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护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病人的气道护理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并发症肺部感染的预防方法和护理要点。
方法总结4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气道护理方法,通过病情观察,以探讨正确的护理方法。
结果38例77%通过良好的护理能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发生。
10例19%发生严重的肺部感染但最终通过治疗好转或治愈,8例3.5%因严重的耐药菌感染或高龄等因素死亡。
结论保持重型颅脑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正确有效的吸痰、超声雾化吸入或氧动力雾化吸入、加强气管切开护理、及时的药物治疗是预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措施。
标签:重型颅脑损伤气道护理肺部感染
气管切开术在颅脑外科多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均减弱或消失。
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易误吸或坠积于肺部,造成呼吸道梗阻,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加重脑缺氧、脑水肿,形成恶性循环,使病情加重,因此对重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的气道管理是术后预防和减少气道并发症的关键,总结2013年5月一2013年12月46例重型颅脑外伤的气道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5月一2013年12月在神经外科住院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共46例,其中男42例.女4例;年龄18岁~78岁;既往有呼吸道疾病史9例,其中慢性支气管炎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2例,哮喘2例;均行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3例.出现哮喘发作1例.呼吸衰竭行气管捕管1例,套管内形成痰痂l例。
均采取相应紧急措施后呼吸困难症状缓解。
2护理措施
2.1一般护理
保持空气流通,每天定时开窗,尤其是使用空调时,保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
室温18—20℃,湿度60%一70%。
每日进行空气紫外线消毒及消毒剂喷雾消毒各2次,室内设施表面每周用0.5%的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
每周进行空气培养测试。
保持室内相对无菌,病床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限制探视人员及次数,尤其患有上呼吸道感染者及皮肤病者禁止入内。
最好把气管切开患者安置在单独的病室,避免与其他病种混杂。
2.2加强气管切开的护理(1)气管切开后,严密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现象,气管切开局部应保持清洁、干燥,根据分泌物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次数。
一般每日1~2次,被痰液浸渍的纱布随时更换,切口周围用0.5%碘伏消毒,每日2次。
(2)使用金属气管套管的患者,内套管应每日消毒2~3次,用流水彻底清洁套管内管,每次清洗后,应仔细检查有无异物,然后用0.5%戊二醛浸泡
30min或煮沸消毒60min,用无菌蒸溜水冲洗后再放入气管套管内,放入时动作要轻柔。
(3)使用一次性气管套管的患者,气管切开早期应每4h气囊放气1次,间隔20min再次充气,3天后根据病情酌情充气。
(4)覆盖的湿化纱布应保持湿润: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无菌蒸馏水,均匀洒在覆盖于气管外口的湿化纱布上,定时更换。
2.3呼吸道的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因吞咽反射减弱,痰液易积滞于咽喉部导致误吸,患者口咽部分泌物进入下呼吸道是重要的感染源,所以,对气管切开患者要及时清除套管内分泌物,防止分泌物再度吸入或干涸在套管壁内而阻塞呼吸道。
内套管应每隔4h清洗、消毒1次,分泌物多或粘稠,应增加清洗消毒次数。
研究发现,每天消毒内套管4次能更有效预防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
外套管一般术后7—10d内不需更换。
减少探视及陪护,保持室内清洁,每天开窗通风并做好空气消毒。
每天用0.05%含氯消毒液湿拖地面及擦拭室内用品,氧气管、湿化瓶每天更换、消毒1次.
2.4气管套管的护理
严密观察切口有无渗血,切口周围的皮肤有无皮下气肿,气管套管有无扭转或脱出、有无阻塞。
外套管固定要适宜,固定带松紧度以能够穿过一指为宜,过松可能套管脱出,过紧将引起不适,易刺激患者反复咳嗽。
切口周围纱布垫通常用中间剪开“Y”形的灭菌纱布垫,每天更换1~2次,如被污染及时更换。
手术后24h将填塞在切口内的凡士林纱条取出。
套管周围皮肤用75%酒精消毒后涂抗生素药膏,以免分泌物刺激皮肤。
内套管常规每6~8h进行1次清洁消毒。
临床上常用煮沸消毒法,但因煮沸消毒时间过长,内套管与外套管分离时间不宜超过30min,长时间的分离易引起外套管内壁痰液结痂,堵塞氣道影响通气。
因此,需备一型号大小相同、消毒过的内套管以更换。
也可以用3%的双氧水溶液浸泡内套管5min后彻底刷洗干净,再次浸泡5min,然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用无菌干纱布擦干。
由于浸泡比煮沸要节约时间,在气管切开患者较多时运用。
内套管取出前后要彻底吸痰,擦拭套管内外。
戴内套管前应将痰液吸净,戴好后将活门关好,防止脱管。
气管切开后,体位不宜变动过多,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并保持头、颈、躯干在同一轴线上面转动,防止脱管而发生呼吸困难或套管移位碰伤气管引起渗血。
如气管切开用的不是银质金属而是带有气囊的一次性塑料套管,要注意做好气管套管气囊充气,每4h放松气囊1次,每次5min。
放气前吸净鼻口腔分泌物,放气后及时吸引沿气管壁流入的残留分泌物,每次气囊充气2.5~5ml为宜
防止气管套管阻塞或脱出气管切开后,如在出现呼吸困难症状,血氧饱和度下降时应考虑:(1)套管阻塞。
应迅速拔出内套管,彻底清洁并消毒后再放入;(2)外套管阻塞。
注入生理盐水反复吸引,将深处分泌物和结痂吸出;(3)气管套管脱出。
因病人剧烈咳嗽,颈部系带太松将外套管冲出;烦躁不合作的患者也可将气管套管自行拔出。
遇到上述情况时,应立即重新插入,患者病情危急应密切观察,防止气管套管脱出,发生窒息。
3讨论
重型颅腑外伤患者意识障碍严重,病程长,各种反射迟钝或消失。
气管切开是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常用的抢救技术之一。
气管切开后,气管内容易滞留大量痰液,加之昏迷病人长期脱水,痰液粘稠,容易发生SpO:下降,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庇加强呼吸管理。
由于气管切开使气管与外界直接相通,上呼吸道屏障消失,气管粘膜损伤及不正确的医疗护理操作容易把外界病原微生物卣接带进肺内,发生肺炎的可能性增加。
频繁地吸痰容易造成医源性气道损伤,细菌容易侵入并繁殖。
因此,应注意呼吸道感染及肺部感染的预防是护理丁-作的重点,我们通过100例病人的临床护理,认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病人抵抗力,是预防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玉琴.我国循证护理实施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4):422—425.
[2]雷霆,舒凯.垂体瘤术后急危重症处理原则[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4,10(1):35.
[3]韩红梅.经口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5.
[4]梁咏怡.鞍区肿瘤手术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5):55.
[5]杨军,狄成英,葛瑞芹.颅脑手术后切口脑脊液漏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5):387.
[6]张阿兰,刘宗琼,葛爱莉.垂体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J].现代护理,2005,11(14):1131.
[7]杨众,任祖渊,苏长保,等.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严重并发症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3):108.。