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酒文化319

合集下载

酒类资料之中国酒文化(ppt 43页)

酒类资料之中国酒文化(ppt 43页)
4、第四段落是由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840年的晚清 时期,历时84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提高期。
5、自公元1840年到现在,历时150年,为第五段落,是 我国传统酒的变革期。
(二)、酒类
酿造方式分类:蒸馏酒、发酵酒、配制酒 酒精含量分类:高度酒、中度酒、低度酒 商业分类:白酒、黄酒、啤酒、果酒、露酒、 药酒
(三)酒器
1、酒器发展的历史 形成期:青铜酒器 发展期:瓷器、金银器 鼎盛期:金银器 创新期:玻璃、锡壶
2、酒器类型
盛酒器:尊、卣、瓶 煮酒器:爵、角、斝 饮酒器:觥 、觚 、杯
1、方彝
2、斝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卣
4、爵
5、觚
6、觥
明代金壶
唐代金杯
宋代银壶
唐代银杯
彝族五嘴救护酒壶
玉合杯
近代酒壶
现代套盅
清代瓷制酒具
彝族皮质漆器酒碗
神兽青瓷尊
清代“对饮图”杯
黄釉瓷扁壶
玉盏
白玉杯
云形玉杯
扁形漆壶
夔龙鋬象牙杯
二、酒名与名酒
1、酒名 2、名酒
请 说 出 几 种 中 国 名 酒 !
三、酒人、酒礼、酒令
(一)酒人 雅清 俗浊 恶污
(二)酒礼
请酒 斟酒 敬酒 饮酒 祝酒 谢酒
(一)酒史
1、公元前4000-2000年,即由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早 期到夏朝初年,为头一个段落。这个段落,经历了漫 长的20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启蒙期。
2、从公元前2000年的夏王朝到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 历时1800年,这一段落为我国传统酒的成长期。
3、第三段落由公元前200年的秦王朝到公元1000年的北 宋,历时1200年,是我国传统酒的成熟期。

酒文化

酒文化

传说之一:魏晋时期,文人嗜酒成风。一位名叫刘伶的人,列居“竹林七贤”之首。一次,刘伶偕诸友走至颍州城外(今安徽阜阳),循酒香到一小巷,恰遇杜康后人在酿酒,于是老实热肠的阜阳人呈上佳醇供刘伶品尝。连喝数碗,刘伶酩酊大醉,三天未醒。待第四日醒,他惊呼:“三年矣,而今身处何地?”杜康后人一听,大乐,此酒自酒祖杜康发明以,尚未取名,本日偶得佳名,于是“醉三秋”答运而生。这即是“杜康酿酒刘伶醉”的由。
清代大学者顾热武说:“水为(因)地险,酒为(因)人险。”精确指出酒之为害乃人使之然,就像水本不是什么害物,若狎而玩之,没有节度,也会淹去世个中,更不要说由于水利不兴而泛滥成灾了。
那么,怎样才干消除“酒害”或“酒祸”呢?有人把禁酿、禁饮作为万全之策,但从古至今真实一切的禁酒令都走不通。本人以为,唯一可走的想法是劝诫饮酒者自我限度,莫嗜酒,莫贪杯。对饮酒持无误态度的首推孔子。他酒量很大,但从不滥饮,首终保存觉醒的冷静。孔子的榜样对后代影响很大。孙卿(荀子)就精确反对饮酒致醉,以为醉者脸色繁芜。其他如杜甫、韩愈、王安石、朱熹等都留意节酒。
李白25岁那年由四川乡里外出游历,天宝初年到国都长安。时为国都大官的贺知章久闻李白大名,尽管寿高官大,依旧主动邀访。两人相见果然图利投机,诗酒文章都是好手。卖贺知章读罢李白初作《蜀道难》后深为青年李白才干横溢、气冲斗牛的浪漫天赋所折服。
两人酒遇知已,通怀浩饮。数巡过后,酒兴未尽,贺知章醉意盎然,顺手取下腰间所佩金龟,直呼店家“与我换酒!”一醉方歇。
我乐“醉三秋”,先是因其名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爱煞这句话,因其特别的俊秀。三秋哪!足足一千多个冷落的日子啊!才一日不见,便有如此的感触,激情之深浓,不问可知。外达的何等激烈,但他不露风,不肉麻。它蕴藉得令民气醉,令民气酸,分分秒秒却度日似年,流走的年华年平,无一丝半点乐愉,有的只是深如古井、长若溪水、苦似黄莲的想念、想念……

