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复习知识点全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第15到21章)
第15章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血液循环系统完成。
血管是运输各种营养物质与废物的通道,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慢,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血流速度极慢,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心脏是不停地跳动,推动血液流经全身血管。
心脏由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四个腔构成。
心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脉搏就是动脉的跳动,它会随运动加剧而提高。
心率是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心率是每分钟75次。
血液是体内物质运输的载体,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血浆含有蛋白质、葡萄糖和无机盐等养料,可以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无细胞核,圆饼状,呈现红色;白细胞有细胞核,大,很小,白色少,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无细胞核,不规则红色,具有止血和凝血的功能。
人的血型有A型、B型、AB型、O型种。
输血原则是同型血互相输,O型血可以少量输给其他3种血型的人,AB型血原则上可以接受其他3种血型的血。
当人体内红细胞的数量或者血红蛋白的含量低于正常值时,则患有贫血;人体某部位发炎或者患白血病时,会引起血液里白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多。
一个成年健康人献血200~400毫升是不会对健康造成影响的。
献血是每个18岁以上健康公民对社会和同胞的责任和义务。
血液循环是指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动脉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颜色鲜红;静脉血是指血液里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颜色暗红。
观察小鱼尾鳍血液的流动,可以使用湿纱布(保持小鱼的活性)把小鱼头包起来,只露出尾部,放在培养皿底部;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血管及血液流动(血细胞在毛细血管中单行通过)。
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里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
健康成年人血压的收缩压一般为12~18.7千帕,舒张压一般为
8~12千帕。
成年人的舒张压经常超过12千帕就是高血压,收
缩压经常低于12千帕就是低血压。
排泄是指人体将体内的多余的尿素、多余的水分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排出体外的过程。
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排泄泌尿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尿素和无机盐,皮肤排出小部分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皮肤的排泄是通过皮肤的汗腺以汗液的形式排出体内产生的一部分水、少量的无机盐和尿素。
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它的功能是形成尿的基本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的滤过是血液原尿形成,肾小管的重吸收是原
尿尿液排出废物。
泌尿系统的作用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泌尿系统中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被滤过,形成尿液。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包括细胞体、树突和神经元轴突。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所发出的神经和脊髓所发出的神经。
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能被神经元传导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脑是人体的高级中枢,由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
大脑半球是表层神经元细胞体密集的部位,有许多凹陷的沟和隆起的回,增加了表面积和神经元数目。
小脑位于大脑的后下方,协调全身肌肉的活动,以维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是人体呼吸、血液循环等重要生命活动的调节中枢,因此有“生命中枢”的称号。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反射功能和传导功能都在此完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其中条件反射在大脑皮质的高级中枢参与下,是人类特有的功能。
眼球的结构包括外膜、眼球壁中膜和内膜。
外膜由角膜和巩膜组成,眼球壁中膜包括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
内膜是视网膜,内有感光细胞。
眼与视觉的形成是外界的光线照射到角膜,经过瞳孔、晶状体、玻璃体和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再通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
本文介绍了人体的几个重要系统,包括眼睛、耳朵、内分泌腺和运动系统。
眼睛是感知世界的一个重要器官,但如果晶状体凸度过大,可能会导致近视。
配带凹透镜可以进行矫正。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其中内耳包括耳蜗、前庭和半规管,是听觉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体的激素调节主要由垂体、甲状腺、胰岛等内分泌腺完成。
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不足会引起糖尿病。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骨的连接主要有不活动连接、半活动连接和活动连接。
关节软骨可以减少摩擦和震动,关节囊可以把相邻两骨联系起来。
关节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关节腔内有滑液,可以润滑关节软骨,减少摩擦,同时也具有牢固性、柔韧性和灵活性。
骨骼肌是人体的一种重要肌肉组织,包括头颈肌、躯干肌和四肢肌。
肌腹位于中间,由肌细胞组成,呈红褐色;肌腱位于两端,由结缔组织构成,呈白色。
骨骼肌受到神经系统的刺激后,可以收缩或舒张,牵动所附着的骨绕关节运动,产生各种动作。
但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由一块骨骼肌独立完成的,而是由多组肌肉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的。
动物的行为对于动物本身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争斗行为发生在同种个体之间,防御行为则是动物对外的一种行为。
繁殖行为和社群行为也是动物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行为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的遗传物质决定的本能反应,后天性行为则是动物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研究获得的行为。
动物行为的产生是由动物体内遗传因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运动系统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了解动物行为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保护和利用对人类有益的动物,同时控制和防治有害动物。
生态系统的稳定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体的状态从植物体内散发到植物体外的过程,而气孔则是叶表皮上成对保卫细胞之间的空隙。
蒸腾作用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作用。
此外,蒸腾作用还可以促进根对水的吸收,同时吸收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降低了叶表面的温度。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气和有机物,可以供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燃烧使用,从而维持生态系统的碳—氧平衡。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可以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
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与其结构的复杂程度有关,但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生态系统的破坏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植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式进行。
无性生殖则利用根、茎、叶等营养器官进行繁殖。
人工营养繁殖的方法包括扦
插、嫁接和压条。
组织培养不仅能快速繁殖植物,还可以保持品种的优良性状和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
种子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关键。
种子包括种皮和胚,胚将发育成新个体。
种子萌发需要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包括完好的种子、充足的水、氧气和适宜的温度。
萌发后,胚根首先从破裂的种皮中长出,胚轴则是输送营养的结构。
芽的发育是由芽原基发育而来,包括茎、叶和花。
动物的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无性生殖则是利用一个动物细胞产生个体,后代能保持亲代的性状。
动物的发育过程包括孵化和成长,鸟类的发育过程中,早成鸟可以独立生活,卵黄提供养料,而胚盘则是雏鸟发育的关键。
本文介绍了两栖动物和昆虫等生物的变态发育方式,以及人的生殖和发育。
在两栖动物的变态发育中,幼体和成体存在着明显的形态和结构上的差别,如青蛙和家蚕等。
而昆虫的变态发育则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蜜蜂、蝇、蚊等。
人的生殖系统包括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和卵巢分别产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并分别产生和卵细胞。
受精
卵在输卵管中形成,胚胎初期发育在输卵管中进行,胚胎主要发育在子宫中进行,最终通过分娩。
人体发育可以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后发育包括婴儿期、幼儿前期、幼儿期、童年期和青春期。
在青春期,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大脑完善和心脏增重,性器官发育和性功能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