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合作共赢:中国—东盟推进媒体深度合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守望相助、合作共赢:中国—东盟推进媒体深度合作
中国与东盟各国媒体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创新升级,在数字技术驱动、内容创制、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

文/《中国报道》记者 谭星宇
10月23日下午,2020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召开。

新冠肺炎疫情为全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和东盟概莫能外,但与此同时,双边经贸却逆势增长,中国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世相纷纭,风云变幻,人们迫切希望聆听智慧的声音,在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寻求更多支持。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守望相助、合作共赢:助力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提质升级”为主题的此次中国—东盟媒体合作论坛汇聚了中国和东盟多家媒体和智库的精英,就如何提升双边合作水平广泛交换意见。

“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中国与东盟国家媒体更应主动地担当作为,积
极发声,凝聚共识,鼓舞人心,为区域
发展和全球经济复苏营造良好的舆论环
境。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
卫民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

应对疫情: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2020最重要的主题词无疑是新冠
肺炎疫情。

“新冠肺炎疫情推动世界百
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

事实再次证
明,重大危机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
以独善其身,人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
你的命运共同体,在中国抗疫的关键阶
段,东盟国家给予宝贵的支持,在东盟
国家处于抗疫困难时期,中国伸出援手,
提供有力支援,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和东
盟国家同舟共济、相互扶持的深情厚谊,
深刻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中方
愿与东盟各国继续守望相助,团结合作,
积极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


郭卫民在论坛致辞中首先表达了中
方与东盟国家加强健康合作的意愿。


指出,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习
近平主席多次与东盟国家领导人通话,
相互表达慰问和支持,共同引领地区抗
疫合作,双方互相支援防疫物资,分享
抗疫经验,开展疫苗合作,有效开展联
防联控,取得了积极成效。

与此同时,
双方建立便利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互
相加强互联互通,加快复工复产,恢复
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共同促进地区
经济复苏。

51
特别关注 ocus
52“当前,个别国家将疫情政治化和
病毒化,病毒标签化,不断散布政治病毒,这种错误做法混淆认知,不得人心,希望中国和东盟国家媒体坚持客观理性立场,反对虚假信息和污名化做法,讲好合作抗疫的故事,传播合作共赢的正能量,共同营造公平、正义的国际舆论环境。

”郭卫民说。

郭卫民的主张得到了与会嘉宾的一致响应。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局势需要东盟国家对话伙伴和国际加强合作,认识到危机时期媒体合作的重要性。

”东盟秘书处副秘书长康富表示,疫情期间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意味着更多的人员会待在家里,社交媒体也成为他们主要的信息来源,由于社交媒体有可能传播错误信息和假新闻,因此需要探讨加强媒体在这一场危机当中加强数字信息可及性所起到的作用。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指出,媒体应积极传播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加强联防联控合作,增进防控治疗经验交流方面的重要举措和重大成效,加大在疫苗研发、生产和使用合作方面的信息分享,通过有效的舆论引导,为开展区域公共卫生治理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在新冠肺炎疫情后,世界经济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而我们之间的经济关系也将变得更加紧密,双方需要在新闻学术和文化等其他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

”马来西亚驻华大使努西尔万说,中国和东盟需要促进媒体合作,尤其是要系统性地确定双方共同关心的话题,造福各国人民。

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表
示,当前中国和东盟媒体应聚焦疫情防
控和复工复产这两大主题,讲好双方互
助友爱的感人故事,更多展现双方合作
共赢的成果,树立区域合作的良好形象。

数字经济:
打造中国东盟经贸发展新引擎
2020年是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
作年。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实体
经济带来了沉重打击,但同时也为数字
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次论坛
的一个重点议题就是“数字经济给中
国—东盟媒体合作带来新机遇”。

“数字经济作为疫情防控与经济复
苏的生力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
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中国和东盟各国
加速探索数字化转型和发展,数字经济
合作日益密切,已成为中国、东盟合作
的新亮点。


杜占元表示,中国与东盟各国媒体
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机遇,推动
创新升级,在数字技术驱动、内容创制、
人才培养、资源配置等方面进一步深化
合作,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更快捷、更
可靠的信息服务,发挥信息沟通桥梁和
舆论放大器的作用,在双方数字经济政
策对接、数字经济新模式、新业态案例
分享等方面发挥优势,促进合作,为经
济高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的媒体代表从
各自的角度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论述。

