写今体带对偶的章奏;他文思清丽,尤其擅写诔文和奠文。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
②而俱无持操,恃才诡激,为当涂者所薄。
名宦不进,坎壈终身。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4. (8分) (2019高一上·牡丹江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风(其二)
杜甫
秋风淅淅吹我衣,东流之外西日微。
天清小城捣练急,石古细路行人稀。
不知明月为谁好,早晚孤帆他夜归。
会将白发倚庭树,故园池台今是非。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 诗的前四句重在写景,诗人身上所感到的,眼中所见到的,耳中所听到的,天地四方,暮景处处,寒冷凄绝。
B . 诗的第一句直陈题目,写秋风的声响,又以“我衣”二字代人入境,让人似感身上寒意,为全诗奠定基调。
C . 第二句为诗人远望所见,逝水滚滚东流,残日西堕,光线微弱,让人顿生暮年如是、桑榆晚景的感伤之情。
D . 第三,四两句写秋风起天气清,风中传来声声急促的戍军练兵之声,山高路窄,小径少人行,四周一片寥落。
E . 秋风起而动归思,对着眼前的风中衰景,诗人期待有朝一日回归故里,安慰家中倚树盼归白发苍苍的老人。
(2)有人说,诗歌的后四句写尽了漂泊者悲喜交加、笑泪掺杂的复杂心情,但悲是主调,请结合诗句分析其中蕴含的悲情。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5. (5分)(2017·广东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中,同舍生衣着光鲜,作者却丝毫不觉羡慕的原因是:“________”。
②《赤壁赋》中,苏轼用“________,________”抒发其思慕“美人”而不得的迷惘惆怅的思绪。
③《氓》中作者用桑叶作比,表现女主人公年轻貌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6. (5分) (2019高一下·平坝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材料一:林语堂先生说过,中国人的脸面,不但可以洗,可以刮,还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面子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可以倾家荡产而为之。
材料二:时值暑假,来自京沪一些医院的整形外科统计数据显示,青少年占到了就诊人数的60%至70%,就诊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因为无耳、兔唇等原因必须进行修补以外,绝大多数是为了“锦上添花”,甚至有的拿着一些名模明星的照片前来就诊,照片的形象就是其整形的标准。
社会心理学家指出,由于缺乏人生阅历和渴望被周围人承认的双重原因,青少年比成年人更容易被“面子”观念困扰。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阅读理解 (共2题;共17分)
1-1、
1-2、
1-3、
2-1、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3-1、
3-2、
3-3、
3-4、
三、诗歌鉴赏 (共1题;共8分)
4-1、
4-2、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5-1、
五、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5分) 6-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