酒 文 化

酒 文 化
汉代时期,制曲技术得到发展,有了葡萄酒的生产;唐宋时期,有了保健酒药酒;元 代出现了蒸馏法酿制的烧酒技术,这已很接近我们今天常喝的白酒了,不过度数并不高; 明清时期,伴随着造酒业的进一步发展,酒度较高的蒸馏白酒迅速普及。
3
一、酒与祭祀
酒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身负重任。这个重任就是成为神的贡品,也就是祭祀所用的祭 物之一。夏商时期开始行神鬼之祭,到了周朝则开始进一步行天地万物之祭。
5
二、酒与艺术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饮酒和吃饭是同义词。 酒还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担当重要角色,宋词的词牌与酒有关者甚多。 酒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同时它又催生和滋养了中国其他诸多艺术。由此可见,酒对中国 艺术的贡献不可谓不大。
6
三、酒与人生
酒从诞生开始,就几乎渗透到了社会生活 中的各个角落。结婚嫁娶的喜宴酒自是必不可 少。婚礼的代名词就是喜酒。
周代已形成了严密的祖先祭祀制度,设立了专门负责祭祀与宴饮事宜的酒官。 总之,祭必用酒,饮酒必祭,是我国历代相袭的礼则。 酒是液体,必有载体,这个载体就是酒器。中国古代的酒器是中国传统酒文化的重要载 体,它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酒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而且最直接地表现了传统酒文化的精神 气质。
4
二、酒与艺术
酒醉而成传世诗作,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诗史中 俯拾即是。例如,“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 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 甫《饮中八仙歌》)
不仅为诗如是,在绘画和书法中,酒神的精灵 更是活泼万端。画家中,郑板桥的字画不能轻易得 到,于是求者拿狗肉与美酒款待,在郑板桥的醉意 中求字者即可如愿。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 《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
中国传统文化
过渡页
Transition Page

酒文化

酒文化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

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

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

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

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

“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四)酒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

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

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

酒文化

酒文化

酒文化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史等酒文化现象。

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酒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不少文人学士写下了品评鉴赏美酒佳酿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写诗、作画、养生、宴会、饯行等酒神佳话。

酒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在人类交往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酒文化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对文学艺术、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政治经济各方面都有着巨大影响和作用。

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长河中,酒和酒类文化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酒是一种特殊的食品,是属于物质的,但酒又融于人们的精神生活之中。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其中也衍生出了酒政制度。

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首先,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

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

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

中国是酒的王国。

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

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

中国更是酒文化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

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

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中国酒文化大全PPT课件

中国酒文化大全PPT课件
中国的酒醇厚芬芳,味美无比。中国的酒文化同样十分 发达。它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之中。中国人的饮酒, 通过对饮人、饮时、饮地、饮趣等选求,揉合了诗歌、书画、 风俗、游戏等方式,把物质享乐的酒升华为更高级的精神享 乐;通过饮酒来影响人们的观念、感情、行为、人际关系, 从而创造出了颇具浪漫色彩的生活意境和文化氛围。
最早出现于美属不达米亚(现属伊拉克)。远 在五六千年前,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居民也开始用大 麦酿酒,后经希腊和罗马传入欧洲。早年啤酒的发 展缓慢,长期在手工作坊生产,直到19世纪中叶, 啤酒生产才逐步改为机械操作,大大推动了啤酒的 生产和消费。
2021/3/7
CHENLI
27
啤酒在中国的发展
是中国各类饮料酒中最年轻的酒种,只有百余年历 史。
2021/3/7
CHENLI
18
2021/3பைடு நூலகம்7
CHENLI
19
2021/3/7
CHENLI
20
2021/3/7
CHENLI
21
2021/3/7
CHENLI
22
2021/3/7
CHENLI
23
2021/3/7
CHENLI
24
2-2 黄酒
制作:黄酒是我国的特产,作为最古老的酒种,在中国酒
麦汁浓度与酒精浓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 低浓度啤酒的酒精为2度,中浓度为3.1—3.5 度,高浓度啤酒则为4-5度。
2021/3/7
CHENLI
32
世界十大啤酒
1、美国 安海斯布希公司 生产百威啤酒 2、比利时 贝克英特布鲁时代公司 生产贝克啤酒 3、荷兰 喜力公司 生产喜力啤酒 4、丹麦 嘉士伯公司 生产嘉士伯啤酒 5、巴西 安贝夫公司 6、南非 南非啤酒 7、美国 美乐公司 生产美乐系列啤酒 8、英国 苏格兰纽卡斯尔公司 9、日本 朝日啤酒 10、日本 麒麟啤酒

