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春节)系列诗词赏析之《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除夕(春节)系列诗词赏析之《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
(宋)
《除夜对酒赠少章》
【宋】陈师道
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
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
【创作背景】
对于该诗的创作背景,大部分的观点是这样的。
该诗作于任职前头一年公元1086年(宋
哲宗元祐元年)的除夕。
这一年秦觏(字少章)
与诗人同在京师,交往密切。
除夕之夜,诗人
置酒待客,与朋友们一起开怀畅饮。
正当酒酣
耳热之际,诗人写下此诗以泄心中不畅……
个人并不同意“与朋友们一起畅饮”这个观点。
原因如下:
其一,时年,陈师道并无功名,生活一直无着落,甚至贫穷得无力养家。
何来条件在除夕之夜设宴招呼朋友们开怀畅饮?
其二,别的考有功名的朋友应都在家陪家人过佳节,按理应该不会在除夕之夜来陈师道家一起饮酒。
苏轼也曾写了一首除夕的诗:
《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
一诗于壁》
宋苏轼
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
执笔对之泣,哀此系中囚。
小人营糇粮,堕网不知羞。
我亦恋薄禄,因循失归休。
不须论贤愚,均是为食谋。
谁能暂纵遣。
闵默愧前修。
可见,除夕之夜,当时已取功名为官员的人也是想早点回家过年的。
其三,与朋友一起畅饮的话,为何只有陈师道吟歌而少章起舞?别的朋友又不是空气吗,氛围不合!
好基友一起醉(图片来自网络)
故,我认为除夕之夜,其实就是陈师道和秦少章二人饮酒。
因为客观条件是符合这种假设的。
当年除夕,少章之兄少游(秦观),在前年虽已中进士,但当年却远在蔡州地方州学任教授(教授:宋朝当时的儒学讲师,相当于现在的大学老师。
),只有少章一人在京师,所以正好可以在除夕夜与陈师道一起饮酒。
所以我觉该诗背景应该是:宋哲宗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除夕,陈师道和少章一起饮酒时,几杯酒下肚,微醺。
陈师道作此诗调侃自己和少章两人目前坎坷遭遇,以解忧闷,少章和歌而舞。
秦觏(音同构),字少章,秦观之三弟。
时年和陈师道同在京师汴梁,交往甚密,用现在的话来说,绝对的好基友。
陈师道有好几首诗都是来调侃少章的。
比如《嘲秦觏》和《九日寄秦觏》等,可见二者关系非同一般。
当时,陈师道和少章皆为布衣,二者性格相近,皆有才华,爱好钻研诗词,不喜官场。
不同的是,作者并无意愿考功名(尚无资料记载陈师道参与科考)。
而少章出生进士世家(叔父秦定和哥哥秦观先后中进士),虽不喜官场,但不得不去考功名(为考功名,三十而未娶妻。
五年后的元佑六年(1091年)才中进士)。
了解这样的背景以后才能更好的理解诗里要表达的意思。
【诗意解读】
除夕之夜我身心应该寄于何处呢?所幸今晚的灯前有好友少章,而非我孤孤单单一人。
(此处的解读,大家都认为,『客未空』是说别的客人都已经取
得功名。
我不赞同此观点,原因见上面创作背景。
)
人生过半潦倒而无建树,现实也跟自己的理想相差甚远。
(陈师道一心研究诗词,原以为成为名家便可拥有想要的一切,但现实却不是如此。
)
头发被忧愁催着变白,提前衰老的苍颜只能接着酒劲儿才泛红。
(此时的陈师道30岁,按理并未如此衰老,应该有夸张手法在,但作者享年49岁,也不排除潦倒穷困促使作者早衰。
)
我吟诗少章你跟着起舞,我俩的潦倒倒是很相同。
(少章参加过两次科考,并未高中,据说科举答题试卷与平时所做文章风格迥异。
仍是布衣一个。
调侃之余,也算是为自己鼓劲儿吧。
此句的语义就跟起句意思合上了。
如果首句说别人已取功名,如何理解也跟合句不紧扣。
)
【格律分析】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陈师道喜学杜甫,尤其五律七律。
故格律、对仗皆出色。
这首是作者的代表作之一。
『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
』成为经典之句。
陈师道画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