新加坡新传媒集团公司中文新闻和
时事总编蔡深江表示,数字经济跨越地
域鸿沟,它产生的新动能改变了传统经
济生态。

数字经济让新加坡企业迅速接
触新加坡以外的广大市场,在媒体平台
上,新加坡媒体同样可以借助数字技术
将流量迅速扩大,把内容辐射到大中华
地区及东盟各国。

中国的数字技术在全
球都是居于领先的地位,因此他希望中
国能发挥好带头作用,通过与东盟各国
的合作推进东盟地区媒体的协作关系。

新华社国际部总编室编委凌硕用
20年来购买东盟各国商品越来越便利
的亲身经历展示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日常
生活的影响。

他在调查中发现,东盟媒
体对中国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
无人驾驶、5G等科技前沿类的动态新
闻十分感兴趣,进行了非常快的跟进报
道,有些东盟媒体还对中国的数字化脱
贫进行了专门报道。

“推动媒体数字平台合作,也是中
国扩大海外知名度的关键。

深入的新媒
体合作有助于中泰两国相互了解。

我认
为,中泰媒体的数字化平台合作,最大
的难点是要有专业的团队,这个团队要
能够了解中泰两国的历史、文化、政治、
社会舆论和语言,这是非常困难的。


今日曼谷网主编、泰中记者协会会长普
瓦纳在发言中探讨了数字经济对媒体带
来的新机遇。

“目前,微博上来自东盟国家的媒
体以及自媒体博主总数已达到1000家
以上,仅本周,网友关于东盟各个国家
53
在投资、留学、教育、美食、生活方式等内容发布和讨论数已经超过1万条。

”新浪网社交媒体运营部总经理杨焱鑫表示,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积累了巨大的力量,他建议类似今天这样的论坛应当持续开展下去,定期进行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可以为各自业务发展提供新鲜养分。

媒体智库合作:促进全球更佳治理菲律宾《世界日报》资深记者、专栏作家范宗鼎从一个媒体从业者的角度观察新冠肺炎疫情信息传播,结果发
现“通过各国抗击疫情的情况可以看出,媒体和智库之间的合作至关重要,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刻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

他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嘉宾的热烈回应。

应邀与会的中国国际医药卫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丽琼在发言中介绍了中国医药企业在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过程中的责任和担当。

目前,国药集团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顺利,张丽琼表示:“习近平主席要求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要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做出中国贡献。

我们将坚决落实习近平主席指示精神,与东盟国家同心协力,共同抗击疫情。


越南《人民报》驻北京办公室主任苏黎明表示,目前在东盟以及全球媒体领域,新冠肺炎疫情都是非常重要的话题,为什么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呢?从21世纪开始,全球性的挑战并没有消退,
责任编辑:徐豪
反而愈演愈烈,因为我们并没有为全球的问题制定全球性的治理框架,各国都还是在用单打独斗的方式来应对。

“我
们需要建立一张全球治理的网,可以在不同的节点之间传递信息,传递智慧。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背景下,在隔离和社交距离措施要求下,媒体正在促进全球治理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马来西亚《星报》首席记者克里斯蒂娜以电子烟为例,说明了媒体合作对全球公共卫生的重要性。

她表示,控制吸烟危害是当今全球卫生面临的重大课题,而电子烟的出现为全球控烟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原因,电子烟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形成跨国型的产业链,各国政府还没有统一认识,应对也各不相同。

她建议,“智库机构和记者应该合作,确保公共卫生治理得到加强,能够产生切实的影响。


在论坛举行期间,与会嘉宾还见证
了《中国关键词:精准脱贫篇》多语种电子书的线上发布。

为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减贫脱贫事业的理解和认知,为国际减贫合作提供参考借鉴,中国外文局所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中国报道
社联合策划制作了《中国关键词:精准脱贫篇》的英语、老挝语、泰语、越南语、印尼语中外对照的电子书,尝试以关键词的形式解读中国脱贫攻坚的理念举措,传递中国战胜贫困、携手共进的坚定信心,讲述中国人民发奋进取、摆脱贫困的生动故事,分享中国脱贫攻坚的成果和经验。

本次论坛由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指导,中国外文局和中国—东盟中心主办,中国报道杂志社、当代中国与世界
研究院承办。

《中国关键词:精准脱贫篇》多语种电子书发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