酒文化

酒文化

世界十大啤酒
榜首:美国百威啤酒,年产量115亿升; 第二位:比利时的时代啤酒,产量为81.7亿升(含德国贝克的5.7亿升); 第三位:荷兰的喜力啤酒以年产量72亿升居; 第四位:丹麦的嘉士伯啤酒,年产量达60亿升; 第五位:巴西的安贝夫,年产量是55亿升; 第六位:南非啤酒集团,年产量54亿升; 第七位:南非啤酒的是美国的米勒啤酒,年产量53亿升; 第八位:英国的纽卡索,年产量36亿升 ; 第九位:日本的朝日啤酒,年产量35亿升; 第十位:日本的麒麟啤酒,年产量32亿升。
酒的分类
• • • • • • • • • • 白酒 黄酒 啤酒 葡萄酒 果酒 洋酒 药酒 米酒 露酒 鸡尾酒
白酒
• 我国白酒是世界著名六大蒸馏酒之一 (其余五种是白兰地、威士忌、朗姆酒、 伏特加和金酒)。香型多样,香气馥郁; 酒色洁白,晶莹透明;口味醇厚,甘润清 洌。 • 白酒以高梁、大麦、小麦、稻谷、 玉米等粮食或者含糖分高的植物为原料, 通过特定的加工工艺,经糖化、发酵、蒸 馏而制成的高酒度蒸馏酒。
啤酒的种类
• • • • 按麦汁浓度分为:高、中、低三种啤酒 按颜色深浅分为:白啤、黄啤、红啤和黑啤 按生产方式分为:鲜啤和熟啤 啤酒的度数不同于白酒的酒精度,而是原麦汁的 浓度百分数。啤酒的度数一般在2~5%。 • 啤酒含有17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发热量高, 所含碳水化合物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此外还有开 胃健脾、清热利尿的功效,所以有“液体面包” 之称。
白酒的种类
• 按原料分:粮食酒(高梁酒、玉米酒等)、瓜干酒(红薯 酒、白薯酒)、代用原料酒(粉渣酒、米糠酒等)。 • 按生产工艺分固态法白酒、液态法白酒、调香白酒、串香 白酒。 • 按糖化发酵剂分为大曲酒、小曲酒、麸曲酒。 • 按香型分浓香型(五粮液、泸州特曲等)、清香型(汾酒 等)、米香型(桂林三花酒等)、酱香型(茅台酒等)、 其它香型(董酒、西凤酒等)。 • 按酒精含量可分为高度酒(指60度左右的酒)、降度酒( 指54度左右的酒) 、低度酒( 指39度以下的酒)。

中国酒文化大全

中国酒文化大全

第二届(1963年)共评出八大名酒:五粮液、古井贡酒、泸州 老窖特曲、全兴大曲酒、茅台酒、西凤酒、汾酒、董酒。
第三届(1979年)共评出八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 剑南春、古井贡酒、洋河大曲、董酒、泸州老窖特曲。
第四届(1984年)共评出十三种名酒:茅台酒、汾酒、五粮液、 洋河大曲、剑南春、古井贡酒、董酒、西凤酒、泸州老窖特曲、全 兴大曲酒、双沟大曲、特制黄鹤楼酒、郎酒。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2. 酒的种类
(1)按照酒精度分类
低度酒:酒精浓度<20度。 中度酒:酒精浓度在20—40度之间。 高度酒:酒精浓度>40度。
(2)按照酒的颜色分类
白酒:无色透明的酒品。 色酒:带有颜色的酒品。
Standard template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黄酒传统包装是陶坛盛装,泥头封口,利于黄酒老熟和提 高香气,现在多为瓶装或者工艺包装。
历史:出土文物证明四、五千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原
始社会)已可人工酿酒;
商朝时期,已创造出中国独有的边糖化、边发酵的黄酒酿 造工艺;
南北朝时期,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载了用小米 或大米酿造黄酒的方法;
北宋时期总结了大米黄酒的酿造经验,比《齐民要术》时 的酿酒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3)按照生产酒的工艺分类
•酿造酒 •蒸馏酒 •配制酒(又称浸制酒)
(4)按照制酒原料分类
•果酒 •粮食酒
(5)按照人们的用餐分类
•餐前酒 •佐餐酒 •餐后酒
Standard template
Apply to courseware production
2-1 白酒

内容二:中国酒文化

内容二:中国酒文化

二、酒的定义和分类
1. 酒与酒度
酒是一种用水果、谷物、花瓣、淀粉或其他有足够糖分或 淀粉的植物经过发酵、蒸馏、陈酿等方法生产出含乙醇的饮料。 凡是含有O.5%-75.5%食用酒精的可饮用的液体都可以称为酒。
标准酒度是指在20℃的条件下每100ml酒液中含有纯酒精的 毫升数,通常用百分比或用缩写GL表示。如42度白兰地标注为 “42Ale%by VOI.”,或“42GL”。
啤酒的度数是什么意思?
很多朋友将12度的啤酒误认为含有 12%的酒 精浓度,其实啤酒的度数和白酒度数的含义 是两码事,白酒的度数是其酒精含量。而啤 酒的度数实际上指的是原麦汁浓度(啤酒发 酵进罐时麦汁的浓度)。即12度的啤酒是用 含糖量为12度的麦芽汁酿造成的啤酒。
麦汁浓度与酒精浓度也有一定的关系。一般 低浓度啤酒的酒精为2度,中浓度为3.1—3.5 度,高浓度啤酒则为4-5度。
最早出现于美属不达米亚(现属伊拉克)。远 在五六千年前,古埃及和巴比伦的居民也开始用大 麦酿酒,后经希腊和罗马传入欧洲。早年啤酒的发 展缓慢,长期在手工作坊生产,直到19世纪中叶, 啤酒生产才逐步改为机械操作,大大推动了啤酒的 生产和消费。
啤酒在中国的发展
是中国各类饮料酒中最年轻的酒种,只有百余年历 史。
本次酒文化知识专题,一方面是关于酒水知识,另一 方面是与酒有关的文化。
一、我国酿酒起源的传说
人类很早就懂得了酿造多种不同的酒类来作为 日常生活中的饮料。据考证,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 至公元前15世纪。古埃及、古希腊以及中国古代的 先民已经掌握了简单的酿酒技术,并可用五谷、各 种果子及不同的原料来酿制不同味道的酒。
酒的别名
中国最初的酒字写成“酉”
中国人创造了许多以“酉”字作意符的形声字,这 些字都与酒有关:“酐gān” 、“酎zhòu ”、 “酗”、 “酌”、 “酝”、“酣”、“酢zuò/cù”、 “酡tuó”、“酬”、“酹lèi”、“醇”、“酏yǐ”等

酒文化概述

酒文化概述

酒文化概述酒文化是人类社会中的一种传统文化。

它不仅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艺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

酒文化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早期,随着时间的推移,酒的酿造、品鉴、文化形态也不断变化和发展。

酒文化的最初形态是人们采摘野果,放置一段时间后,果子就会自然发酵,形成一种原始的酒。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掌握酿造技术,酒也逐渐成为一种能够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饮品。

从中国古代,到日本、韩国、西方国家,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酒文化。

在中国,白酒、黄酒、啤酒等都是家喻户晓的酒种。

酒的酿造技术和文化在中国更是传承了数千年。

从古代《诗经》中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一直到现代“请客要敬酒,敬酒要不喝醉”等民间俗语,都是中国酒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日本,清酒和日本威士忌也是代表性的酒种。

日本人沉迷于美酒文化,他们不仅将酒作为一种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将其作为社交场合中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

在韩国,以传统的酿酒方法酿造的米酒和玉露酒也倍受好评。

韩国还有非常独特的饮酒礼仪,不同的酒品、酒杯、行礼方式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现代酒文化已经逐渐超越了它的实用性和单一的饮食文化之外。

酒文化的外延正在不断扩展,它已经涉及到了艺术形态、人类学表达、旅游文化、社交活动及婚礼庆典等多个领域。

酒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人们可以通过品鉴酒类,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差异和相似之处,从而达到促进友谊、增进了解的目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习其他国家的饮酒礼仪,了解如何在社交场合中更好地表达自己,成为一名更有内涵、更有情趣、更独具魅力的人。

总之,酒文化是人类社会中富有深厚内涵的文化,它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阶段所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

虽然不同国家的酒文化在形式上存在差异,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憧憬和向往。

我们应该珍视酒文化,传承它的精华,同时也在探索酒文化的过程中学习其他文化的精华和优长,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世界。

酒文化 Microsoft Word 文档

酒文化 Microsoft Word 文档

纵观一脉相承酒文化的内容: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

这些活动无不折射、演绎、传播酒文化的核心--“德”与“礼”,也就是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礼仪。

“德”与“礼”的重复与强化,会对人民生活中的思维、情感、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

1酒文化被视为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芳香独特。

有人这样描述酒的文化之美:“葡萄美酒夜光杯”的景色,“斗酒诗百篇”的激情,“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比喻,“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洒脱,“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气概,“酒逢知己千杯少”的喜悦,“绿酒一杯歌一遍”的心情,“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意境,“红酥手,黄滕酒”的苦痛,“一醉方休”的痛快,《祝酒歌》的豪放,《酒神曲》的粗犷……酒有酒义,亦有酒谋。

2考核验收变靠“喝”验收每年辞旧迎新之际,许多有“名头”的“考核验收团”竞相到“一线”潇洒走一回:“年终考核”、“年度考核”、“目标考核”、“政绩考核”多如牛毛,“达标验收”、“工程验收”、“项目验收”、“评比验收”泛滥成灾。

“考核验收团”来时兴师动众,小题大做,而考核验收时却往往走马观花,蜻蜓点水,仅满足于看看材料,听听汇报。

被考核验收的单位或个人,为了能争取到所谓的“考核名次”、“先进称号”、“年终奖项”,则如“接天神”一样曲意恭维,百般讨好。

功夫在事外,盛情接待靠“喝”验收才是实招儿。

名酒款待,小心伺候,千方百计讨取“婆婆们”的欢心,生怕哪一点照顾不周得罪了手中攥着“生杀大权”的“考核验收团”。

考核验收队伍则“上午基层走一走,中午饭店撮顿酒,下午醉醺醺地走”。

一些“考核验收团”不看基层的工作力度,只看基层的接待态度;不管基层的工作好坏,只管基层的盛情招待;不顾考核验收的原则标准,只顾基层招待的各项标准;不在乎考核验收的实效,只在乎基层送给的红包……“考核”似乎变成了比吃比喝、大吃大喝、贪图享受的考“喝”,“验收”则变成了摆筵设宴喝好酒、推杯换盏干美酒中交易忙敬酒的“宴”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酿酒始于黄帝时期
考古发现:
在黄帝时代人们就已开始 酿酒。 汉代成书的《黄帝内 经·素问》中记载了黄帝 与歧伯讨论酿酒的情景。
现代学者对酿酒起源的看法
酒是天然产物 最近科学家发现,在漫漫宇宙中, 存在着一些天体, 就是由酒精所组成的。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酒文化是伴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 酒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在 传统的中国文化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在几 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社会生活 中的各个领域。
2.外国酒的分类 (3)配制酒 1)开胃酒 2)茴香酒 3)比特酒 4)甜食酒 5)利口酒
3.酒的审评、选购 与贮存 (1)酒的审评 1)白酒的审评 A色B香C味D风格 2)黄酒的审评 A色B香C味道D体
3.酒的审评、选购与 贮存 (1)酒的审评 3)啤酒的审评 A看B闻C尝 4)葡萄酒的审评 A观色B闻香C品味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粮食生产的丰歉是酒业兴衰的晴雨表, 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 发布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 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 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 祸的线索之一。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古代喝酒的文人可不在少数,如李 白、白居易、杜甫…………他们大都是狂 放不羁、奢酒如命的。李白的《将进酒》 已是千古名唱,其中的“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是何等的豪放洒脱?
7.酒令与饮酒习俗 (2)各民族饮酒习俗 11)布依族:以酒当茶 12)高山族:年轻人敬酒 13)赫哲族:敬鱼头 14)佤族:竹节酒筒 15)藏族:三口一杯
7.酒令与饮酒习俗 (2)各民族饮酒习俗 16)壮族:交杯酒 17)甘肃:裕固族:先敬 茶,后敬酒 18)瑶族:进门酒 19)门巴族:无毒酒 20)黎族:互敬,畅饮, 对歌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宴会酒 宴会是比较轻松的时刻,往往是喜庆的 日子或者是朋友团聚集会的场合,此时此 刻,人头颤动,觥筹交错,呼五喝六,热 闹非凡,酒是宴会必不可少的兴奋剂。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饯行酒 临别饯行,友人们既共叙美好回忆, 又对未来充满憧憬,绵绵的离愁,真诚的 祝福,都留在饯行的酒席上。
5、尧帝造酒说
尧作为上古五帝,传说为真龙所化, 下界指引民生。他带领民众同甘共苦,发 展农业,妥善处理各类政务,受到百姓的 拥戴,并得到不少部族首领的赞许。 尧精选出最好的粮食,用滴水潭水浸 泡,用特殊手法去除所有杂质,淬取出精 华合酿祈福之水,此水清澈纯净、清香幽 长,以敬上苍,并分发于百姓,共庆安康。
二、酒文化的起源
3、仪狄造酒说 史籍中有多处提到仪狄“作酒而美”、 “始作酒醪”的记载。仪狄是什么时代的 人呢?比起杜康来,古籍中关於仪狄的记 载比较一致。例如《世本》、《吕氏春 秋》、《战国策》中部认为他是夏禹时代 的人。

汉代刘向编 辑的<<战国策>> 则进一步说明:
“昔者, 帝女令仪狄 作酒而美, 进之禹, 禹饮而甘之,曰:`后世 必有饮酒而亡国者”。
3.酒的审评、选购与贮存 (3)酒的贮存 1) 白酒 封口:适宜的温度;一定 的贮藏期。 2) 黄酒 时间适当:一定的沉淀; 阴凉、干燥地方贮存。
3.酒的审评、选购与贮存 (3)酒的贮存 3)葡萄酒的贮存 合适的温度;合适的适度; 阴暗处;不可震动。 4)啤酒的贮存 木桶装;生啤酒不过三天; 不能冷冻保存;适宜的温度。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酒 中国古代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 秋节、重阳节等往往是“每逢佳节倍思亲 ”之时。传统佳节,诗人自然饮酒舒怀。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传统节日酒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 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卢照邻的《九月九日登玄武山旅 眺》:“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孟浩然的《积登万山寄张五》:“何当载 酒来,共醉重阳节。”韩愈的《八月十五日 夜赠张功曾》:“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 命不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独酌、闲饮、咏怀酒 诗人们有时空闲,独酌杯酒,抒发人 生感慨,或激进慷慨,催人自新,促人奋 进;或感叹仕途失意、怀才不遇、想念佳 人、人生坎坷而处于矛盾、苦闷和焦灼中 的彷徨和痛苦,他们以酒寄情,托物言志, 咏成不少千古佳作。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边塞、军中酒 边塞酒诗较少,仅有王翰《凉州词》 最为优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 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 回。”此诗悲壮雄浑,抒发了征夫们视死 如归的悲壮和激昂。
4、杜康酿酒说 东汉《说文解字》 中解 释“酒” 字的条目中有“杜康作秫酒”。 “《世本》也有同样的说法。
4、杜康酿酒说 杜康将未吃完的剩饭,放置在桑园的树 洞里,剩饭在树洞中发酵,有芳香的气味 传出。这就是酒的作法,杜康就是酿祖。 魏武帝乐府诗曰:“何以解忧,惟有 杜康”。自此之后,认为酒就是杜康所创 的说法似乎更多了。
作业 1.我国白酒按香型的分类,我国白 酒十大名酒。
第三章 酒文化
第三节 酒与保健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1)白酒 1)营养成分:乙醇、醇类、醛类、 酮类、酸类、酯类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1)白酒 2)保健功效:杀百邪恶毒气、除 风下气、开胃下食、酒以治疾,适 量饮酒,增强血液循环
第三章 酒文化
第一节 酒文化概述
一、酒文化的含义
1、含义 酒文化是一种以酿酒、饮酒、品酒为主 要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现象。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产、销售、消费过程 中所产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总称。
一、酒文化的含义
2、内容 酒文化包括酒的制法、品法、作用、历 史等酒文化现象。既有酒自身的物质特征, 也有品酒所形成的精神内涵,是制酒饮酒活 动过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形态。
6.酒器与酒馆 (1)酒具 1)陶制酒具 2)青铜酒器 3)漆器酒器 4)瓷器酒器 5)锡制酒器
6.酒器与酒馆 (2)酒馆 酒肆、酒舍、酒垆、酒家、酒楼、 酒馆、酒店、酒吧
7.酒令与饮酒习俗 (1)酒令 1)游戏令 A传花 B拍七 C酒牌令 D说笑话
7.酒令与饮酒习俗 2)赌赛令 A 投壶B赌棋C猜物 3)文字令 天字头古诗令
1.国内酒的分类
4)果酒 按酒的颜色分类:红葡萄酒、 白葡萄酒 按含糖量分类:干葡萄酒、半 干葡萄酒、半甜葡萄酒、甜葡 萄酒 5)药酒 枸杞酒
2.外国酒的分类 (1)蒸馏酒 1)威士忌酒 2)金酒(杜松子酒) 3)伏特加酒 4)朗姆酒 5)特基拉酒 6)白兰地酒
2.外国酒的分类 (2)酿造酒 1)佐餐葡萄酒 2)含气葡萄酒 3)强化葡萄酒 4)加味葡萄酒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3、酒的作用 中国古人将酒的作用归纳为三类:酒 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几千年来, 酒的作用关不限于此三条,起码还包括: 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酒也使 人沉湎,坠落,伤身败体。历史上还有不 少国君因沉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酒是 社会文明的标志。
作业
1、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酒的作 用有哪些?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3)葡萄酒 1)营养成分:糖类、有机酸、维 生素丰富、微量元素、氨基酸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3)葡萄酒 2)保健功效:增进食欲、补血、 软化血管、预防消化不良、有益身 心健康 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防 治视网膜变性、提高记忆力、预防 感冒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2)黄酒 1)营养成分:18中氨基酸、糖分、 有机酸、醇类、酯类,还含有丰富 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酒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 (2)黄酒 2)保健功效:较为理想的药引子。 还是中药膏、丹、丸、散的重要辅 助原料。 通经络、行血脉、温脾胃、养皮肤、 活血驱寒,预防感冒,通经活络等。
4.中国名酒 (1)茅台酒 (2)西凤酒 (3)剑南春酒 (4)古井贡酒 (5)泸州老窖
4.中国名酒 (6)五粮液 (7)洋河大曲 (8)汾酒 (9)董酒 (10)双沟大曲
5.国外饮酒大观 (1)英国:啤酒、葡萄酒 (2)俄罗斯:伏特加 (3)法国:香槟、葡萄酒 (4)德国:啤酒 (5)墨西哥:啤酒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祭祀神灵、村社酒
这是饮酒中场面最为壮观、气氛最为 活跃的时刻,往往是上下三村,群贤毕至, 少长咸集,妇孺全到。中国传统节日以祭 祀神灵、集社欢庆丰收最为热闹。
三、酒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酒文化的表现形式
展现社会的酒诗
如杜甫的《自京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白居易的 《轻肥》:“食饱心自若,酒酣气益振。 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郑遨的《伤 农》:“一粒红稻饭,几滴牛颔血。珊瑚 枝下人,衔杯吐不歇。”
二、酒文化的起源
2、猿猴造酒说 酒是是由一种叫酵母菌的微生物分解 糖类产生的。山林中野生的水果,是猿猴 的重要食物。猿猴在水果成熟的季节,收 贮大量水果于“石洼中”,堆积的水果受 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作用而发酵,在石洼 中将一种被后人称为“酒”的液体析出, 因此,猿猴在不自觉中“造”出酒来,是 合乎逻辑与情理的。
3.酒的审评、选购与贮存 (2)酒的选购 1)白酒的选购 A看外包装箱B看包装盒C看酒瓶 D看商标E看内在质量 2)黄酒的选购 以糯米为原料的黄酒质量较好; 黄褐色或红褐色较好;看标签日 期。
3.酒的审评、选购与贮存 (2)酒的选购 3)葡萄酒的选购 外观;香气;口感 4)啤酒酒的选购 清亮透明无杂质;开瓶气泡 多不一定是好酒。
第三章 酒文化
第二节 酒的分类与鉴赏
1.国内酒的分类 (1)按酒的制造方法分 1)酿造酒 2)蒸馏酒 3)配制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